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多家銀行黃金積存相關業務經歷了短暫調整。
11月3日早上,工商銀行發布公告,暫停受理如意金積存業務的開戶、主動積存、新增定期積存計劃以及提取實物的申請;當日下午,工商銀行再次公告,相關業務已經恢復。同日,建設銀行也發布公告,暫停受理易存金業務實時買入、新增定投買入、實物金兌換等申請。11月4日,建設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確認,易存金業務已經恢復正常。
今年以來,隨著金價走高,銀行黃金交易熱度拉滿,市場熱情持續高漲。不過,有機構分析認為,在長期看好黃金的情況下,短期不建議在強勁上漲過程中追高黃金。
11月3日,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曾一度暫停黃金積存開戶、買入和實物兌換,一度引起市場熱議。不過,界面新聞從相關銀行了解到,上述調整已經陸續在當日晚間及11月4日恢復。
多位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實物黃金的提取需要與就近網點預約,具體何時可以提取需要結合網點庫存情況。如果庫存不足,網點會協調調貨,一般不會超過一周時間。
關于此次業務調整的原因,多位銀行工作人員表示,與黃金稅收政策有關。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的《關于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下稱《公告》),“場內交易”與“場外交易”、“投資性黃金”與“非投資性黃金”的增值稅征收規則進一步明確,新規自11月1日起實施。
《公告》顯示,在2027年12月31日前,會員單位或客戶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標準黃金,賣出方會員單位或客戶銷售標準黃金時,免征增值稅。未發生實物交割出庫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稅,發生實物交割出庫的,則區分為標準黃金的投資性用途和非投資性用途。
會員單位購入標準黃金用于投資性用途的,交易所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同時免征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并按照實際成交價格向買入方會員單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買入方會員單位將標準黃金直接銷售或者加工成投資性用途黃金產品(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發行的法定金質貨幣除外)并銷售的,應按照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也就是說,銀行從交易所購入的非投資用途黃金,其進項稅抵扣將從13%減少到6%。
“對于銀行代銷的一些飾品金影響可能會比較大,高出的稅收成本可能會由銀行或代加工黃金機構承擔,或者直接轉嫁給消費者。但銀行投資金條這類產品基本沒有影響?!倍辔汇y行人士談到稅收新政影響時對界面新聞表示。
事實上,今年以來黃金價格持續走高,成為黃金交易受關注度高,交易熱情高漲的重要推手。數據顯示,倫敦現貨黃金和COMEX黃金價格均較年初上漲了50%左右。
持續上漲的金價也造成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寧波銀行、興業銀行密集調整積存金起購門檻。
而與黃金起購“門檻”一同抬升的,還有銀行貴金屬的交易規模,截至今年三季報,42家A股上市銀行,有19家披露了貴金屬交易規模。其中17家實現貴金屬資產規模增長。
其中,不少城商貴金屬資產規模顯著增長,南京銀行三季度貴金屬資產規模為72.01億元,較年初的0.60億元大幅增長。杭州銀行三季度貴金屬資產規模達到了12.17億元,也較年初翻了15.24倍。浦發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等8家銀行貴金屬資產規模也翻番。
在國有大行中,工商銀行仍是貴金屬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三季度末達到了3854.3億元,較年初增長85.09%;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緊隨其后,貴金屬資產規模分別達到了2074.31億元、1541.05億元。
有銀行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貴金屬交易中,黃金是大頭,而黃金交易中,投資金比例明顯更高,而隨著金價走高,黃金交易成交量放大,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的黃金現貨,黃金ETF,等交易也非?;钴S。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中旬開始,國際金價經歷一波顯著回調,跌幅一度達到10%。有銀行個金條線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該行分析師團隊對三季度黃金價格由年初的看多轉為了震蕩。
中國銀行發布的《個人金融全球資產配置策略季報》也顯示,三季度,全球“經濟冷,資產熱”的現象依然突出。四季度,黃金仍在主升浪中,短期有達到高點后進入平臺整理的可能。風險方面,中行投策團隊首次強調對于中國權益資產和黃金的零配置,不僅將錯過優勢戰略資產配置的歷史機會,更將導致組合失去對沖功能、缺乏長期增長動能,但也提醒,一個短期的風險可能來自對處于階段高位的資產或板塊追高。
來源:界面新聞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