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竟然用公廁糞便造假 諾輝退市啟示錄

    2025-10-24 13:04

    停牌500多天后,諾輝健康終于官宣退市。10月22日晚,該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因不能履行復牌指引,停牌超18個月,香港聯交所將在10月27日正式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

    曾被譽為“中國癌癥早篩第一股”的諾輝健康為虛增檢測量,竟然向環衛工人購買公廁糞便作為檢測樣本來源,更有甚者,將一份樣本拆分為多個虛假賬戶,偽造檢測數據,最終以一種近乎荒誕的方式告別資本市場。

    2025年IVD(體外診斷)行業正經歷供需失衡、競爭加劇與轉型陣痛疊加的“寒冬”,“作為港股上市公司,諾輝的快速擴張墜落,折射出了行業發展的痛點,也對整個IVD行業具有極大的負面影響?!蹦矷VD從業者向媒體記者表示。

    快速崛起

    諾輝健康的故事始于2015年,由三位畢業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學生朱葉青、陳一友和呂寧,三人看準高發癌癥的早篩市場后,當年聯手在杭州創立。

    諾輝健康核心產品是結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和“噗噗管”,專為中國1.2億結直腸癌高危人群打造,開啟了癌癥居家早篩的新篇章。

    2020年11月,諾輝健康迎來高光時刻?!俺Pl清”拿下“早篩第一證”,是國內首個獲批的癌癥早篩產品,“噗噗管”也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并開始正式商業化?!俺Pl清”是目前國內唯一獲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分子癌癥篩查測試產品。

    朱葉青稱,“常衛清”研發時間長達五年,經歷了6個月的試驗設計、16個月的試驗、11個月的注冊審批流程,投入資金超過1億美元。他強調,如果潛在競爭者想要獲得同類批文,至少需要五年時間。

    此外,公司還擁有三款適用于肝癌、鼻咽癌和宮頸癌篩查的在研產品管線,并聯合北大醫學部正式啟動中國泛癌種早篩早診隊列PANDA研究項目。

    2015年—2021年的六年間,包括軟銀中國資本、君聯資本、啟明創投、禮來亞洲基金、美國杜克大學資產管理公司、夏爾巴投資等數十家VC/PE、產業資本對諾輝健康進行了7輪投資,總金額超1億美元,為其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提供了堅實資金保障。

    2021年2月,諾輝健康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中國癌癥早篩第一股”,上市當日市值一度沖破300億港元,備受資本市場追捧,也為中國癌癥早篩行業注入強心針。其股價一度飆升至89.65港元,市值突破400億港元,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香餑餑”。

    此間,公司財務數據也光鮮亮麗:2022年營收7.65億元,同比增長259.5%;2023年上半年營收8.23億元,已超2022年全年,風頭一時無二。公司前董事會主席朱葉青變得“高調”起來,他說,“希望有更多人受益于癌癥篩查,改變生命軌跡?!?/p>

    快速墜落

    有沒有更多人改變生命軌跡是個未知,但因數據造假,公司的“命運軌跡”被改變了。2023年8月,一個名為CapitalWatch的賬號發布了一篇《關于諾輝健康財務數據造假的調查報告》,指責公司2022年銷售數據不實,“實際銷售額可能僅為7695萬元人民幣,與其公布的7.65億元相差近9倍”。報告還質疑其檢測樣本真實性,暗示存在系統性造假行為。

    更令人咂舌的是,2025年10月有媒體爆料,為虛增檢測量,諾輝健康曾向環衛工人購買公廁糞便,作為檢測樣本來源;甚至還將一份樣本拆分為多個虛假賬戶,偽造檢測數據,涉嫌嚴重違反醫療倫理。

    起初,諾輝健康否認指控,朱葉青跳出來給公司站臺“打嘴仗”,卻未提供具體證據“自辯”。由于長期發不出財報,公司市值一路暴跌至63.45億港元,被迫停牌,超336億港元灰飛煙滅。

    面對質疑,諾輝健康管理層曾強硬回應,強調“收入合規、審計嚴格”。但2024年3月27日,其長期合作的審計機構德勤突然“跳反”,拒絕為2023年財報背書,并發出關注函,直指銷售數據真實性存疑。

    2024年3月28日,港交所強制諾輝健康停牌,股價定格在14.14港元,較26.66港元的發行價已近腰斬。緊接著,公司創始人及高管團隊開始分崩離析,2024年9月,公司CFO高煜等高管接連離職,2024年12月30日,諾輝健康創始人朱葉青被罷免執行董事及其他所有職務。

    按照港交所的規定,主板上市公司連續停牌18個月,可取消其上市地位。10月22日晚,諾輝健康發布公告稱,因未能于2025年9月27日前履行復牌指引,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已決定于2025年10月27日上午9時起取消其在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IVD行業啟示

    目前,諾輝健康已進入臨時清盤程序,董事會權力被全面暫停。其投資者損失慘重:光證資管對其估值已下調至0.01港元,幾乎“歸零”。 從“早篩先鋒”到“糞便造假”主角,諾輝健康的覆滅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失敗,更是中國醫療資本狂潮中一次深刻的信仰崩塌。

    諾輝事件把IVD行業最脆弱的三個問題暴露出來。一是支付方缺位:C端燒錢補貼不可持續,企業為了維持股價和市值,采取財務造假手段。二是臨床價值未被充分驗證:產品過早被資本催熟,企業為了滿足市場預期,虛增收入和銷售額。三是眾多VC對“非血液類早篩”列入“紅燈賽道”,原則上暫停新投。

    分析認為,2025年上半年,IVD行業已經“舉步維艱”,標志性事件是,龍頭企業迪瑞醫療上市11年來首次半年度虧損?;厮?024年,行業頹勢已現:迪瑞醫療全年營收同比下降11.63%,凈利潤同比下跌48.5%至1.42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從2.24億元逆轉為-2.95億元,同比降幅達231.29%。

    迪瑞醫療的業績滑坡并非個例,而是行業整體承壓的縮影,在多數本土IVD企業中具有普遍性。2025年IVD行業正經歷供需失衡、競爭加劇與轉型陣痛疊加的“寒冬”,頭部企業首現虧損,中小玩家生存壓力陡增。分析稱,產品結構失衡、內外競爭擠壓、政策與資本退潮,擴張泡沫破裂讓IVD“寒冬”持續。

    尤其是資本退潮,對IVD行業打擊沉重。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IVD私募融資僅完成18起,同比斷崖式下滑超40%,陷入“量價齊跌”的冰凍期,并購市場同樣冷清,數量銳減,大多數企業缺乏輸血渠道。

    長期從事醫藥行業研究的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認為,諾輝健康從“癌癥早篩第一股”到退市,反映出高增長敘事下的共性風險,包括過度依賴資本輸血、商業化進程緩慢、市場實際需求未被充分驗證等?!斑@些風險在生物科技領域較為常見,企業往往在技術未成熟時就急于上市融資,導致后續發展乏力?!睆埆h說,“未來,資本會更加傾向于投資技術成熟、商業化路徑清晰的企業,行業可能進入理性調整期,促使企業注重產品實效而非單純追求市場擴張?!?/p>

    諾輝事件還映射出了IVD行業痛點:一是商業模式不可持續:癌癥早篩產品現階段沒有發揮投保中的控費作用,主要是缺少真實世界的數據積累,企業難以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二是監管認證與市場滲透難度大:早篩的推廣極度依賴認知、信任與渠道及KOL,企業必須投入大量教育成本,這部分支出很多企業無力攤薄。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