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1-04 20:07

歐陽曉紅/文
想象一下,你在65歲退休,身體硬朗,思維清晰,卻發現到75歲時,錢不夠用了,后面還有20年甚至30年的人生,你該怎么辦?
富達國際與英國國家老齡創新研究中心(NICA)的最新研究顯示,全球50歲以上人口中,高達42%的人面臨至少十年的退休儲蓄缺口。
當人類壽命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延長,我們準備好迎接這場長壽革命了嗎?對此,富達國際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長壽準備行動計劃。
長壽革命已至
“歷史上第一次,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最年輕的群體?!备贿_國際最新報告《長壽革命:迎接新現實》(下稱“報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近22%的人口(約21億人)將超過60歲,其中80歲以上的老人達4.26億人。
同時,人們的生物學年齡正與實際年齡分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2022年70歲人的認知能力相當于20年前53歲的人,身體能力相當于56歲。
報告指出,有序的從教育到職業生涯,再到退休的進程——一個看似永久且普遍的結構,正在我們眼前改變形狀。
傳統的三階段人生模式(教育-工作-退休)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多階段人生,人們在教育、工作和退休之間多次轉換。面對可能持續30年甚至更長的退休生活,我們迫切需要新的路線圖。
富達國際對13個市場11,800名50歲以上受訪者的調查顯示,全球退休準備存在顯著差距。
調查比較了受訪者預期退休儲蓄可持續年限與其所在地平均壽命,發現全球有42%的受訪者低估了退休所需資金,缺口達十年或以上,而亞太地區的這一比例則明顯較低,表現優于全球水平。
“盡管亞太地區在退休儲蓄方面看似準備更充分,但是很多人仍沿用父母一代的退休模式進行規劃?!备贿_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晨表示,這種預期壽命與儲蓄規劃之間錯配,可能導致許多人退休準備不足。如果能以全新思維盡早規劃并付諸行動,長壽將是一份饋贈,而非負擔。
財務穩定是基石
長壽準備建立在四個相互關聯的支柱上:財務穩定、身體健康、情感福祉和社會連接。富達國際的研究揭示了它們之間的深刻聯系。
財務穩定是支撐其他三大支柱的基石。當財務安全時,身體健康、情感福祉和社會連接更容易維持;當財務不穩定時,整個結構都會受到削弱。
調查顯示,在已進行退休規劃的預退休者中,83%感到身體和情感上有準備,79%感到社會上有準備,78%感到財務上有準備。
富達國際指出,全球50歲以上的人群中,約有四分之一對自身財務狀況感到不安或擔心退休后資金耗盡,這些都是他們退休后的主要擔憂。另外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尚未開始任何退休規劃。亞太地區退休人群與準退休人群普遍更為積極。
全球來看,僅有18%的受訪者了解如何有效進行投資。在退休管理方面,59%的受訪者表示知道自己的退休資產儲備在哪里以及如何提取,但仍有五分之一的人對此并不清楚。相較其他區域,澳大利亞(73%)與中國內地(68%)受訪者的了解程度更高。
亞太地區受訪者最主要的財務擔憂包括:醫療成本上升、突發重大支出、通貨膨脹以及儲蓄不足。同時,亞太地區受訪者探索新投資機會的意愿高于其他地區。盡管如此,全球50歲以上人群中,現金儲蓄(64%)仍是主要投資方式,其次為股票(33%)和債券(20%),而亞太地區的現金儲蓄比例更高達76%。
孫晨表示,盡管亞太地區50歲以上人群對新投資機會持開放態度,但仍普遍偏好持有現金。隨著人均壽命延長,調整現有投資方式,如減持現金比例,更加積極地投資,變得尤為重要。有效利用投資期限并構建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對實現穩健退休至關重要。通過股息再投資,以及探索各類投資機會,可以更好地發揮復利作用,為更加長壽的生活做好準備。
“當財務狀況穩定時,人們會更有余力投資健康、維持社交關系?!睂O晨表示,“財務上的不確定性則可能會影響退休準備的各個方面?!?/p>
五步將長壽風險轉化為紅利
面對長壽挑戰,富達國際提出了五大關鍵要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長壽準備行動計劃。
盡早處理財務焦慮。幫助人們提前規劃可以減少不確定性和壓力。早期財務指導和教育使個人能夠做出明智選擇,建立韌性。
報告指出,退休財富最有力的決定因素是時間——尤其是儲蓄復利的時間。即使是適度的早期供款,也能創建指數增長的基礎。
推動科技創新。數字平臺、AI(人工智能)工具和個性化指導正使個人更容易獲取信息、模擬場景并對未來做出自信決策。技術可以彌補金融知識差距,支持福祉,培養聯系。
重視健康和護理。這對解決福祉和自主權的擔憂至關重要。護理成本仍是退休規劃中的一個盲點。經合組織數據顯示,在16個國家中,老年人一半以上的收入用于家庭護理。
建立對公共體系與機構的信任。透明的溝通、可靠的產品和可及的指導有助于重建信任并鼓勵參與。政府養老金規則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也至關重要。
支持整體福祉。及時干預所有四個支柱——財務、身體、情感和社交,可以產生影響。整體方法使個人能夠享受更長、更健康、聯系更緊密的生活。
“長壽不是需要恐懼的挑戰?!眻蟾鏄酚^地指出,“長壽紅利可以通過公共政策、商業、醫療和金融服務的創新來實現?!?/p>
富達國際研究顯示,大多數人并不以恐懼的心態面對退休。樂觀情緒隨著經驗而增長,56%的預退休者和68%的退休者對停止工作后的生活感到積極。
“五代人同時坐在同一張餐桌旁,跟著同一首歌點頭(由八旬搖滾樂隊演奏),或在同一超市收銀臺排隊——這可能還不是常態,但隨著壽命延長,這是我們都能越來越多想象的未來?!眻蟾娣Q。
“長壽不僅僅是一個統計數據,”報告總結道,“它是為人們創造條件以活得更好、享受更充實退休生活的機會?!?/p>
“機構和政策制定者如果能妥善應對長壽趨勢,不僅能助力個人實現財務安全與人生目標,還可以建立一個更加繁榮、健康且更具凝聚力的社會?!睂O晨表示。
更長的壽命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自己的晚年如何過得更美滿,我們想要建設怎樣的社會類型。長壽不僅是需要管理的風險,還是需要擁抱的革命。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