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追溯高價山姆:價差、壓價與中間人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1-08 10:52

    一款嬌韻詩雙萃精華液,同樣從福州平潭跨境電商園發貨,保質期也相近,卻在山姆與其同屬沃爾瑪集團的平臺上出現了近百元的價差——前者售價699元,后者為599.31元。這并非孤例。經濟觀察報記者抽樣調查40款商品發現:約四分之一商品的售價,山姆比沃爾瑪更高。

    作為1996年進入中國的會員制超市標桿,山姆曾以“好貨”與“低價”構筑其核心競爭力。2014年至2021年間,沃爾瑪原副首席執行官兼山姆中國總裁文安德多次強調,山姆憑借“減半的利潤率、巨大的規模采購,實現好貨低價”。山姆官網也屢次提及“值得信賴的品質”與“致力為會員省更多”。

    如今,這份“好貨好價”的承諾正面臨越來越多會員的質疑。

    今年7月,因上架好麗友、衛龍、徐福記等產品,同時下架了太陽餅、低糖蛋黃酥等一批曾引發搶購、回購率高且性價比突出的商品,山姆的“好貨”傳統優勢遭遇了信任危機。當會員開始在不同平臺間反復比價山姆的商品,其賴以生存的“低價”信任契約也在悄然松動。

    這些是否意味著山姆“好貨低價”的戰略和以往的定價策略正在發生改變?針對這些問題,經濟觀察報向山姆方面發去采訪函,山姆以“避免業態比較”為由未作回應。

    支撐“好貨”口碑的是山姆一度極為嚴格的供應商篩選體系。關于如何成為山姆供應商,除官方提供的填寫申請表路徑外,多位合作品牌方工作人員透露,他們是經由“中間人”或經銷商介紹進入體系的。這些經銷商多為與山姆長期合作的貿易商,與山姆的采購部門關系緊密。他們不僅持續向山姆推薦優質新品,也直接對接廠家拿貨再供給山姆以賺取差價。

    此外,社交平臺上也存在不少聲稱能提供“山姆內部入駐通道”的服務商。其中一位聲稱,經其初步評估通過后,支付158萬元服務費,再由其內部推薦并完成驗廠等程序,商品入駐山姆的成功率可達80%。

    低價“破防”

    在社交平臺上,從沃爾瑪平臺購買平價護膚品,已成為部分消費者在今年“雙11”的囤貨策略之一。

    嬌韻詩雙萃精華液(75ml)在山姆會員商店的售價為699元,而在同屬沃爾瑪集團的沃爾瑪小程序及App上,同款商品線上到手價僅為599.31元,價差達99.69元。

    經濟觀察報記者對比發現,兩款商品均從“福州平潭跨境電商園店”發貨,保質期與進口時間相近。據客服介紹,沃爾瑪全球購商品保質期至2028年2月29日,山姆同款至2028年3月10日。商品溯源信息顯示,兩者進口商不同:山姆方面為福建和翌昌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沃爾瑪方面為福建菊太屋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但貨物的啟運地均為中國香港,存放地點均為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北厝鎮金井跨境電商園3號倉。山姆該批次商品進口時間為2025年10月10日,沃爾瑪全球購同款為2025年10月22日。

    此類價差現象并非孤例。記者通過抽樣對比沃爾瑪與山姆App上40款同款商品發現約四分之一的商品在沃爾瑪平臺售價更低,涉及雅詩蘭黛小棕瓶精華、科顏氏高保濕霜、雅詩蘭黛智妍面霜滋潤版等熱門護膚品,價差從幾角到50元不等。若在京東等第三方平臺的沃爾瑪海外官方旗艦店購買,疊加優惠券后,價差或將進一步拉大。沃爾瑪客服表示,部分折扣活動自10月1日開始,且沃爾瑪會定期推出優惠。

    與同門沃爾瑪相比不占優勢,山姆部分商品相較于其他渠道的價格競爭力也在減弱。例如,山姆售價59.9元的24盒裝屈臣氏鴨屎香檸檬茶,在淘寶屈臣氏飲料旗艦店組合價可低至52.29元。社交平臺上有用戶分享,好麗友派同款零食在山姆標價49.9元,在折扣渠道好特賣僅售26.9元。社交平臺還有網友分享,山姆售賣的牛奶、藍莓等產品,會突然漲價,部分產品漲價幅度超過12%。

    沃爾瑪客服就上述精華液相關問題回復稱,商品價格受進貨渠道、時間等多重因素影響,沃爾瑪在確保品質前提下力求為顧客提供實惠。同一商品在不同渠道出現價差,源于各自的定價策略不同,具體價格以各平臺顯示為準。沃爾瑪與山姆雖屬同一企業,但供應鏈細節屬于內部信息,不便透露。山姆客服則回應稱,各平臺優惠力度不同導致價格差異。

    供應商的壓力

    好貨與低價,既是對零售商采購體系的終極考驗,也是山姆得以在中國零售市場異軍突起的關鍵。

    作為會員制超市,消費者需支付260元或680元的年費成為山姆會員。會費背后是會員對其品質與價格的信任——山姆瞄準中產階級,憑借過硬的商品質量和相對優惠的價格,讓會員享受“閉眼買”的體驗。

