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28 05:12

10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行長潘功勝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發表了《中國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的建設實踐與未來演進》的主題演講。
潘功勝表示,十九大提出,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構建科學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系和覆蓋全面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2024年6月的陸家嘴論壇上,潘功勝對中國未來貨幣政策框架的演進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
潘功勝表示,央行將構建覆蓋全面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第一,強化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監測和評估體系。第二,完善并強化重點機構和重點領域風險防范舉措。三是持續豐富宏觀審慎管理工具箱,提升系統化、規范化、實戰化水平。四是不斷健全協同高效的宏觀審慎管理治理機制。
其中,在持續豐富宏觀審慎管理工具箱的工作方向中,潘功勝提及了金融機構、金融市場、房地產金融領域和風險處置資源等具體領域的工具。

除宏觀審慎管理體系外,潘功勝還在會議上解釋了四個熱點問題:
第一,持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長期流動性安排,保持社會融資條件相對寬松。同時,繼續完善貨幣政策框架,強化貨幣政策的執行和傳導。
第二,央行恢復買賣國債。今年初,考慮到債券市場供求不平衡壓力較大、市場風險有所累積,央行暫停了國債買賣。目前,債市整體運行良好,央行將恢復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
第三,關于數字人民幣和市場化虛擬貨幣。潘功勝表示,下一步,央行將進一步優化數字人民幣管理體系,研究優化數字人民幣在貨幣層次之中的定位,支持更多商業銀行成為數字人民幣業務運營機構。
此外,潘功勝首次亮明了對穩定幣的看法。他表示,近年來,市場機構發行的虛擬貨幣特別是穩定幣不斷涌現,但整體還處在發展早期。國際金融組織和中央銀行等金融管理部門對穩定幣的發展普遍持審慎態度。10天前,在華盛頓召開的IMF/世界銀行年會上,穩定幣及其可能產生的金融風險成為各國財長、央行行長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比較普遍的觀點主要集中在,穩定幣作為一種金融活動,現階段無法有效滿足客戶身份識別、反洗錢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放大了全球金融監管的漏洞,如洗錢、違規跨境轉移資金、恐怖融資等,市場炒作投機的氛圍濃厚,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統的脆弱性,并對一些欠發達經濟體的貨幣主權產生沖擊。
潘功勝表示,2017年以來,央行會同相關部門先后發布了多項防范和處置境內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政策文件,目前這些政策文件仍然有效。下一步,央行將會同執法部門繼續打擊境內虛擬貨幣的經營和炒作,維護經濟金融秩序,同時密切跟蹤、動態評估境外穩定幣的發展。
第四,研究實施支持個人修復信用的政策。潘功勝表示,過去幾年,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響,一些個人發生了債務逾期,雖然事后全額償還,但相關信用記錄仍持續影響其經濟生活。為幫助個人加快修復信用記錄,同時發揮違約信用記錄的約束效力,央行正在研究實施一次性的個人信用救濟政策,對于疫情以來違約在一定金額以下且已歸還貸款的個人違約信息,將在征信系統中不予展示。這項措施我們將在履行相關的程序后,由央行會同金融機構進行必要的技術準備,計劃在明年初執行。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