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AI主要應用于金融行業優化流程和對外服務

    2025-10-24 11:06

    10月23日,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2025外灘年會談及人工智能(AI)在金融業的應用時表示,AI主要應用于金融行業優化流程和對外服務,當前AI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仍處于早期階段,其作用仍是輔助性的,無法取代人的決策。

    肖遠企在當天舉行的“金融領域的AI治理與國際合作”圓桌討論時作出上述表態。對于AI在金融行業的應用范圍與程度,他指出,目前主要用于優化業務流程和對外服務,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一是中后臺運營智能化,在銀行等金融機構內部已廣泛覆蓋數據收集、加工、信息甄別與識別、客戶評估等環節;二是客戶交流方面,許多金融機構在客戶關系管理(包括營銷、維護、問題解答)中普遍應用 AI 技術;三是金融產品提供領域,AI應用帶來雙重效益,對內幫助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對外為客戶和利益相關者提供更個性化、精準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更有效解答問題、滿足需求。

    針對市場關注的AI應用是否會帶來金融機構員工安置壓力的問題,肖遠企明確表示,目前尚未出現金融機構單純因AI應用而產生員工安置壓力的案例。他強調,員工是金融機構最有效的生產力,每一位員工都在創造價值。在信貸、保險定價、定損、精算等關鍵領域,仍然離不開人的專業判斷,“在金融領域,人才始終是我們最寶貴、最有價值的資產?!?/p>

    從風險防控角度,肖遠企認為,AI應用帶來的風險與歷史上幾次重大科技革命在金融領域應用時產生的風險類似,主要表現為增量風險和邊際風險,金融行業面臨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操作風險等根本性風險并未發生革命性改變。

    他進一步分析,本輪AI變革對金融領域的風險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觀察:微觀層面,單家金融機構主要面臨模型穩定性風險和數據治理風險,前者因AI應用高度依賴模型支撐業務拓展而凸顯重要性,后者則涉及數據來源選擇、質量把控及事后評估監測等關鍵環節;宏觀層面,整個金融行業主要面臨集中度風險和決策趨同風險,前者可能因行業在AI模型技術上依賴少數服務提供商及大型金融機構資源投入優勢導致市場集中度提高,后者則源于使用的模型和數據相對標準化和集中,可能引發的行業決策同質化。

    來源:經濟參考報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