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力(知名經濟學家、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
當下消費市場最引人注目的顯著變化,莫過于人們對商品和服務的時間敏感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續提升。這種變化絕非突如其來的偶然現象,而是城市化進程中通勤半徑擴大、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數字技術迭代突破物流效率瓶頸,以及消費觀念從“囤積型消費”向“即時享有型消費”轉型這三大力量深度交織、共同催化的必然結果。
從經濟學視角深入剖析,這種變化的本質是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基礎功能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后,消費需求向效率提升與體驗優化維度的自然延伸——當人們不再為“買得到”發愁時,“快送到”便成為新的核心訴求,而即時零售正是精準適配這種需求變革的核心產業形態。
近日消息顯示,餓了么App正在灰度更新,餓了么與淘寶閃購品牌融合正在進行。從表面觀感來看,似乎只是兩家企業層面的調整,但其背后折射的卻是即時零售產業歷經十余年發展,在供給能力、履約體系與技術支撐等核心維度均達到成熟階段后的必然產物,是市場規律主導下,產業內部資源優化配置、實現效能最大化的理性選擇。
融合的產業基礎:能力沉淀與需求契合
要真正洞悉這種融合的深層邏輯,首先需要回溯即時零售產業基礎的漫長構建過程。在即時零售發展的萌芽與成長階段,其服務場景高度集中于餐飲外賣領域,核心目標是破解傳統餐飲“堂食為主、配送半徑局限于1公里內”的時空桎梏。
餓了么在這一從0到1的開拓進程中,逐步沉淀并形成的核心競爭力,并非簡單的騎士隊伍聚合,而是一套覆蓋廣泛、運轉高效的即時配送履約體系。這套體系以技術為紐帶,將百萬級騎士運力、毫秒級響應的訂單接收系統、智能調度分配模塊、動態路線規劃算法以及標準化服務規范等多個關鍵環節進行有機整合,形成閉環運轉的生態。
在長期運營打磨中,這套體系通過數字化能力持續優化迭代,已具備極強的動態適配能力——能夠根據不同城市核心商圈與社區的訂單密度差異,早中晚高峰的交通流量波動,甚至暴雨、暴雪等極端天氣下的消費需求變化,實現運力資源的精準調度,始終保障服務的穩定性與時效性。
同時,通過與數百萬餐飲商家的長期深度合作,餓了么也構建起一套成熟完善的商家供給管理模式,從商家入駐時的資質審核、菜品質量把控,到運營過程中的接單效率培訓、餐品包裝規范指導,再到交易糾紛的快速調處機制,每個環節都形成標準化流程,這些扎實的基礎工作為后續業務從餐飲向全品類零售拓展筑牢了根基。
淘寶作為國內深耕大消費領域二十余年的頭部平臺,其核心競爭優勢集中體現在長期積累的全品類商品供給矩陣與龐大且多元的用戶基礎兩大方面。經過多年生態構建,淘寶已形成覆蓋從柴米油鹽、衣物鞋帽等日常消費品,到手機電腦、智能家居等數碼產品,從新鮮果蔬、肉禽蛋奶等生鮮食材,到處方藥、保健品等醫藥用品的全品類供給網絡,能夠精準匹配不同年齡層、不同消費層級、不同場景需求的用戶購物訴求。
無論是年輕人追求的潮流單品,還是中老年群體需要的健康用品,都能在平臺找到豐富選擇。隨著消費市場升級,用戶的購物需求逐漸從“提前規劃、次日達”的遠場消費,向“突發需求、小時達甚至分鐘達”的即時性消費延伸,淘寶海量的商品供給與龐大的用戶流量,迫切需要一套高效的本地履約體系來承接這種即時性需求。
餓了么經過十余年沉淀的即時配送能力,恰好精準填補了這一關鍵缺口。這種資源互補絕非簡單的能力疊加,而是形成了1+1>2的產業協同效應:淘寶的全品類商品供給為即時配送服務注入更豐富的服務內涵,徹底打破傳統即時零售局限于餐飲的品類邊界;餓了么的即時配送能力則為淘寶平臺上的商品賦予獨特的時間競爭優勢,讓原本需要等待數天的商品能夠快速送達用戶手中。
兩者的深度融合,使得原本相互割裂的遠場電商流量資源與近場即時零售履約資源實現無縫對接,最終構筑起“商品豐富度+配送時效性”雙輪驅動的完整消費服務鏈條。
