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是第十三個重陽節。根據民政部、全國老齡辦印發《2024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31031萬人,占總人口的22.0%?!笆逦濉币巹澖ㄗh中,養老已成為重中之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一項重大的國家戰略。
平安無小事。在無錫江陰塘頭橋村,徐金泉及他的家人們正在直面“失能老年”的養老難題。十年前,剛剛退休的徐金泉突發腦梗,自那以后,他的生活都困在家中那張小小的一張病床上。
同樣被困住的,還有寸步不離、一餐一食都得照顧他的劉奶奶(徐金泉的老伴)。兩位年過七十的老人,在照護與被照護中走過了十年。如果劉奶奶也意外病倒,那這個家又該由誰來照顧?徐金泉和劉奶奶的生活,也折射了當下的部分老年群體生活的困境。
據《中國老年健康報告》的相關數據估算,2021-2023 年全國 60 歲以上失能人數達到 4654萬人?!吨袊B老服務藍皮書(2012-2021)》預計,未來中國失能總人口將繼續攀升,2025年預計達 7279.22萬。其中,農村老人的臥床照護,在醫療資源、交通距離、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下,顯得更為艱難。
2025年1月7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合理確定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覆蓋范圍和補貼標準,做好長期護理保險與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等政策的銜接”“推廣包含長期護理責任、健康管理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這不是簡單的政策調整,而是對老齡化社會的系統性應對。
農村臥床老人的照護,并非易事
長期臥床的徐金泉,在身體無法自如活動的日子里,內心也漸漸低落。褥瘡、視力退化、肌肉僵硬連番折磨,一同到來的還有無助、孤獨,以及尊嚴的崩塌。
以老伴的床榻為圓心,劉奶奶的活動半徑也固定在這間小小的屋子里。每天的事項塞滿她的時間軸。一天三頓飯,她需要一勺勺喂到徐金泉嘴里。此外,家里一應大小事務都等待她處理。她需要打掃整個房子的衛生,處理房前屋后的雜事,給老伴洗臉、梳頭、擦身——床要搖高一點,毛巾要溫熱些,這些微小的細節也逐漸成為了一種嚴苛的自我要求。
看似簡單的小事變成每天的必要動作后,比常人想象中更耗費時間和精力。伴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瑣碎的照護也讓劉奶奶越發感到吃力。
“長期照護”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它指的是為因年老、疾病或傷殘導致身體機能退化、生活自理能力受限或喪失的人群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務;其目的是維持和改善失能人口的生理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確保他們在有限的身體狀態下構建有尊嚴、有溫度的生活常態。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臥床老人都會選擇住在家中。其中,農村臥床老人的長期照護責任大都會落在家屬的肩頭,因此常有“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說法。由于徐金泉的子女遠在外地,且常年為生計忙碌,劉奶奶便默默攬下了大部分擔子。
僅在幫助老伴翻身這個動作上,劉奶奶就要耗盡全身力氣,花上將近半小時。除此之外,翻身需講究手法,還要配合肌肉按摩、關節活動。即便如此,徐金泉依然無法免受褥瘡帶來的痛苦。
而誰又能來幫助作為照護者的劉奶奶?
照護者的家人,也需幫助
2019年7月,長期護理險首次在江陰試點。(以下簡稱“長護險”,是通過建立個人繳費、政府補助、醫保統籌基金劃轉等多渠道資金籌集機制,對經評估后達到一定護理需求,符合條件的長期失能參保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的社會保險制度。)老倆口的生活也迎來了轉機。
長護險為參保人員主要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根據參保人員的護理需求,江陰市長護險服務形式包括醫療機構住院護理、養老(殘)機構護理、社區居家護理三種。
徐金泉所在的塘頭橋村委,劃分在長護險江陰試點的第五片區中。2022年,平安產險中標長護險在該片區的落地工作。
平安產險無錫分公司客戶經理洪天負責江陰第五片區長護險的經辦工作,包括失能人員的待遇申請、初篩、評估公示、稽核巡查,以及對第三方合作護理機構的指導和監督。在了解了徐金泉和劉奶奶的具體情況后,洪天更多的是心疼,“如此繁重的照護工作,奶奶是怎么扛過來的?”
