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創新藥支付,商業健康險的下一個“戰場”

    2025-10-25 10:02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孫詩卉 實習生徐若萱 上海報道

    【觀察】在國家醫保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昔日高增長的商業健康險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面對主力產品增長乏力、市場競爭同質化的困局,將保險支付與創新藥、健康管理服務深度結合的“保險+醫藥”生態模式,正被業內視為破局關鍵,吸引保險公司競相布局。

    國家醫保改革持續深化,在有效減輕基本醫保負擔的同時,一批價格高昂的創新藥面臨更大的市場準入挑戰。

    這一變化,為商業健康險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在醫?;鸪袎?、創新藥械價格高昂的背景下,商業健康險正從傳統的“理賠員”角色,向創新藥械支付的“戰略購買方”和健康管理的“服務整合方”轉型。


    政策紅利釋放

    2024年以來,中國創新藥產業蓬勃發展。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共批準創新藥43款,同比增長59%,接近2024年全年總量。然而,創新藥可及性卻面臨著嚴峻挑戰——2024年我國創新藥銷售額達1620億元,其中個人現金支付占比高達49%,醫?;鹬Ц墩?4%,商業健康險支出僅占7.7%。

    這一結構性失衡正在推動支付體系變革。針對這一痛點,2025年成為中國創新藥產業的政策“集中收獲期”。例如,7月1日,國家醫保局與衛健委聯合發布的《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實施,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首次從國家層面將商業健康保險納入創新藥多元支付體系,并配套目錄內藥品不計入基本醫保自費率考核、不列入集采可替代藥品監測范圍、單獨定價+單獨結算三大關鍵政策。上海金融監管局聯合醫保局出臺18條配套措施,明確將商保創新藥支付納入“滬惠?!钡绕栈蓦U種的升級方向,形成“央地協同”的政策閉環。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許閑在2025大健康生態融合發展論壇上指出,政策層面的頂層設計為商保參與創新藥支付開辟了通道。推出創新藥的商保目錄反應國家對于“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視,目的是破解“藥險困境”,即“希望商保能夠成為推動生物藥產業創新的重要力量,讓老百姓生了病以后,不僅能看得起病,而且用得起藥,而且不僅僅是普通的藥,更多是能夠用得起昂貴的、效果好的、創新的這些藥”。

    在此基礎上,政策紅利正在催生巨大市場空間。根據《中國創新藥械多元支付白皮書(2025)》預測,到2035年我國創新藥械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商業健康險對創新藥械的支付占比需達到44%,對應約4400億元的市場空間。這一藍海市場吸引著傳統險企、醫藥企業、科技平臺等各方勢力加速布局。

    健康險增長承壓

    市場數據也印證了轉型的緊迫性。2025年上半年,健康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僅增長2.3%,增速已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曾經火爆的百萬醫療險、重疾險市場漸趨紅海,而以“惠民?!睘榇淼钠栈菪彤a品雖覆蓋廣泛,但其保障深度有限。

    華泰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李健指出,健康險雖為行業“小塊綠地”,但傳統醫療險多為補充形態的產品,重疾險則因前期客戶透支、預定利率調降等因素增長乏力,2021-2025年行業增長不快,亟待新賽道破局。

    老齡化進程使得轉變的緊迫性加劇。復旦安聯金融保險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醫療健康保障體系轉型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達15.6%,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70年這一比例將攀升至42%。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疾病譜系改變、長期照護需求激增,對基本醫?;鹂沙掷m性構成嚴峻挑戰。

    上海市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原主任殷志剛提到,破局的關鍵在于“轉變”,首先要轉變對老齡化的認知,老年人不再是社會的負擔,而是充滿潛力的消費群體;其次要轉變對慢病的看法,從被動治療轉向主動管理;更重要的是推動公共政策轉變,為創新產品開辟空間。

    與此同時,創新藥支付領域卻呈現出蓬勃生機。中國商業健康險創新藥支付白皮書(2024)統計顯示,商業保險對于創新藥納入的絕對數量自2019年起呈現穩步上升趨勢,截至2023年共納入441種藥品。

    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開始將特藥保障作為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手段,通過與藥企直接合作,為患者提供包括用藥指導、療效評估等在內的全流程服務。