技術進步在這種融合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支撐角色,成為融合得以順利推進的核心驅動力。即時零售的大規模高效運轉,從根本上依賴于智能調度系統的強大支撐,這套系統依托先進的AI能力,能夠實時處理每秒數千甚至數萬條的訂單信息與運力信息,在復雜變量中實現訂單與騎士的最優匹配。
系統在進行匹配決策時,會綜合考量數十種關鍵因素:不僅包括騎士的實時地理位置、預設配送范圍、歷史服務評分和當前承載的訂單數量等核心指標,還會動態納入天氣變化、道路擁堵狀況、臨時交通管制甚至寫字樓電梯使用高峰等細節變量,通過多維度數據運算規劃出耗時最短、成本最低的最優配送路線。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技術能力并非孤立存在于配送環節,而是與平臺的用戶行為分析系統、商家庫存管理系統等多個模塊實現深度聯動,讓系統能夠精準預測不同區域、不同時段的訂單需求高峰。
比如寫字樓周邊的午餐訂單高峰集中在11點30分至13點,社區周邊的生鮮訂單高峰集中在17點至19點,提前在需求集中區域儲備運力資源,有效避免高峰時段的配送延誤;通過與商家庫存系統的實時對接,能夠同步商品庫存變動信息,當商品庫存低于預警閾值時及時提醒商家補貨,當商品已斷貨時立即在前端展示并引導至同類替代商品,從根源上避免用戶下單后無貨可發的尷尬情況。這種全鏈路的技術驅動運營模式,不僅讓百萬級訂單規模的即時零售服務成為現實,更從技術層面為餓了么與淘寶閃購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堅實可靠的保障。
融合的價值釋放:多維主體的共贏升級
融合帶來的最直接、最直觀的影響是消費體驗的全方位系統性升級。融合之后,消費者的購物需求不再受限于傳統的業態劃分壁壘,無論是忙碌工作間隙需要的餐飲外賣、下班回家前需要的生鮮食材,還是突發狀況下需要的日用百貨,都能夠通過統一的平臺入口完成選購并享受即時配送服務。
這種體驗升級具體體現在三個核心維度:其一,購物流程實現極致簡化,消費者無需在餐飲外賣平臺、生鮮購物平臺、日用百貨平臺等多個應用之間切換跳轉,只需在一個平臺內即可完成從商品挑選、規格選擇、下單支付到收貨確認的全流程操作,甚至通過平臺的“常用地址”“一鍵復購”等功能進一步縮短操作時間,大幅降低了操作成本;其二,配送服務穩定性顯著提升,整合后的運力資源規模更大、調度更靈活,能夠更從容地應對工作日午晚高峰、節假日集中下單以及暴雨暴雪等突發情況;其三,商品選擇范圍呈幾何級拓展,原本局限于本地餐飲商家的即時服務,現已延伸至數碼3C、美妝護膚、醫藥健康、家居用品等全品類商品。
這種體驗升級的本質,是通過產業融合有效降低了消費者的購物時間成本與決策成本,讓“所想即所得”的購物愿景從偶爾的驚喜變為日常的常態,從而顯著提升了消費的便利性和滿意度。
對商家而言,融合帶來的是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更高效的全鏈路運營效率。在融合之前,傳統線下商家普遍面臨物理門店輻射范圍有限的困境,客戶群體主要集中在門店周邊3公里以內,尤其是社區便利店、生鮮超市等本地業態,經營增長很容易陷入瓶頸。
接入融合后的平臺生態后,商家的服務半徑得以突破地理疆界的限制,借助平臺的流量優勢與配送能力,將商品銷售到周邊5-10公里甚至更遠的區域,這種市場拓展效果對于生鮮超市、社區便利店、連鎖醫藥門店等本地零售業態尤為突出——許多社區生鮮店接入后,訂單覆蓋范圍從原來的周邊小區擴展到周邊寫字樓和更遠的新興社區,銷售額實現顯著提升。
同時,平臺提供的數字化能力能夠幫助商家更精準地洞察消費者需求,商家可以清晰掌握不同時段的熱銷商品品類、不同區域的消費偏好差異,甚至不同天氣條件下的訂單變化規律,從而針對性地優化商品陳列布局與庫存管理策略。
對于品牌商家而言,即時配送能力更成為其新品上市的“加速器”,以往新品從發布到送達消費者手中需要數天時間,而現在通過融合后的平臺,新品上市當天即可通過即時配送觸達終端消費者,大幅縮短了從產品發布到市場反饋的周期,讓品牌能夠根據消費者的實時評價快速調整營銷策略與產品迭代方向。這種對商家經營的賦能,絕非單一的流量導入支持,而是貫穿從商品選品、庫存管理到營銷推廣、客戶服務的全鏈路運營效率提升。
