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預制菜在超市悄然收縮

    2025-09-22 12:29

    在羅永浩手撕西貝之前,部分預制菜玩家已經打了退堂鼓。

    界面新聞注意到,金龍魚( SZ:300999 )旗下中央廚房“豐廚”的預制菜產品已經在山姆渠道悄然消失。

    界面新聞從金龍魚2023年年報至2025年中報中發現,該公司央廚(中央廚房)產品的數量逐年減少,在2023年的財報中,央廚的預制菜還包括三鮮小肉圓、小酥肉、鍋燒肉(山姆渠道)、臺式鹵肉(餐飲渠道)等9個單品,以及兩個半成品,到2024年年報中,山姆渠道的產品已經消失,預制菜類目也不被提及,央廚產品被分成便當、米制品、面制品等,產品涵蓋6款為便利店定制的飯團、中式堡等,而到了2025年上半年,央廚產品僅剩下6款米飯類產品和便當兩款。

    截圖自金龍魚2025年中報。

    而在其他超市零售渠道,預制菜產品正在收縮。

    9月17日,界面新聞走訪永輝超市、大潤發超市以及盒馬鮮生門店發現,調改當中的永輝超市縮減了一定比例的冷凍預制菜產品,一名永輝超市員工告訴界面新聞,永輝原來的快手菜品牌“輝媽到家”在這兩年的調改中已經被砍掉,許多菜品可以通過店內熟食、熱食檔口替代,干凈的陳列還可以增加消費者的購物欲,總體上冷凍預制菜品類上減少了,不過像安井、圣農等成熟預制菜品牌的產品保留下來了。

    大潤發超市冷柜中的速凍食品。(圖片拍攝:界面新聞 趙曉娟)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大潤發超市,界面新聞在北京豐臺一家大潤發門店冷柜陳列區域看到,安井旗下凍品先生的糖醋里脊、圣農品牌的嘟嘟翅等快手菜產品陳列豐富,而大潤發自有品牌的“潤發工坊”產品在這個區域僅有麻辣羅氏蝦、醉蝦等4個單品在售。

    沈陽大潤發的一名顧客告訴界面新聞,潤發工坊的一些熟食如酸辣脫骨雞爪、雞肉串和牛腱子等食品是自己經常購買的品類,這里類似平價版的山姆熟食,不用解凍,還適合人口少的小家庭,保質期也非常短,日常下午5點后還有一定折扣,價格非常劃算。

    而這些熟食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部分預制菜品。

    潤發工坊的檔口。(圖片來自受訪對象)

    而在幾百米之外的一家盒馬鮮生,此前曾經售賣的西貝草原羊蝎子、旺順閣魚頭泡餅等餐飲品牌的產品也已經消失多時,盒馬的冷凍區域甚至縮小了一半的柜子,剩余的冷凍狀態的預制菜產品以盒馬自有品牌和傳統預制菜品牌為主,盒馬也與上市公司聯合開發了一些菜品。界面新聞注意到,盒馬自有品牌的一款蒜香烤羅非魚的產品,由國聯水產(SZ:300094)為其代工生產。

    此外,盒馬在冷曾區域的貨架上了許多半預制菜,包括魚香肉絲、糖醋里脊、小炒黃牛肉等,這些產品以生肉、配菜、佐料包組成,并在包裝上配上烹飪方法,售價在17-29元之間。

    盒馬對此告訴界面新聞,預制菜的趨勢就是越來越場景化透明化和便捷化,盒馬在場景上根據用戶的需求,開發出半成品菜、熟食鹵味等商品,與此同時,商品在生產過程當中更注意工藝,這需要潔凈配方、加工流程以及鮮度等來提升。

    盒馬半預制菜產品。(圖片拍攝:界面新聞 趙曉娟)

    傳統的預制菜上市公司早已開始更深層次地“擁抱”零售渠道,而不僅僅是在零售賣場賣貨。

    安井食品(SH:603345)在今年上半年財報中披露,公司在今年旺季前明確全面擁抱商超定制化,由商超根據客戶需求選品,通過規?;N量突破形成成本優勢,策略推進初期已與沃爾瑪、麥德龍、大潤發等多家傳統商超及盒馬鮮生等新零售渠道在定制化產品開發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千味央廚(SZ:001215)有著同樣的策略,其在半年報中透露,目前公司新零售渠道進展順利,與包括沃爾瑪、永輝、胖東來、奧樂齊、盒馬等簽訂全國合同。

    預制菜在零售渠道的歷史并不長,甚至整個中國的預制菜歷史也才二十多年。相比于美國、日本等預制菜行業成熟國家,中國預制菜起步較晚,2000年開始逐步涌現預制菜廠家,經歷一段時間的粗放發展之后逐步形成了產業鏈上的幾個環節——預制菜上游以種植業、養殖業、食品初加工企業以及食品包裝加工企業為主;中下游主要為預制菜加工企業,包括安井食品、千味央廚、龍大美食(002726.SZ)、國聯水產(300094.SZ)等。此外,餐飲企業如廣州酒家(603043.SH)、九毛九(HK:09922)等也在積極布局預制菜領域。

    發展歷史不長也意味著這一行業的政策法規和標準方面也處于探索階段。預制菜在疫情后的幾年迎來一輪爆發潮后,2022年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預制菜》團體標準認可度較高,該標準將預制菜劃分為即食、即熱、即烹、即配共四類菜品,而2024年3月六部聯合頒布預制菜新規,定義預制菜為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將即配、即食、速凍面米等主食、連鎖餐飲中央廚房制作的菜肴等排除在外。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王洪濤9月12日曾在媒體采訪中表示,目前國家衛健委牽頭的預制菜國家標準即將公開征求意見。協會將持續配合研究和完善行業標準體系,特別是預制菜在餐飲中的標識等方面,爭取推動出臺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指引,減少因概念模糊產生的爭議。

    從整體來看,零售渠道對于預制菜企業來說,并不是最重要的業績支撐,而預制菜企業近一年普遍遭遇業績滑鐵盧,背后的原因多數來自B端客戶數量縮減、市場競爭激烈等。

    2025年上半年,安井食品實現營收76.04 億元,同比微增0.80%;歸母凈利潤6.76 億元,同比下滑15.79%;龍大美食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9.75億元,同比減少1.38%,歸母凈利潤3516.87萬元,同比減少39.52%;千味央廚2025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86 億元,同比減少0.72%;歸母凈利潤0.36 億元,同比減少39.67%。

    這些公司的客戶普遍包括海底撈、肯德基、麥當勞、西貝、半天妖等連鎖餐飲企業。

    龍大美食此前還在投資者問答中披露了預制菜的凈利潤水平,其表示,預制食品行業正處于激烈競爭階段,加之消費市場平淡,當前凈利率僅在4%-5%左右,低于7%-10%的行業平均利潤率。

    未來,預制菜行業需在國家標準落地中實現規范化發展,還能在零售渠道的產品創新與B端市場的深度挖掘中達到平衡,對于預制菜企業來說仍是難題。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