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五大A股上市險企相繼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
在資本市場回暖和權益資產表現強勁的背景下,五家險企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3739.81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歸母凈利潤4260.39億元,同比增長33.5%。
此外,面對長期利率下行壓力,五大險企集體向分紅險轉型,新單占比已達較高水平。隨著凈利潤大增,市場關注分紅險客戶能否通過“不低于可分配盈余70%”的分配機制共享經營成果。
分析師認為,雖然業績高增為分紅險提高分紅奠定基礎,但客戶實際收益仍取決于各公司分紅險業務盈余及紅利實現率。
合計凈利潤同比增長超30%
截至2025年10月30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三季度報告已悉數披露。
數據顯示,五家險企前三季度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260.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54%。
從各家公司表現看,中國人壽以1678.04億元的凈利潤規模和60.5%的同比增幅領先。 新華保險凈利潤328.57億元,同比增長58.9%;中國人保凈利潤468.22億元,增長28.9%;中國太保凈利潤457億元,增長19.3%;中國平安凈利潤1328.56億元,增幅為11.5%。
第三季度單季業績增長更為顯著。
五大險企第三季度合計實現凈利潤2478.47億元,同比增長68.34%。 其中,中國人壽第三季度凈利潤1268.73億元,同比增長91.5%;新華保險第三季度凈利潤180.58億元,增長88.2%。
某券商首席非銀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上市險企三季度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險資投資資產中股票、權益類基金、權益類衍生品等資產的收益。三季度以來,權益市場穩健上行,部分板塊上漲較快,給予險資諸多投資良機。
在保費收入方面,中國人壽前三季度實現總保費收入6696.45億元,同比增長10.1%。
新華保險前三季度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727.05億元,同比增長18.6%;長期險首年保費收入545.69億元,同比增長59.8%。
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表現尤為突出,前三季度新業務價值強勁增長46.2%,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70.9%。
人身險業務方面,在可比口徑下,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的新業務價值同比分別增長41.8%、46.2%、31.2%、50.8%、76.6%。
財產險業務方面,多家險企綜合成本率進一步優化。前三季度,人保財險綜合成本率為96.1%,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平安產險整體綜合成本率為97%,同比優化0.8個百分點;太保產險承保綜合成本率為97.6%,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
投資收益助推利潤增長
資本市場表現成為推動險企業績增長的關鍵因素。五大上市險企在三季報中均將凈利高增的主要原因之一歸結為投資收益的大幅增長。
具體來看,前三季度,中國人壽實現總投資收益3685.51億元,同比增長41.0%;總投資收益率6.42%,同比提升104個基點。
新華保險年化總投資收益率達到8.6%,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6.7%。
中國人保實現總投資收益862.50億元,同比增長35.3%;總投資收益率5.4%,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
中國太保實現總投資收益率5.2%,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實現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5.4%,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
東吳證券數據顯示,A股上市險企前三季度總投資收益平均增長超過35%,其中第三季度增長近67%。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也放大資本市場對險企業績的影響。
根據新會計準則,上市險企更多金融資產被以公允價值計量,讓市場波動更直接體現在利潤變化中。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各上市險企股票投資仍有較高FVTPL(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權益資產占比,股價浮盈直接計入當期利潤。
例如,2025年上半年,各險企股票FVTPL占比分別為:新華保險81%、中國人壽77%、中國太保66%、中國人保54%、中國平安35%。
更高的FVTPL比例使得在股市上行期險企能夠獲得更高的凈利潤增幅,但反之在股市產生波動時,凈利潤也會有更大幅度的波動。
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9月以來市場波動加大,板塊輪動加快,未來市場若延續波動對于險企而言獲取較高且穩定收益的難度增大。
中國太保副總裁、首席投資官、財務負責人蘇罡在該公司三季報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對于保險資金來說,TPL的占比還是要慎重的,這會影響到我們的年度利潤與長期回報的平衡。未來我們會在會計處理方式和內部策略平衡上采取更加穩健的方式?!?/p>
業績高增或將提高分紅保單收益
面對長期利率下行壓力,今年以來,五大上市險企均明確向分紅險轉型。
新華保險總裁龔興峰在2025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自4月份開始全面推動分紅險轉型,二季度和三季度個險渠道新單中分紅險占比達到70%。
中國太保表示,太保壽險產品結構持續優化,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繳中分紅險占比進一步提升至58.6%。
中國人壽表示,將積極落實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大力發展浮動收益型業務,浮動收益型業務在首年期交保費中的占比較上年同期提升超45個百分點,占比大幅提升。
2000年2月,原中國保監會發布《分紅保險管理暫行辦法》要求,保險公司每年向分紅險保單持有人分配的紅利不低于當年可分配盈余的70%。也就是說,當保險公司通過穩健經營獲得優于預期的投資回報時,會通過紅利分配與客戶分享這份“超額收益”。
因此,隨著險企三季報中凈利潤大增,市場關注分紅險客戶能否共享險企經營成果。
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除了保證收益部分之外,分紅險客戶的收益來源主要為預期分紅收益,該收益長期來看是分紅險收益的核心組成部分。從當前趨勢看,險企2025年度取得優異業績的概率較高,分紅險客戶或將受益于險企的業績高增。
雖然五大上市險企凈利潤保持增長是大概率事件,但分紅險保單客戶實際收益能否隨險企業績同步增長仍存差異。
該分析師表示,預期分紅收益和險企的分紅險業務盈余及紅利實現率密切相關,但每家險企甚至單一險企不同產品過往的紅利實現率都大相徑庭,故很難量化險企業績高增和分紅險整體分紅情況的線性關系,更難以判斷單一產品的分紅變化趨勢。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