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過后,豬價依然沒有回暖。截至10月12日,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多家上市豬企均已發布2025年9月生豬銷售情況簡報。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上述三大上市豬企銷售均價同比、環比均進一步走低。對此,豬企普遍表示受到國內生豬市場行情變化的直接影響,尤其是豬價下行帶來的沖擊。
拉長時間線來看,自今年春節以來,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并在近期創下年內新低,而這背后依然是豬價的持續低迷。為平衡市場供需關系,促進生豬價格平穩運行,國家從政策方面實施對生豬產能的綜合調控,多家豬企也開始嘗試通過去產能實現“自救”。

9月銷售均價普遍下滑
根據9月生豬銷售情況簡報,三大上市豬企銷售均價出現不同幅度下滑,而這已經是三大上市豬企銷售均價連續三個月出現下滑。
具體來看,在9月,牧原股份的商品豬銷售均價為12.88元/公斤,同比下降30.94%;溫氏股份毛豬銷售均價為13.18元/公斤,同比下降30.81%,環比下降5.18%;新希望商品豬銷售均價為12.89元/公斤,同比下降31.47%,環比下降4.80%。
對于銷售均價的下降,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均表示主要受國內生豬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后,國內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8月中旬以來,豬價呈現加速下行趨勢。繼9月呈現常態化下跌態勢后,10月10日,據中國養豬網數據,生豬(外三元)價格為11.42元/公斤,同比下降35.22%,環比下降14.58%,創下年內新低。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當前豬價已跌破多數養殖主體13—14元/公斤的成本線,這不僅是企業短期面臨的盈利危機,更是對整個產業可持續經營能力的嚴峻考驗。對于大型上市豬企而言,盡管具備一定的成本控制優勢和資金抗壓能力,但長期將會侵蝕其利潤空間和現金流穩定性;而對于缺乏規?;B殖的成本優勢和金融工具對沖能力的中小養殖戶而言,當前價格已觸及生存底線,部分養殖戶或將被迫退出市場。
去產能進行時
業界認為,本輪豬價下跌主要受生豬產能集中釋放影響。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078萬頭,接近105%的產能調控綠色合理區域的上限??紤]到能繁母豬存欄量傳導至商品豬出欄約需10個月時間,目前正處于前期產能陸續釋放的階段。
為穩定供需、調節豬價,今年5月以來,國家相關部門已多次召開產能調控座談會,政策力度逐漸加碼。7月,農業農村部召開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明確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豬,適當調減能繁母豬存欄,減少二次育肥,控制生豬出欄體重,嚴控新增產能?!?/p>
9月16日,發改委聯合農業農村部召開生豬產能調控座談會議,明確兩大核心任務:一是要求25家頭部企業在2026年1月底前合計減少能繁母豬100萬頭;二是推動各省同步落實能繁母豬調減。
牧原股份、新希望等豬企均在今年8—9月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中強調積極響應國家的母豬產能調控政策。
牧原股份提到,調減能繁母豬存欄規模,有序淘汰低產低效母豬,預計年底將降到330萬頭。對于明年的能繁母豬數量規劃,在當下產能調控方案的指引下,公司短期內不考慮新增母豬。新希望則表示2023年至今公司能繁母豬存欄基本沒有增長,未來一段時間也會保持當前規模,更多通過提效降本、合規經營維護市場穩定。
江瀚對此表示,生豬價格已跌至低位,預計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限,未來上漲空間很大程度依賴去產能化,在國家政策引導下,盡管部分企業已啟動去產能措施,但產能調整具有顯著滯后性,母豬淘汰到出欄量實質性下降需數月傳導,短期內市場仍處于供給慣性擴張階段,產能調整仍處于進行時態。
豬價拐點何時出現
產能調整的過程中,豬價拐點何時到來成為關注點,而業界給出的觀點是——尚需時日。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5年8月底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038萬頭,是正常保有量的103.5%。另外,生豬供應仍處于慣性增長。在近日披露的簡報中,牧原股份將2025年仔豬出欄量預計區間由“800萬頭—1200萬頭”調整為“1200萬頭—1450萬頭”。
正信期貨認為,長期來看,基于生豬基本面周期推演,2025年生豬養殖行業已進入壓力期,本輪壓力期持續的時間以及跌幅遠未達到歷史平均水平,未來道阻且長。不過,政策調控的持續性可能縮短此次壓力期持續的時間,減緩豬價下跌幅度。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豬價的真正拐點有賴于生豬存欄量,特別是能繁母豬存欄量的實質性調整,從而使供需關系重回平衡。從短期來看,隨著冬季腌臘需求等季節性消費旺季的到來,尤其是在未來的春節期間,豬肉價格有望企穩并可能出現小幅回升。不過,鑒于整體供應充足的局面難以迅速扭轉,價格上漲的幅度預計較為有限。
江瀚表示,從產業周期規律看,豬價長期低于成本線將倒逼行業加速去產能,當前已有頭部企業開始調整繁育結構、優化母豬群體,若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數月環比下降并進入調控綠色區間下沿,則有望在明年年中后逐步看到供給端收縮。同時,隨著下半年春節等傳統消費旺季臨近,需求端將逐步回暖,形成支撐價格反彈的動力。但考慮到當前庫存壓力,預計豬價拐點不會立即出現。
就豬價下跌、成本控制、去產能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分別向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均未收到回復。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