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2024—2025中國信托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也是該協會連續十三年發布行業社會責任報告。
2024年,信托業務三分類新規從“開局起步”走向“全面深化”;進入2025年,行業更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信托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為行業錨定方向、構筑框架,為信托業回歸本源、行穩致遠提供綱領性指引。
投向實體16.68萬億元
《報告》顯示,2024年,信托業精準發力,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為經濟社會的穩健發展提供了支持。
截至2024年末,信托業管理的22.25萬億元資金信托中,有28.81%直接投向實體經濟領域,另有46.17%通過資本市場間接支持實體經濟,二者合計規模達16.68萬億元,基本涵蓋了實體經濟各個行業,體現了信托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和廣度。
在服務國家戰略、重大項目建設方面,2024年信托業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資金支持1.12萬億元,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提供資金支持0.77萬億元,為“長江經濟帶”建設提供資金支持2.67萬億元,為“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提供資金支持2.14萬億元,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資金支持0.76萬億元。
此外,信托業在鄉村振興、公益慈善、消保護航中也展現了行業的社會責任擔當。2024年,信托業在鄉村全面振興中投入幫扶資金43.04億元,實施項目289個;信托業新增慈善信托備案單數539單,新增備案規模16.61億元,雙雙創歷史新高。截至2024年末,慈善信托累計備案數量達到2244單,累計備案規模為85.07億元。
做好“五篇大文章”
服務國計民生
《報告》顯示,2024年,信托業圍繞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實效,深耕主責主業,以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務國計民生。
科技金融方面,信托業聚焦科技創新攻關、高端制造業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及專精特新企業賦能四大領域,支持科技創新項目規模達3376億元。
綠色金融方面,信托業新增設立綠色信托項目390個,同比增長21.50%,新增綠色信托規模1779.44億元;綠色信托存續規模逾3000億元,達到3253.88億元。同時,開展綠色信托主題培訓會46次。
普惠金融方面,信托業全年投入普惠金融資金約1.6萬億元,創新服務模式,精準滴灌小微企業、“三農”等民生領域的金融需求。
養老金融方面,信托業設立養老金融相關項目1148個,投入資金144.93億元。
數字金融方面,信托業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智能化、場景化的金融服務構建起數字經濟新生態,使數字化轉型成為信托業提質增效的新支點。
信?;鹳Y產近2000億元
2024年,信托業積極回歸本源,從信托配套機制、公司展業能力、內控合規管理、信托文化建設四個維度協同發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其中,行業基礎設施平臺穩健運行,為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2024年末,信?;鹫J購余額1850.71億元,基金資產總額1993.68億元,全年向信托公司分配收益24.36億元。中國信登優化信托產品登記內容和流程,廣泛參與地方信托財產登記試點,配合北京、上海相關部門推動多單不動產信托和股權信托財產登記落地。
從業人員回升至1.79萬人
人才是行業的寶貴資源,是信托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全行業員工總數達17884人。而根據協會此前發布的報告,截至2023年末,信托業從業人員為17563人。這也意味著,2024年信托業從業人員數量有所增加。
同時,人員隊伍的結構持續優化。在性別構成方面,男性員工占比51%,女性員工占比49%,比例相對均衡。從年齡分布來看,40歲及以下的員工占比超六成,體現了信托業以中青年從業人員為中堅力量。在學歷層次上,碩士以上學歷人員比例穩步提升,反映行業的人才素質正不斷增強。
過去一年,全行業堅持以人為本,圍繞“人才強企”戰略實現發展,在隊伍建設、培養機制、權益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來源:證券時報劉敬元)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