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橫跨歲末年初的業務“攻堅戰”已然打響?!伴_門紅”作為銀行業一年一度的重頭戲,聚焦存款吸納、信貸投放、客戶拓展等關鍵目標,為全年經營“定調子、打基礎”。11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為盡早搶占市場份額、鎖定客戶資源,多家銀行已提前啟動2026年“開門紅”籌備工作,從召開動員會議、明確目標方案,到落地營銷舉措、儲備客戶資源等。分析人士稱,銀行“開門紅”作為獲客的重要手段已延續多年,已成為銀行來年一季度實現業務增量的蓄力關鍵。這本質上是當前銀行業資產荒和負債端競爭白熱化雙重壓力下的選擇。在凈息差持續收窄、信貸需求疲軟的背景下,銀行亟須通過年初沖量鎖定全年業績基本盤。
“開門紅”前哨吹響
11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包括浦發銀行合肥分行、華夏銀行太原分行、荔浦農商行、珠海農商行、東海銀行、北屯國民村鎮銀行、稠州銀行紹興分行、東臺農商銀行、龍州農商行、長陽農商行、泰州農商行、興山農商行、浙江桐鄉民泰村鎮銀行等多家銀行已召開2026年“開門紅”動員會或四季度工作部署會議,將“開門紅”籌備工作前置。
從具體動作來看,11月2日,浦發銀行合肥分行召開2026年“開門紅”啟動會。會議不僅明確了該行“開門紅”目標方案及2026年目標討論情況,還播放了各經營機構的“開門紅”宣戰視頻、組織29家經營機構現場簽署目標責任書。會上,各經營機構及一線員工就“開門紅”現場表態發言,明確將以“堅定決心、團結協作”的態度推進業務開展,全力確?!伴_門紅”目標達成。
地方銀行表現則更為活躍。11月3日,興山農商行召開2025年三季度工作會議并對四季度工作作出具體安排。其中提到,要統籌兼顧打好“開局起步”預備戰,提前謀劃2026年業務計劃與資源儲備。同日,晉中開發區農商銀行召開2025年三季度經營分析暨四季度工作推進會,會議特別邀請專業培訓師深度解讀《晉中開發區農商銀行四季度儲客及開門紅項目》。
村鎮銀行同樣積極投身“開門紅”攻堅戰。浙江桐鄉民泰村鎮銀行此前舉辦旺季“開門紅”專題培訓,為來年的精準營銷指明“作戰圖”。例如,針對“定期存款續存”這一關鍵業務,培訓還提出三大策略,包括深耕“銀發客戶”,運用溫情服務與適配產品,有效歸集老年客戶的養老金、閑置資金,將其轉化為穩定的定期存款;聚焦“臨界客戶”,對資產規模臨近提升門檻的客戶,實施名單制管理,通過精準賦能與交叉營銷,助力其資產升級,提升客戶價值;緊盯“到期客戶”,建立預提醒機制與專屬續存方案,做到提前對接、“一戶一策”,最大限度留住到期資金,并力爭實現額度增長。
對于多家銀行“提前開戰”布局“開門紅”的現象,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這本質上是當前銀行業資產荒和負債端競爭白熱化雙重壓力下的選擇。在凈息差持續收窄、信貸需求疲軟的背景下,銀行亟須通過年初沖量鎖定全年業績基本盤。對于像簽署目標責任書、一線誓師等形式,王蓬博認為,其核心在于通過組織動員將考核壓力前置傳導,激發基層產能,是行業進入存量博弈階段后,爭奪時間窗口與客戶資源的必然策略,但同時也需警惕后續資產質量隱患。
花式攬儲蓄力“開門紅”
除了召開動員會,11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社交平臺上,部分銀行員工已開始宣傳預約產品攬客。
如湖北銀行近期已推出“存款享好禮”活動,其三年期、二年期、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1.75%、1.5%、1.4%,9個月和一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為1.4%、1.5%。此外,該行還設置“新戶禮”“推薦禮”“曬單禮”:新戶存定期1萬元以上可兌換米面糧油等禮品;老客戶推薦新戶成功存款雙方均可兌換禮品;客戶若出示他行2026年1月1日—3月31日之間到期的存款或理財資金截圖,即可參與該行的預約存款活動,根據預約金額即可兌換精美禮品。
“現在客戶就能提前預約存款,預約成功可享3倍積分獎勵,這些積分能直接在網點兌換禮品,而且現在預約的禮品力度,比明年‘開門紅’正式啟動時存款送的禮品還要更豐厚一些?!焙便y行某支行網點客戶經理直言道,此次推出的存款活動,本質是該行2026年“開門紅”營銷的提前預熱,活動周期將一直延續到明年3月。從該客戶經理展示的可兌換禮品清單及實物圖片來看,禮品涵蓋了日常生活所需的米面糧油,以及電煮鍋、養生壺、品牌保溫杯等實用小家電。
除了直接推出攬儲活動,部分銀行還在積極籌備“開門紅”營銷物資,為后續營銷活動做準備。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福建上杭農商行、紫金農商行近期已發布2026年“開門紅”宣傳品采購招標公告,其中紫金農商行采購品類涵蓋糧油、廚房用品、生活用品、電子產品等,預算金額達721.0463萬元。
對此,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在存款利率整體下行的趨勢下,部分銀行采取提高存款利率、積分換禮等策略,表明其寄希望于通過“短平快”的方式吸引客戶,相較于傳統大行,中小銀行負債端高度依賴攬儲,尤其“開門紅”更承載著其來年一季度攬儲增量的希冀。不過,她也指出,這種方式固然能在短期內取得一定成效,但長遠來看,一旦“藥效過期”,客戶可能繼續面臨流失。
王蓬博也認為,此類舉措雖短期內能吸引存款、提升聲量,但會抬高負債成本,擠壓本就緊張的凈息差。若缺乏后續服務和客戶經營,容易陷入價格戰,客戶黏性低,反而加劇行業惡性競爭。
展望未來,在經濟弱復蘇、居民風險偏好下降、存款定期化趨勢延續的背景下,“開門紅”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銀行又該如何優化“開門紅”營銷工作?
王蓬博認為,從短期來看,銀行提前啟動“開門紅”和加碼營銷大概率將成為未來幾年銀行業的常態。但從長期來看,銀行需要擺脫對“規模沖刺”的依賴,轉向“高質量發展”,這就要求銀行在“開門紅”推進過程中做出兩方面調整:一方面應強化客戶畫像與需求洞察,推動產品與服務的差異化匹配;另一方面則需要優化考核機制,避免唯規模論,將客戶質量、中收貢獻、資產質量等納入綜合評價。
蘇筱芮則從合規與長期經營的角度提出建議,她表示,銀行攬儲需關注監管合規底線,在市場利率下行的趨勢背景下,應考慮到負債端成本問題,投入更為長遠的眼光,通過運用自身線上、線下渠道,合理嵌入貼合客戶財富增值的相關產品及服務,挖掘存量客戶的更多需求,并與異業伙伴在合適的場景之下開展交叉營銷等,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北京商報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