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全球電子協會:貿易摩擦不影響標準制定 供應鏈韌性成重要命題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9-26 16:30

    9月25日,2025 IPC CEMAC電子制造年會在上海開幕,行業的創新與供應鏈韌性成為共同關注的話題。作為全球電子產業的核心組織,全球電子協會(Global Electronics Association,原IPC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在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時談到,供應鏈的穩定性、適應性,以及多樣性對電子行業未來的成功至關重要。

    在當前貿易政策波動、成本壓力上升、地緣政治復雜的背景下,全球電子產業正站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十字路口。

    全球電子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hn W. Mitchell指出,當前全球電子市場貿易價值達6萬億美元,貿易額4.5萬億美元,僅零組件領域規模就達2.5萬億美元?!懊?美元電子貿易中,就有1元的電子元件來自單一國家生產”,John W. Mitchell強調,這種高度關聯性既是行業優勢,也讓其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沖擊。

    據該協會今年8月調研的數據,60%的企業表示原材料成本上升,57%的企業稱人工成本增加。此外,技能人才可得性以及利潤率的擴散指數低于100(注:擴散指數以100為臨界點,高于100代表指標呈擴張趨勢,低于100則意味著指標處于收縮或承壓狀態)。

    不過,挑戰中也蘊含著轉型機遇。John W. Mitchell指出,技術創新(人工智能、半導體突破)、綠色可持續性(從“可選”變為“必需”)、供應鏈韌性(穩定性、適應性、多樣性)三大力量,正決定電子行業的未來走向。

    在備受關注的標準制定、使用是否會受地緣沖突和貿易摩擦影響的問題上,協會方面回應稱,貿易沖突、地緣政治波動不會影響國際標準的開放性與通用性。全球電子協會東亞區總裁肖茜解釋,標準并非專利或商業秘密。即便部分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仍可正常參與全球標準的制定。

    針對當前全球供應鏈重構中的“中國角色”,協會兩位負責人均強調,中國仍是全球電子供應鏈的“不可替代者”。肖茜舉例談到,在PCB(印制電路板)行業,中國仍占據全球超50%產能,且增速高于全球及新興區域水平。PCB產業呈現“全球分工、區域協作”的典型特征。肖茜表示,對中國企業而言,一方面在主動適應變化,通過海外布局優化產能;另一方面積極推進創新轉型,雙措并舉以穩固在全球電子市場的地位。

    John W. Mitchell指出:“中國依然是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若沒有中國的參與,全世界的供應鏈并不能以很好的方式維持與發展?!?/p>

    2024年,中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較上年增長達7.7%,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較上年增長8.9%,均超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8%的增速。肖茜指出,這一數據表明中國電子制造業已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提升”的跨越。更重要的是,中國已從過去的“世界工廠”“制造中心”,升級為全球新興的創新驅動力量。肖茜提到,在與會員企業交流時,對方普遍關注中國的技術突破進展;例如本次電子制造年會吸引了不少海外觀眾參與,其關注點已不再是借助中國降低制造成本,而是依托中國市場的創新活力,維持自身全球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華東新聞中心記者 關注華東地區上市公司,重點在消費、制造領域,善于捕捉熱點,追蹤有趣之事。新聞線索聯系郵箱:yexinran@eeo.com.cn。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