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黃金的非常態上漲 當傳統邏輯失效時,你該怎么辦?

    2025-10-09 16:17

    作者 胡群

    黃金還能“閃耀”多久?

    10月9日,西部黃金(601069.SH)、四川黃金(001337.SZ)、山東黃金(600547.SH)、中金黃金(600489.SH)、招金黃金(000506.SZ)等漲停。黃金股票ETF(159321)漲10.03%,黃金股ETF基金(159315)漲10.01%,黃金股票ETF(517400)漲9.47%。市場情緒瞬間被點燃。

    然而,就在同一時刻,國際金價卻呈現微妙背離——截至發稿,COMEX黃金期貨報4047.1美元/盎司,微跌0.57%,連續兩個交易日高位震蕩。股價狂飆與金價滯漲的“剪刀差”,成為觀察當前黃金市場耐人尋味的信號:黃金是否已進入一個由多重非傳統力量主導的“非常態上漲”階段?

    產業資本增持背后

    就在市場熱議黃金股漲停潮之際,中國黃金(600916.SH)于10月9日盤前發布《關于控股股東首次增持公司股份暨增持計劃進展公告》。公告顯示,控股股東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已于9月29日通過集中競價增持236.93萬股,占總股本0.14%,耗資約1945.19萬元。此次增持系其2025年5月29日啟動的12個月增持計劃的首筆操作,總金額區間為1.675億至3.35億元。

    作為央企控股的黃金零售龍頭,中國黃金的控股股東此番“真金白銀”入場,被市場解讀為對行業長期價值的強力背書。值得注意的是,該增持行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與國家層面的黃金儲備策略形成戰略呼應。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10月7日發布的數據,截至2025年9月末,中國人民銀行黃金儲備達7406萬盎司(約合2299噸),較8月增加4萬盎司,實現連續第十一個月增持。盡管9月增幅為2024年11月以來最小,但在金價已突破4000美元的歷史高位背景下,這一“小步慢跑”式的增持,恰恰體現了審慎但堅定的戰略定力。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央行在高價位仍持續購金,說明其考量已超越短期成本,轉向儲備安全與貨幣信用重構的長期目標。

    傳統邏輯為何“失靈”?

    過去,黃金股走勢與金價表現出高度正相關的確定性關系:金價上行通過改善礦企的盈利預期來提振股價;反之,金價下行則通過引發盈利擔憂來壓制股價。

    但2025年三季度以來,這一關系開始扭曲。以10月9日為例:COMEX金價小幅回調,而A股黃金礦業股卻全線漲停。這種背離背后,是市場定價邏輯的悄然遷移:

    從“商品屬性”轉向“貨幣屬性”,投資者不再僅將黃金視為大宗商品,而是將其作為對沖美元信用風險的“準貨幣資產”。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監瞿瑞和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認為,在特朗普政府推動“大而美”法案、美國財政赤字持續擴大的背景下,美元資產的安全邊際正在被重估。

    從“被動跟隨”轉向“主動博弈”,部分資金將黃金股視為“政策博弈工具”。市場預期全球主要央行將繼續增持黃金,加之中國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需黃金支撐、甚至未來或有資源安全相關政策出臺,這些預期提前反映在股價中。

    從“單一驅動”轉向“多維共振”,美聯儲9月重啟降息、中東局勢再度緊張、美國政府停擺風險上升等多重宏觀因子疊加,使得黃金的“避險+抗通脹+去美元化”三重屬性同時被激活,傳統單一變量模型難以解釋其走勢。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監瞿瑞表示,歷史上美國加息利率高時,黃金不受待見;此次美元利率高企,黃金仍上漲。若美國國債市場有1%資金退出進入黃金市場,黃金有望漲到4900—5000美元;美聯儲降息,投資黃金機會成本降低,資金流出將推動黃金上漲。

    非常態上漲

    然而,非常態往往伴隨高波動。黃金股的集體漲停雖提振信心,但也暴露出市場情緒的極端化。更值得警惕的是,股價漲幅已大幅透支金價上漲預期。若后續美聯儲降息節奏放緩、地緣沖突緩和,或美國經濟數據超預期,避險情緒可能快速退潮,導致資金從高估值黃金股中撤離。

    中信建投研報顯示,黃金的長期配置價值依然顯著,短期與長期走勢受不同因素影響呈現分化。短期來看,金價可能因部分投資者獲利了結出現震蕩;長期而言,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延續、央行持續購金這三大支柱,為黃金提供了有力支撐,使其長期配置價值凸顯。未來利好方面,美聯儲降息會弱化美元,增強黃金吸引力,推動資金流入黃金ETF;全球經濟與地緣風險將維持黃金避險需求,助力金價;全球央行購金也將支撐金價。但全球經濟數據若超預期,可能引發資金從黃金轉向高風險資產,導致黃金ETF持有量下降、金價回調。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王劍團隊則認為,短期來看,9月份以來的上漲動能雖有所釋放,但美聯儲寬松周期的延續、地緣政治風險的常態化以及市場投資需求的持續流入,仍將推動金價維持高位震蕩偏強的格局。長期而言,全球貨幣信用體系重構、去美元化趨勢、各國央行持續購金以及供需結構性失衡等因素構成了黃金上漲的核心支撐,這一支撐體系在未來2-3年內難以發生根本性改變,因此黃金的長期牛市趨勢仍將延續。

    在傳統邏輯失效的時代,投資者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預測價格,而是重新定義價值的錨。而黃金,正站在這個認知重構的十字路口,它的光芒,既照亮了舊體系的裂縫,也映照出新秩序尚未落地的混沌。

    對于投資者而言,重要的不是追問黃金還能“閃耀”多久,而是理解這場深刻變革的本質。在這場歷史性的資產重估中,黃金或仍將閃耀,但需用新的眼光審視,它不再僅僅是抗通脹的避險工具,更是國際貨幣體系重構過程中的戰略資產。而對于投資者來說,需要回答的真正問題或許是:你買黃金,買的到底是什么?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黃金的故事遠未結束,而是剛剛翻開新的篇章。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金融市場研究院院長 主要關注銀行、消費金融領域市場動態。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