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百年黃達與中國金融學科建設 多位金融界重量級人士共話學術傳承

    2025-11-02 18:12

    經觀視點

    11月1日,紀念黃達教授誕辰100周年暨學術思想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舉行。政產學研各界專家、學者、校友齊聚一堂,深切緬懷杰出教育家、著名經濟學家黃達教授,深入探討黃達學術思想與教育精神,為推動中國特色金融理論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黃達(1925-2023),杰出教育家,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新中國金融學科主要奠基人,第八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三屆學科評議組經濟學召集人、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應用經濟學召集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顧問,中國金融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主任、榮譽一級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1978級校友肖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1987級校友吳清、2006級校友韓文秀、1983級校友陳雨露、1985級校友周慕冰、1986級校友李揚、1991級校友高培勇、1981級校友洪崎、1985級校友貝多廣、1991級校友王廣謙、1997級校友劉成,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校長林尚立等出席。

    奠基者學術遺產

    黃達教授(1925-2023)作為新中國金融學科的主要奠基人,其學術生涯跨越70余年。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在致辭中指出,黃達先生是“新中國金融學理論與學科建設的奠基者、開拓者”。他強調,對黃達先生最好的紀念是傳承其學術品格,推動建構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金融學自主知識體系。

    肖捷在回顧黃達先生的學術貢獻時指出,黃達始終秉持求真務實的治學理念。他特別提到,黃達編著的《社會主義財政金融問題》《貨幣銀行學》等經典教材滋養了無數學子。隨著時代發展,黃達提出的“大金融”理念,以及對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的關注,展現出其學術思想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鮮明特征。

    理論與實踐結合

    戴相龍在發言中強調,黃達教授不僅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央銀行宏觀決策的一位重要參謀”。作為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第一屆貨幣政策委員會中唯一的專家委員,黃達對活躍我國金融研究和學術討論、貨幣政策的制定發揮過重大作用。

    戴相龍特別提到黃達教授在三個方面的學術貢獻:一是金融的概念及其合作基礎,二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三是金融理論和政策的研究。他回顧說,黃達教授的代表作《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導論》為促進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密切配合提供了重要啟示。

    學術思想的當代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在主持時表示,黃達教授結緣貨幣銀行學70余載,“奠定了新中國金融學科和金融理論的重要基石”。他指出,要深刻體悟黃達教授心系國家發展、理論聯系實際、堅守育人初心的優良作風,將其學術思想和精神品格轉化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強大動力。

    會上正式發布的《黃達全集》成為傳承黃達學術思想的重要載體。這套共分10卷、約500萬字的全集,系統整理與??绷它S達教授自20世紀50年代初至2021年期間的學術成果,時間跨度70余年,涵蓋專著、教材、文章、報告等多種體裁。

    學術思想深入探討

    在專家座談環節,多位學者從不同角度闡釋了黃達學術思想的當代意義。

    安體富表示,黃達創立的財政信貸綜合平衡理論系統闡述了貨幣收支與國民經濟整體平衡之間的關系,為中國宏觀經濟理論奠定了重要基石。吳清提出,要學習黃達經世濟民的家國情懷、實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扎實研究、解決真問題,為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貢獻力量。

    李揚指出,黃達闡述的貸款創造存款原理和貨幣政策的溫和通脹目標,都十分正確而且具有前瞻性。高培勇認為,黃達立足中國大地,做有用、能用、管用的學問,用“學術本位”的學科建設理念深刻影響了財政金融學科的學術傳統與發展路徑。洪崎以親身經歷闡述了黃達在創建與發展財政信貸綜合平衡理論、推動金融學科中國化方面的開創性貢獻,肯定其立足本土實踐、敢為人先的學術精神。

    吳曉求通過教材編纂、課程建設等具體案例,系統闡述了黃達在構建中國特色金融理論體系、培養金融人才方面的卓越成就。王廣謙表示,黃達扎根中國實踐的研究方法為理解當代數字貨幣等前沿議題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

    王國剛強調,要通過閱讀黃達的書籍傳承其學術精神,守正創新、砥礪前行,立足中國實踐、用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貝多廣結合其博士論文對“財政信貸綜合平衡”理論的繼承與拓展,指出當前中國金融實踐中的財政貨幣融合、結構性政策及普惠金融等特色現象,正是黃達金融理論在新時期的延伸。

    郭慶旺表示,黃達的學科建設理念、國際視野和治學方法推動了我國金融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劉成通過親歷的實踐和國際交流等案例闡釋了黃達“立足中國實踐、貫通中西理論”的治學方法和兼具國際視野與文化自信的學術風范。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鄭新業主持。

    這次研討會不僅是對黃達教授學術生涯的全面回顧,更是對中國金融學科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入思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傳承黃達學術思想,關鍵是要堅持扎根中國大地做研究,建構中國自主的金融知識體系,為推動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