騎士作為即時配送體系的核心參與者與直接執行者,其權益保障在這場融合過程中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強化與升級。融合后的平臺憑借更龐大的訂單規模與更先進的調度技術,有效減少騎士的空跑率與無效等待時間。
比如通過“順路單合并配送”功能減少騎士往返取貨點的路程,通過“需求預判預派單”讓騎士在完成當前訂單前就收到下一個鄰近訂單,提前在取貨點附近等待,這些優化措施直接提升了騎士單位時間的配送效率,進而增強了其收入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
同時,平臺得以整合更豐富的資源投入到騎士的“衣食住行用”全方位保障體系建設中:在職業培訓方面,構建了覆蓋服務禮儀、食品安全規范、交通規則、應急處理等多維度的系統化培訓課程;在裝備保障方面,為百萬騎士免費配備專業裝備;在福利保障方面,逐步完善了多元化福利體系,包括十數萬騎士驛站以及日常騎士餐需求等。
這種全方位保障體系的構建,不僅顯著提升了騎士的職業認同感與歸屬感,更有效吸引了更多勞動力投身于即時配送行業,為整個即時零售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力支撐。
從整個零售產業格局的宏觀視角審視,這種融合的深遠意義在于徹底打破了傳統遠場電商與近場即時零售之間的業態壁壘,構建起一種全新的“遠場+近場”一體化消費服務生態。在融合之前,傳統遠場電商行業經過十余年的高速發展,已逐漸陷入以流量爭奪和價格戰為核心的存量競爭困境,獲客成本持續攀升,用戶增長速度放緩。
即時零售則以“效率優先、體驗為王”的鮮明特色,成功開辟了零售市場的全新增量空間,尤其是在生鮮、醫藥、日用百貨等民生領域,即時消費的占比逐年提升,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引擎。兩者的深度融合,使得平臺能夠同時覆蓋消費者的遠場計劃性購物與近場即時性購物兩大核心場景,實現了從商品銷售到服務體驗的全鏈路覆蓋與無縫銜接。
這種全新生態的形成,絕非簡單的市場份額擴張或業態疊加,而是從根本上推動了整個零售行業的價值重構:零售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再局限于單純的商品供給能力或價格優勢,而是轉向了商品豐富度、配送效率與服務體驗的綜合比拼;行業的競爭焦點也從傳統的線上流量爭奪,逐步轉向線下履約能力提升、服務質量優化與用戶體驗升級。
這種產業價值重構的輻射效應,進一步延伸至零售行業的上下游相關產業,形成了強大的產業帶動作用。即時零售的蓬勃發展,不僅直接推動了配送行業從分散化、個體化運營向規?;?、標準化、專業化升級,更深度賦能了生鮮種植、食品加工、醫藥流通、包裝制造等多個上下游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以生鮮產業為例,為了適應即時配送對商品新鮮度的高要求,上游的生鮮種植戶開始采用“訂單農業”模式,根據平臺提供的消費需求數據規劃種植品種與規模;中游的生鮮商家則優化供應鏈管理流程,建立“中心倉+前置倉”的分布式倉儲模式。在食品加工領域,企業針對即時配送場景特點,開發出小份裝、易加熱、防擠壓的專用包裝產品。
在醫藥流通領域,企業為滿足藥品即時配送的需求,重新規劃倉儲布局,在城市核心區域設立小型化、分布式的醫藥倉儲中心。與此同時,融合后的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力,將海量的消費需求信息轉化為精準的市場洞察,為上下游產業提供產品創新、產能規劃與結構調整的科學依據。這種全方位的產業帶動作用,使得即時零售不再只是一種孤立的零售業態,而是成為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力量。
