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互聯網“大咖”齊聚千年水鄉,“烏鎮時間”再度開啟,與往年不同的是,AI與智能機器人今年已經成為主角。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于11月7日在浙江烏鎮開幕。這場匯聚全球互聯網“大咖”的盛會,不僅延續了往屆對前沿技術的關注,更在“數智”融合、國際合作、文化傳承等維度實現突破性創新。
尤為關注的是,本屆峰會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成為了AI與機器人技術的集中展示舞臺,“AI搭臺,機器人唱戲”看點十足,共計有600余家中外企業展出千余項AI產品,覆蓋量子科技、人形機器人等前沿領域。
從企業家對未來物流與AI技術的展望,到AI與機器人在醫療、文化、工業等場景的深度應用;從頭部獨角獸的新品首發,到全球AI治理報告的提出,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不僅展現了技術創新的活力,更凸顯了中國構建開放合作、安全普惠數智未來的決心。
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在開幕式上宣布,2026年4月京東將建成全球首個全無人配送站,通過無人機配送與機器人裝載貨物,實現“快遞入戶”的無人化服務。他展望,未來物流環節將深度無人化,員工工作時間可能大幅縮減至每周一天甚至一小時。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則聚焦AI技術演進,提出通用人工智能(AGI)向“超級人工智能(ASI)”跨越的愿景,并介紹阿里巴巴正加大投入打造超級AI云,推動全棧AI能力開源開放與技術普惠。
與往屆相比,2025年峰會呈現三大亮點:其一,“數智”元素貫穿始終,主論壇設置“六小龍烏鎮對話”,匯聚前沿科技企業負責人探討AI技術創新;其二,首次舉辦數智健康論壇,聚焦醫學AI與腦科學融合,探索技術普惠路徑;其三,成立文化遺產數字化專業委員會,通過精品展覽、工作組會議、數字研修班等活動,推動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
作為烏鎮峰會核心板塊之一,“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已于6日召開,博覽會以“人工智能+”為展示重點,全景呈現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賦能應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吸引了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的670家企業和機構線上線下聯動參與。
展會上,“墨子”具身機器人以靈巧的機械臂疊衣服,展現家庭服務場景的潛力;工程機器人可完成精細操作,應用于工業搬運與生化實驗室藥劑注射;外骨骼設備與特制“手套”實現人機協同,操作者通過手部動作即可控制機器人完成復雜任務。
在醫療領域,AI輔助診療成為焦點。智能健康“魔鏡”通過面部血流信號與血譜光學成像技術,30秒內完成心理壓力、疾病風險等30余項健康指標檢測;AI中醫、AI眼部診療、AI舌苔檢測等場景吸引大量觀眾體驗。
文化旅游方面,支持九國語言的智能導覽機器人在杭州蕭山機場及阿聯酋等地投入使用,依托Deepseek大模型提供個性化旅游建議。
螞蟻集團在展會上展出了百靈大模型家族2.0版本,形成涵蓋語言、思考、多模態的全模態體系,并推出首款單場景服務機器人Robbyant-R1,已應用于餐飲服務、展館導覽與醫療問答。
恒生活“勁來電”智能充電樁矩陣適配主流新能源汽車品牌,展示了差異化充電解決方案。騰訊“元寶”視頻對話系統支持畫面內容解讀,用戶可通過微信轉發內容讓“元寶”總結分析,實現了評論區互動答疑。
此外,17個項目獲得了“領先科技獎”,涵蓋大模型、智聯網、具身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清華大學的憶阻器存算一體芯片器件、北斗三號衛星導航信號關鍵技術等成果,彰顯了中國在前沿技術領域的突破。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因開源300余個模型、全球下載量突破6億次,成為唯一獲獎的開源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峰會還推出了“互聯網之光”博覽會超級體驗館,機器人格斗、VR穿越、MR古籍重生等互動項目讓科技觸手可及。螞蟻集團聯合大會推出的AI眼鏡數字伴游服務,通過語音指令實現導航、支付、景點介紹等功能,構建從導覽到消費的全鏈路智慧體驗。
峰會還集中發布了一批互聯網領域代表性成果,其中兩份報告較為引人關注。
《全球人工智能標準發展報告》針對技術迭代超前、產業鏈復雜、治理理念差異等挑戰,提出負責任的AI標準發展建議;《為人類共同福祉構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體系》報告,呼吁以聯合國為中心構建全球AI安全治理框架。
《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案例集(2025)》匯集12國40項代表性案例,涵蓋數字修復、虛擬展示、沉浸式體驗等方向。峰會期間成立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文化遺產數字化專業委員會,將搭建網上文化交流平臺,推動文明互鑒。
這場千年水鄉的“數智之約”,注定意義非凡,正為全球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發展注入新動能。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