    身處采購體系上游的供應商們,從合作細節中感知到了一些變化:好貨與低價本是山姆對供應商的雙重標準,如今二者間的天平似乎有所傾斜。

    進入山姆采購體系并非易事,可一旦成功進入,供應商無異于獲得了好貨的金牌認證,足以成為炫耀的資本,這源于山姆極為嚴格的選品流程。

    公開資料顯示,山姆與沃爾瑪分屬獨立的管理、運營及采購團隊,但山姆可共享沃爾瑪的供應商與物流資源。

    根據官網指引,意向供應商需在沃爾瑪中國官網填寫合作意向申請表。內容涵蓋企業性質、成立時間、研發團隊、年銷售額、合作品類、員工人數、工廠信息等常規項,也包括針對性問題,如“是否與沃爾瑪中國(山姆/大賣場)有過合作”“是否愿意發展為山姆自有品牌供應商”等。

    一位大健康領域品牌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山姆的嚴苛體現在,采購人員會在同一品類中初選10個品牌,綜合評估工廠資質、生產質量、本土市場銷量(針對進口品)、價格等多個維度,最終只確定一個合作品牌。山姆的采購團隊按行業劃分,在供應商看來,具備專業知識與資源優勢。

    多位合作品牌商表示,即便入駐成功,產品還需通過半年或一年的銷量考核,未達目標就會被清退。

    商品品質要過硬,價格需更具競爭力。為兌現對會員的承諾,山姆將價格壓力傳導給了供應商。上述大健康品牌供應商透露,定價由雙方商定,山姆要求比其他平臺更優惠,但品牌方需維護價格體系的穩定,因此常通過特定產品組合或禮盒裝實現差異化,確保價差不會過大。

    一位與山姆合作近20年的農副產品品牌方人員表示,過去山姆傾向于選擇精品,甚至創造市場獨有的新品以構建差異化優勢。但近兩三年開始,選品策略中“低價”被更多強調。

    該供應商分析,原因在于山姆門店及倉庫數量快速增加,其有意將采購量分散給更多供應商,通過比價機制施加壓力。該品牌在綜合成本考量后,僅與山姆五個倉庫合作。而一些在他看來質量不夠好的品牌,憑借更低的價格進入了山姆體系。

    山姆“既要好貨又要低價”的要求,令部分供應商倍感壓力,甚至選擇退出。一家乳制品品牌透露,其一款售價近60元的產品,山姆希望壓價至40元左右。最終,該品牌決定放棄進入山姆渠道。

    采購“中間人”

    公開資料顯示,山姆自1996年進入中國,與沃爾瑪大賣場業態同步探索,成為國內較早引入付費會員制的零售商。

    截至2015年,近20年間山姆在全國僅開出了12家門店。自2016年起,山姆發展提速,相繼推出會員費上漲、快速擴張門店、加強線上渠道等一系列舉措。

    截至目前,山姆在中國約30個城市開設近60家門店。過去4年,其門店總數從2020年底的31家增至2024年底的53家,新開門店超20家;預計今年年底前還將新增約5家。2024年,山姆中國營業額突破1000億元,付費會員約900萬。未來,山姆計劃繼續加速在華開店,2025年后計劃年均新開8至10家門店,較近些年年均6家的速度進一步提升。

    正如上述農副產品品牌方人員所言,門店規模的擴張意味著供應鏈需求的放大。部分供應商因產能不足自動退出,供應商體系處于持續篩選與調整中。

    多位合作品牌方工作人員提到,他們是依靠“中間人介紹”進入山姆體系的。

    上述大健康品牌銷售人員表示,因其品牌在天貓、京東等平臺已建立一定市場基礎,山姆的采購人員正好認識該品牌的經銷商,經其牽線雙方接觸并最終促成合作。上述農副產品品牌市場人員介紹,他們是通過大經銷商介紹成為山姆供應商。

    該市場人員解釋,此類經銷商協助山姆進行選品,并將產品推薦給山姆。他們多為與山姆長期合作的貿易商,主營其他產品兼營貿易業務,與采購部門關系緊密。他們不僅持續向山姆推薦優質新品,也直接對接廠家拿貨再供給山姆以賺取差價。對于山姆尚未成熟的新品類,這些經銷商能處理中間環節問題,為山姆節省大量對接成本與精力,是新品初期入駐的重要橋梁。一旦產品銷量大幅增長、成為走量商品,山姆為進一步控價、擴量、掌握利潤,往往會繞開中間商,直接與廠家合作。中間商利益雖然受影響,但可通過持續開發推薦新品以維持業務。

    上述大健康領域品牌銷售人員稱,“長期合作中關系維護也很重要”。另一乳制品品牌透露,此前其一款產品上線山姆后市場反響良好,但山姆最終停止采購,原因是“采購人員發生變動”。

    一家外資食品品牌的市場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旗下多個品類已進入山姆,這證明了產品質量。但令她困惑的是,唯獨一款主打品類始終無法打入山姆渠道,原因在于“有關系更好的品牌”。

    此外,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也活躍著不少“山姆內部入駐通道”服務商。經濟觀察報記者以意向品牌商身份聯系某公司時,其工作人員左芯(化名)稱,她們會對尋求“內推”的商品進行初步評估,再決定是否提供服務。若經其公司內推,商品入駐山姆的成功率超過80%,入駐周期可縮短至3—6個月。若走官方渠道,產品僅獲得初步反饋就需要約10個月,且整體通過率很低。

    該工作人員稱,他們的核心運作模式是“動用內部資源直接對接山姆采購部”,但供應商要支付158萬元的服務費。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大消費新聞部記者 長期關注零售消費,探索并記錄產業背后的“人”和“事”。新聞線索可聯系zhengmingzhu@eeo.com.cn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