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城市霓虹初上,結束了一天繁忙工作的年輕群體紛紛涌向球館、專業培訓中心或是社區活動中心,投身于一場場別開生面的“夜間學習”之中。
這一現象,正是當前教育消費領域蓬勃興起的一大新趨勢的生動寫照。近日,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一份消費報告顯示,在眾多消費品類中,教育凈消費意向位居榜首,預期2025年消費者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將增長5.7%。
為了順應教育消費的新趨勢,進一步激發教育市場的活力,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訓市場,規范發展文化藝術、科技、體育類非學科教育培訓,鼓勵相關機構以市場化為導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有序發展社區學院、市民夜校、老年培訓,提供優質技能培訓、文化藝術培訓。
教育消費覆蓋全生命周期
服務消費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轉型升級,是擴大內需的主攻方向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參加夜校培訓的“00后”小伙向記者表示,現在年輕人參加培訓一般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既有舞蹈、歌曲、繪畫等藝術培訓,也有中式面點、服裝設計、AI辦公等技術培訓。
他表示,盡管工作與生活壓力不小,但仍努力爭取“屬于自己的時間”。
本次教育納入服務消費,不僅涉及非學科培訓、職業教育,還覆蓋了托育服務、老年教育、國際留學等多個方面。從嬰幼兒到老年群體,從國內課堂到國際留學,教育正在形成一條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消費鏈條。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政策鼓勵職業教育、老年教育等領域發展,推動教育從“階段化”向“終身化”延伸。這不僅緩解技能人才短缺問題,還滿足老齡化社會對老年教育的需求,助力構建學習型社會。
“教育納入服務消費領域,會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教育行業,能明顯提升教育機構的市場化運行?!睍沉Y產董事長寶曉輝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和過往定位為公共服務與社會事業不同,消費領域則明顯更強調市場的作用。
培訓市場走向規范化發展
近幾年來,受“雙減”政策影響,學科類培訓受到嚴格限制,而非學科培訓一度處于監管的模糊地帶,相關機構的生存與擴張都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此次出臺的文件明確提出,規范發展文化藝術、科技、體育類非學科教育培訓,完善許可條件,符合條件的線上、線下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可依法依規申請行政許可。
據王鵬觀察,過去多年里,非學科培訓行政許可主要存在的困難包括:標準模糊,跨部門協調低效;資質認定復雜,師資管理缺位;資金監管缺失,預付費風險突出等問題。
“相關文件的規定,相當于為非學科培訓發放‘身份牌照’,將有利于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合法合規的機構將獲得制度性保障?!鄙钲谑旋埲A區一家培訓機構相關人員向記者表示,同時,消費需求被進一步釋放,培訓內容有望從單一的藝術、體育等,進一步擴展至編程、機器人、科學探索等新興板塊。
寶曉輝認為,此次出臺的政策完善了線上、線下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牌照申請,一方面,細化了許可條件,為行業提供了清晰的合規路徑,改變了非學科教培長期處于灰色地帶的困境,機構無需再猜測合規方向,只需對照許可條件完善師資、課程與運營規范,能夠直接降低機構的合規成本。
另一方面,確立標準后也會對現行市場進行一些規范,在申請明確的同時也等于實質設立了準入門檻,一些師資不全、教學不規范的小作坊式機構將因難以滿足要求而逐步退出市場。
有望催生服務消費新藍海
在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浪潮中,全生命周期教育消費新階段已經來臨。教育消費向全生命周期覆蓋,有望催生服務消費的新藍海,為教育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據深圳市龍華區該培訓機構相關人員介紹,該培訓機構近期也開設了AI相關課程,通過利用AI完成資料整理、視頻剪輯與制作、網頁設計與開發等,同時,還根據特定群體的特定需求提供相應課程。
該培訓機構相關人員表示:“當前,就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產業升級和技術迭代加速催生了大量新職業和技能需求,培訓機構恰好能夠為青年提供一個時間比較靈活,同時聚焦實用技能的學習平臺?!?/p>
王鵬認為,隨著政策推動與居民消費升級,教育消費將從“剛需導向”轉向“品質與個性化導向”。非學科類培訓、職業教育、老年教育等細分領域將快速增長,形成多層次、差異化市場格局。
目前,成人職業教育已成為教育消費中增長最快、需求最剛性的領域之一。寶曉輝表示,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加速、技術迭代周期縮短,職場競爭早已從“經驗積累”轉向“能力迭代”,倒逼成人教育消費呈現出鮮明的“技能剛需+學歷增值”雙重特征。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王軍)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