
在今年 9 月 21 日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期間,伊利欣活與上海市浦東新區洋涇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記憶咖啡館」攜手發起“用‘欣’守護計劃”。懷揣“記憶會消失,用‘欣’守護愛”的初心,品牌以紀實影像記錄溫暖、以營養支持傳遞關懷、以場景互動搭建理解橋梁,為認知障礙群體送去專屬守護。如今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近1700萬,占全球總病例的近30%,這份行動,正是想為這千萬人驅散“被誤解、被嫌棄”的陰霾。
【點擊視頻】解鎖暖「欣」瞬間
鏡頭映暖:捕捉認知障礙者的生命微光
伊利欣活為「記憶咖啡館」創作紀實短片,鏡頭聚焦店內的“老寶貝”——阿爾茲海默群體。在這里,圍裙加身的他們專注制作咖啡、微笑接待客人,指尖的每一個動作,既是對認知能力的鍛煉與衰退的延緩,也在悄然重拾久違的自信與價值感。「記憶咖啡館」本就是社會觀察認知障礙群體的一扇窗,而短片讓這扇窗愈發明亮:阿爾茨海默癥或許會模糊記憶,卻帶不走對生活的熱忱,雙手依然能為世界增添溫暖。

營養傳情:夯實日常所需的健康底氣
“老寶貝”每日在咖啡館忙碌,還需參與手工、音樂療愈等活動,體力消耗不言而喻。伊利欣活將這份需求記掛于心,持續向「記憶咖啡館」送去高品質鮮牛奶、淡奶油及專屬營養奶粉。這些物資并非冰冷的捐贈,更似一份“能量補給”——清晨制作咖啡時加入的鮮牛奶、休息時飲用的熱奶粉,都在默默注入活力,讓做事的快樂少些健康顧慮,也讓“專業營養”的承諾,化作觸手可及的關懷。
場景巧思:搭建理解認知世界的橋梁
從9月15日起,「記憶咖啡館」內多了些溫暖人心的設計:缺少筆畫的餐單,讓人輕觸認知障礙者閱讀時的困惑;熱飲杯身印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再也想不起旋律了”,悄然還原記憶溜走的失落;墻上的“阿爾茨海默病體”海報,以“記憶如港,一場無盡的雪將人生覆蓋,唯有愛與守護能消融陰霾”的文字,溫柔傳遞理解;角落的自測留言板更顯貼心,寫下感受時可試著用鐘表畫下時間,在輕松互動中掌握阿爾茨海默病早篩知識。而咖啡館所在社區,早已將“記憶家”打造成沉浸式認知康復中心,每日手工、剪紙課程與這些巧思交織,織就一張溫暖的關懷網。

溫暖擴散:讓關愛成為社會共同議題
為讓“老寶貝”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見,伊利欣活邀請演員陳龍擔任「記憶咖啡館」一日店長。他跟隨“老寶貝”學習制作咖啡、參與療愈活動,用視頻記錄日常片段,讓溫暖透過屏幕觸達更多人;新華網也對此次行動予以關注,通過傳播相關視頻,將話題從關注這一特殊群體,延伸至對中國老齡化健康的思考,讓這場小小的公益,逐漸成為眾人關注的溫暖議題。
初心踐行:以責任守護健康與溫暖
對伊利欣活而言,“用‘欣’守護計劃”不只是一次公益行動,更是對行業常規的突破——不局限于談論營養,更愿真正走進需要關懷的群體心中。阿爾茨海默病群體的需求,與品牌長期關注的健康領域高度契合,此次與社區咖啡館的合作,正是將“專業營養”與“人文關懷”緊密相連。未來,品牌將繼續深耕健康領域,以營養夯實健康根基,以公益傳遞溫暖力量,愿讓更多阿爾茨海默病群體知曉:即便記憶會褪色,愛與守護永遠常在。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