    李健指出,在DRG控費的背景下,中高收入群體對醫療品質的新追求,為商業保險提供了成為“獨立支付方”的巨大機遇,覆蓋醫保不再輕易覆蓋的創新藥械和前沿技術費用。

    復星國際聯席CEO陳啟宇指出,創新藥械與醫保支付之間存在價格鴻溝,“這中間的接口就是商業保險”,商保需要構建一個動態的“創新藥械目錄進化機制”,從而與醫保形成錯位互補,有效銜接。

    “保險+醫藥”生態閉環

    “醫-藥-險”生態閉環的構建正在加速,保險公司、藥企、平臺方競合求索。在此背景下,整合了支付、藥品、服務的“保險+醫藥”生態模式異軍突起。其核心邏輯在于,保險公司通過參與創新藥的支付,不僅能為客戶提供更前沿的治療選擇、提升產品吸引力,更能借助用藥數據實現更精準的風險定價,并與藥企、醫院共建價值鏈。

    對保險公司而言,產品創新步伐明顯加快。泰康人壽近期推出“泰康百萬藥無憂(慶典版)醫療保險”,將院外購藥保額提高至100萬元,覆蓋原研藥、創新藥、進口藥等。螞蟻保則對其旗下百萬醫療險品牌系列的三款核心產品進行升級,2025年版首次將全國470家三甲醫院的國際部、特需部和部分私立醫院納入保障范圍,新增包括全目錄進口藥、近400種原研藥在內的1500多種先進藥械。 

    復星健康聯席總裁、復云健康董事長沈赟指出,正推動保險公司、醫院、健康科技公司三方的合作,“鏈接保險公司和復聯、瑞金醫院共同聯合推出產品,通過院外連續的數據監測加健康的干預來提供風險減量,同時提升保險產品的吸引力,由瑞金醫院提供更完善的醫療健康的服務和后續相關的就醫指導”。

    鎂信健康總裁王潤東認為,當前保險附加服務存在“使用率低”的核心癥結,呼吁“把服務責任化,將服務寫入保險條款,提升服務和保險保障融合度”,倒逼服務流程重塑與系統改造,真正提升客戶體驗與風控效率。這代表了部分產業資本的戰略思路:不再將保險視為孤立的金融產品,而是作為撬動大健康生態的戰略支點。

    目前,已有多家保險公司在特藥險、帶病體投保等產品中,嘗試將創新藥費用納入保障范圍。但王潤東也提到一個行業痛點:“不少客戶住院時忘了自己有創新藥保障,明明可以用原研藥,最后還是選了仿制藥,非??上??!?/p>

    風控與服務能力 

    新“藍?!币惨馕吨碌奶魬?。相比于標準化產品,創新藥支付對保險公司的精算定價、醫療數據整合和風控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正如重疾不重創始人丁云生強調的,“帶病體保險不能把風控丟掉,要是控不住風險,產品根本走不遠”。

    數據孤島是首要挑戰。此前,醫療機構、藥企和保險公司之間的數據互通仍存在諸多壁壘。中??坡摷夹g有限公司總經理何苗指出,實現帶病體保險的核心在于通過數據驅動打破信息壁壘,讓保險產品更貼合非標體需求,“當前,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關注帶病體,這個趨勢是有了醫保數據的支撐,保險公司有了一些手段或者數據的支持來客觀的評價?!?/p>

    醫療服務質量管控是關鍵環節。創新藥支付不僅關乎資金結算,更涉及用藥指導、不良反應監測、療效評估等全流程服務。如何確保醫療服務的質量和規范性,是保險公司面臨的重要課題。目前,部分領先險企開始通過自建或合作方式構建醫療服務網絡,加強對治療過程的全程管理。

    挑戰也預示著機遇。能夠率先構建醫藥險閉環能力的公司,有望建立起深厚的護城河。當前,健康險市場正在經歷一場從“拼價格”到“拼服務、拼生態”的深刻變革。誰能在創新藥支付這片新戰場上精準卡位,構建起堅實的醫療健康服務網絡,誰就有可能在行業發展的下一階段引領風騷。

    對于商業健康險而言,創新藥支付的戰場才剛剛開啟。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