在實地調研多次、家庭線下走訪等工作完成后,洪天等工作人員完成相應的審核及確認后,徐金泉獲得了長護險的支持,取得了社區居家護理的服務。
洪天聯系到的定點合作護理機構,為徐金泉匹配了專業護工張阿姨。張阿姨的工作是定期上門為徐金泉擦拭身體、喂食、剃頭,并進行肢體康復等全方位護理,每周上門五次、每次90分鐘。她細致、專業的康復訓練有效緩解了長期困擾徐金泉的褥瘡問題,同時把年邁的劉奶奶從照護的壓力中解脫了出來。
在洪天和張阿姨的幫助下,兩位老人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又到一年重陽節,徐金泉和劉奶奶再一次平安度過,繼續感受人生的可能性。
截至 2025年9月30日,薛付興老人已享受上門服務 59個月,累積服務1270次,長護險基金為徐金泉老人支付護理費用共計95250元。
長護險試點,守護更多農村臥床老人的平安
自從2022年負責平安在江陰第五片區的長護險落地工作,洪天也擁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鄉村探索者。
第五片區的老年人大都分散居住在不同的村子里。為了徹底摸排該片區還有多少像徐金泉一樣急需長護險服務的老人,洪天60%的工作時間,都要驅車前往不同的村,一戶戶走、一家家問,力求找出所有需要長護險的老人。
起初,村民們拒絕為這個“不速之客”提供幫助。在村里,洪天經常收到疑惑和警惕的目光,問路也常常被拒。但他沒有放棄,一邊堅持把服務送到有需要的老人床前,一邊聯合村委向村民宣講長護險的意義和作用,希望老人在需要時能及時申請以減輕壓力。
那一年,洪天和同事們把整個片區的老年人全走訪了一遍。最多的時候,洪天一天要跑20戶人家。
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洪天走進了老人的生活日常,為失能老人及其家庭解困,逐漸從村口的陌生人變成“自己人”?,F在的他,可能比部分村民還要了解村里老人的生活。
“我的父母五六十歲了,也到了要考慮養老的時候。長護險的存在,對老人、家屬都是一重保障?!焙樘焯寡阅壳暗墓ぷ鹘o了自己強烈的價值感,希望能助力政策發揮更大的價值,讓有需要的老人得到幫助。
2022年4月以來,平安產險無錫分公司承辦片區累計受理申請近3000人次、初篩2614人次、評估3442人次、待遇結算7120余萬元,惠及中重度失能人員5682人。
歷年公開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顯示,有關長護險的相關描述屢次出現:2019年提出“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2021年至2023年連續三年提到“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2024年提出“推進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二字被去掉。2025年的表述為“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截至2025年1月17日,全國共有49個城市參與試點,超過1.8億人參保,累計超過260萬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億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城鎮地區長期護理服務保障研究》顯示,預計長期護理服務需求將在2030年達到3.1萬億元,并在2040年達到近6.6萬億元。
作為長護險參與機構之一,平安產險已在8省18個區縣承辦長期護理保險項目,服務覆蓋參保群眾超3000萬人,累計支付護理待遇超2.7億元,并不斷探索豐富長護險服務。
實際上,除了推動長護險的落地外,平安已深耕醫療養老生態圈超過10年,覆蓋保險、醫療、投資、科技等多個業務條線。探索“健康保險+醫健服務”新模式,首創“出院三日賠”、“專屬就醫陪診”、“專屬住院陪護” 等更省時的服務體驗。同時,積極構建覆蓋醫生、醫院、健康管理機構、藥店等的廣泛合作網絡,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養老管家” 服務,整合“智能管家、生活管家、醫生管家” 三大功能模塊,截至2025年9月末,在國內,平安內外部醫生團隊約5萬人,合作醫院數超3.7萬家,已實現國內百強醫院和三甲醫院100%合作覆蓋;合作健康管理機構數超10.7萬家;合作藥店數近24.1萬家,全國藥店覆蓋率超35%;提供養老管家服務數百項。
“十四五”期間,我國已建成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但城鄉差距、服務不均衡等問題依然突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漸顯現,如何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已成為全社會需要直面的必答題?!笆逦濉币巹澖ㄗh提出將推動養老責任從家庭單一主體向社會多元協同轉變,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踐行“金融為民”初心,協同保險與醫療養老服務,通過“金融+醫療健康”、“金融+養老服務”,提供優質的醫療養老服務,中國平安也在助力作答這道養老金融的時代命題,守護萬千老人和家庭的生活。
(文中徐金泉為化名)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