在新經濟領域的產業圖譜中,這種融合還與首發經濟、體驗經濟等新興業態形成了深度的良性互動,共同激活了消費市場的創新活力。首發經濟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新型消費模式,其核心價值在于通過新品首發、模式創新等方式快速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打造消費熱點,但以往受限于配送效率,許多新品首發活動難以實現“發布即體驗”的效果。
即時配送能力的加入,則為首發經濟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市場觸達渠道,大幅提升了首發活動的吸引力與影響力。在實際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成功的聯動案例:某數碼品牌發布新款手機時,通過融合后的平臺開啟“首發即送達”服務;某美妝品牌推出限量版口紅時,借助即時配送實現“線下門店首發+線上即時配送”聯動。
這種互動并非人為設計的刻意結合,而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不同業態基于各自發展需求形成的自然聯動——首發經濟借助即時配送實現了“發布-送達-體驗-反饋”的閉環加速,即時零售則借助首發經濟豐富了服務場景與高價值訂單來源,兩者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未來已來:融合的想象力與長遠演進
從更長遠的產業演進視角來看,餓了么與淘寶閃購的這場融合,并非孤立的企業行為,而是整個零售行業向數字化、高效化、全場景化轉型的一個典型縮影,折射出未來零售行業“無界化、即時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
隨著數字技術的持續迭代,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在零售領域的深入應用,即時零售的服務邊界將得到進一步拓展,服務效率與服務質量也將實現質的飛躍。從服務范圍來看,即時零售將逐步從城市核心區域向郊區、縣域市場下沉,覆蓋更廣泛的消費群體;從服務品類來看,將從當前的民生商品向高端消費品、定制化商品等領域延伸。
未來,即時零售還可能與低空經濟、智能物流等新興領域產生更深度的聯動:在配送端,無人機、無人配送車等新型配送工具將在偏遠區域、封閉園區等場景實現規?;瘧?;在倉儲端,智能倉儲系統將通過自動化分揀、機器人搬運等技術,實現訂單處理效率的數倍提升;在溯源端,物聯網技術將實現商品從生產、倉儲、配送至簽收的全鏈路溯源。這些發展趨勢不僅將徹底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與生活方式,更將推動整個零售產業突破現有的發展瓶頸。
總結來看,餓了么與淘寶閃購的品牌融合,絕非企業層面的偶然戰略選擇,而是消費需求升級、產業資源優化整合與數字技術迭代演進三大核心因素相互交織、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是市場規律與產業發展邏輯共同主導的產物。
這場融合通過資源互補與能力協同,從根本上重構了零售行業的價值鏈條:對消費者而言,實現了購物體驗的全方位升級;對商家而言,獲得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與全鏈路的運營賦能;對騎士而言,權益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對整個產業而言,打破了業態壁壘,構建了“遠場+近場”一體化的消費服務生態。
在這一融合與發展的進程中,唯有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提升運營效率,通過精細化管理優化服務質量,通過多方協同構建良性生態,才能推動即時零售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經濟高質量增長注入持久且強勁的動力。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