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金融筑“基”:萬億活水如何澆灌“一縣一業”?

    2025-11-03 11:12

    十月初,甘肅張掖,河西走廊腹地,秋收后的玉米地已完成翻整,空氣里彌漫著泥土與秸稈的清香,這里是我國最大的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全國近30%的玉米制種面積集中于此。

    在張掖市金葵花種業有限公司(下稱“金葵花種業”)的檢驗室內,燈光下,公司董事長詹文和技術人員一起,查看一批剛通過初步篩選的玉米果穗,這些將送往海南進行南繁加代育種的材料,直接關乎公司下一代核心產品的研發進程。

    “張掖的種子,一頭連著全國‘糧袋子’,一頭連著本地五千多戶農民的‘錢袋子’?!彼f??裳巯?,市場正處于去庫存周期,企業回款放緩,但一筆1.2億元的制種款兌付迫在眉睫,若不能按時支付,不僅公司信譽受損,超過5000戶簽約農戶的制種收入亦沒了著落。

    張掖市金葵花種業有限公司制種玉米加工現場

    就在詹文發愁之際,農行甘肅張掖分行客戶經理在日常走訪中獲悉了他的情況,迅速為金葵花種業啟動了“河西走廊種業貸”貸款流程。5天后,1000萬元信用貸款到賬?!罢鏇]想到效率這么高!”詹文長舒一口氣。

    千里之外的廣西玉林市博白縣,場景不同,難題也不同。作為廣西唯一的國家級水稻制種大縣,這里年產優質稻種超萬噸,但83%的種糧戶因缺抵押、難擔保,常年貸不到款,一旦錯過農時,一季收成就泡湯了。

    農行廣西分行另辟蹊徑,打通糧食補貼、農業補貼、農機購置補貼三項數據接口,用好數據資源,推出“糧農e貸”。當地種糧大戶龐先生在手機上點一點,憑補貼記錄即獲授信?!安谎悍?、不找人、不用跑,錢趕在插秧前就到賬了?!?/p>

    縣域經濟,連著城鄉,系著億萬農民生計,是中國經濟韌性的基本盤,穩住縣域特色產業,就是穩住就業、穩住收入、穩住內需根基,而這一切,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

    農行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貸款達1.24萬億元,為廣大農民量身打造的“惠農e貸”產品的貸款余額達1.79萬億元,其中信用類貸款占比超三分之二。眼下,在縣域,一場靜水深流的金融變革,正隨著一粒種子、一條數據、一筆到賬的貸款,悄然發生。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