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我國最大的油氣生產供應企業——中國石油迎來成立75周年的歷史性時刻。在同日召開的中國石油成立75周年座談會上,中國石油集團黨組成員、老領導、老同志代表、“兩院”代表、勞模代表、先進代表等共同回顧中國石油成立75年來走過的奮進歷程。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表示:“75年前的今天,中國石油正式成立,翻開了新中國石油工業嶄新的一頁?!?/p>
1949年,新中國原油年產量僅12萬噸,石油工業基礎極其薄弱。當年,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成立,標志著中國石油工業開始由分散走向集中統一管理。為國找油,成為一代代石油人最堅定的使命。
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人,以“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先后發現了克拉瑪依、大慶、遼河等大油田。1978年,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大關,中國一舉躋身世界產油國前列。
改革開放為中國石油打開了通向世界的大門。1993年,中國石油率先“走出去”,中標秘魯塔拉拉油田項目,開啟國際化經營新篇章。如今,中國石油已建成中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五大油氣合作區,運營著四大跨國油氣運輸通道,海外油氣權益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億噸以上。
進入新時代,中國石油形成了國內原油、國內天然氣、海外油氣權益產量當量“三個1億噸”新格局。國內油氣產量分別占全國的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煉油能力保持全球第2,乙烯產能歷史性突破1000萬噸/年。
面對能源革命和“雙碳”目標,中國石油積極構建多能互補、清潔低碳的新型能源體系。2024年,中石油新能源開發利用能力已占國內能源供應比例的7%,在綠氫、CCUS、地熱等技術領域走在行業前沿,并開始戰略性布局可控核聚變等未來終極能源技術。
科技創新為中國石油發展提供硬核底氣。從打破“陸相貧油”論的地質理論突破,到如今深地塔科1井成功鉆探至萬米以上,中國石油在頁巖油氣革命、超深鉆探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同時,公司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3000億參數的“昆侖大模型”賦能全產業鏈,智慧油田、智能煉廠成為現實。
七十五載櫛風沐雨。中國石油從最初年產量12萬噸,到今天“三個1億噸”格局的持續鞏固,不僅見證了我國石油工業的飛躍發展,更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堅實力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石油正朝著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邁進,繼續為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