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行業寒意平等地傳遞給鹵味三巨頭

    2025-09-30 10:59

    你多久沒啃過鴨脖了?街邊的鹵味店越開越多,曾風光無限的“鹵味三巨頭”——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日子卻越來越不好過。

    近日,絕味食品因信披違規被冠上“ST”的帽子,并遭強制停牌。據披露,2017年至2021年間,公司未按規定確認加盟門店裝修業務收入,導致年度報告少計營業收入,少計金額占對應年度公開披露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48%、3.79%、2.20%、2.39%、1.64%。

    外界對絕味隱瞞收入的原因猜測不少,可以確定的是,該事件不僅暴露出公司內部控制的漏洞,也暴露出整個鹵味行業的困局。

    5年前,煌上煌提出“用五年時間開出1萬家門店”,4年前周黑鴨也提出“萬家規?!庇媱?,而絕味食品更是早在2019年達成萬店規模。

    但在今年上半年,三巨頭營收集體下滑,批量關店成了自救的統一手段。傳統增長模式的失靈,是比“監管帽子”更致命的存在。

    加盟和直營,都逃不過寒冬

    這次讓絕味食品陷入危機的加盟模式,曾是其迅速崛起的利器。

    2005年,絕味食品創始人戴文軍辭去醫藥公司市場部的經理職務,投身鹵制品行業。此時,煌上煌與周黑鴨已初步實現連鎖化、標準化,在各自省份擁有高黏性。

    但戴文軍仍大膽提出“三年做到上億規?!钡哪繕?,背后是他看到鹵味行業有品類,卻無全國性品牌,留下了廣闊的空白市場。

    我國地大物博,辣味亦呈現出鮮明的地域差異。周黑鴨1997年在湖北武漢菜市場支起第一個鹵鴨攤,憑借獨特的“甜辣”口味快速成長?;蜕匣?993年由江西下崗女工徐桂芬創辦,靠“醬香+香辣”的復合型辣,從一輛三輪車起步發展壯大。

    戴文軍是武漢人,因工作經歷,絕味食品的首家門店開在湖南長沙街頭,其鴨脖的辣味比對手們更重,“鮮辣”風味突出“鮮、香、麻、辣”四重味覺沖擊,口感直接、刺激感強。

    煌上煌采用直營+加盟的綜合模式,絕味鴨脖為了搶占市場,完全采用加盟模式,主攻下沉市場。其早期加盟費低至0.4-0.8萬元,比煌上煌0.5-3萬元/店的加盟費還低,自然吸引了大量加盟商。

    周黑鴨則堅持直營模式,核心考量是把控品質。而為解決加盟模式的品控痛點,絕味首創“大后端+小門店”加盟體系,后端中央工廠集中生產,每日凌晨完成鹵制,清晨配送到前端小店營業,在供應鏈效率上建立起比較優勢。

    圖片

    圖片來源:絕味食品官網

    憑借差異化的口味、更低成本的加盟模型等措施,絕味實現“虎口奪食”。2005年底,絕味在長沙已成功復制61家門店,為后續全國擴張奠定模板。

    周黑鴨的直營模式導致發展較慢,但勝在穩健,毛利也更高。絕味食品靠加盟推動營收規模迅速膨脹,但要給加盟商讓利,到手的錢會相應地減少。以最新財務為例,周黑鴨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58.6%,煌上煌31.96%,絕味食品只有29.92%。

    在行業高速發展階段,無論選擇哪種模式,都迎來了黃金期。2012年、2016年、2017年,煌上煌、周黑鴨、絕味食品相繼上市,“鹵味三巨頭”誕生。2019年,絕味鴨脖門店超過1萬家,2023年逼近1.6萬家,奠定了其“中國鴨王”的地位。

    來到行業萎縮期,過去賴以增長的傳統模式,都沒能阻止三巨頭的業績下滑。

    今年上半年,絕味食品以28.2億元營收領跑,但降幅也最高,達15.57%。周黑鴨實現營收12.23億元,同比減少2.93%,煌上煌的營收下降7.19%至9.84億元。

    在絕味食品盈利表現最好的2021年,上半年凈賺5.01億元,為此公司在2022年還雄心勃勃喊出“2025年百億營收”的夢想。按照今年的業績進展,若要如期圓夢,下半年營業收入至少達71.8億元,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絕味食品的營收是由加盟商支撐起來的,門店數量直接與營收規模掛鉤。其營收大幅下跌背后,是關店節奏太過激進。

    目前,絕味鴨脖在營門店僅10838家,較2023年底官方披露的15950家,減少超5000家,這已經不算正常的優化調整,而是加盟體系的系統性收縮。

    其他兩家也在密集關店,以減少運營成本。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煌上煌的門店總數較去年底的3660家減少762家,剩下2898家;周黑鴨的門店總數較去年底的3031家減少167家,為2864家。

    體現在盈利水平上,絕味食品雖以1.75億元的凈利潤位居第一,卻同比下滑40.71%,快要被周黑鴨趕超,后者凈利潤暴漲228%,為1.08億元?;蜕匣蛯崿F凈利潤0.77億元,同比增長27%。

    對于利潤增加的原因,周黑鴨稱,主要系門店運營提效、渠道拓展、品牌建設及供應鏈優化等方面均取得進展?;蜕匣蛣t歸功于原材料,表示得益于鴨翅、鴨脖、凍新鴨等相關鴨副產品原料價格處于低位。

    門店多的日子難過,門店少的也得節衣縮食。在行業寒冬期,門店的數量只是其中一個問題。

    哄不住年輕人的胃,不止因為貴

    “明明可以搶,但還是給你一根鴨脖”,道盡消費者買鹵味的心酸與忐忑。

    貴,已成為周黑鴨、絕味、煌上煌的深刻標簽,尤其是曾立志做“鴨脖界愛馬仕”的周黑鴨。

    三家企業都聚焦于鴨副產品(鴨脖、鴨掌、鴨腸等),這些原料不僅標準化程度高,便于規?;瘮U張,更有著成本低的優勢,卻偏偏讓企業變著花樣賣出高價。

    為了提高品牌調性,周黑鴨長期堅持采用氣調鎖鮮包裝,選在高鐵、機場等高端商圈開直營店。這一策略在初期成功打造出“伴手禮”場景,讓送禮就送周黑鴨成為許多消費者的記憶。

    但鎖鮮盒包裝成本比散裝高,且選址的租金比街邊店高得多,這些成本最終轉嫁給消費者,單盒定價常在30至40元,不僅勸退了大批消費者,還錯失下沉市場的早期紅利,甚至山寨貨也能在縣城混得風生水起。

    2018年,對手們在加盟模式下瘋狂拓店,周黑鴨的營收和凈利潤被絕味全面反超。周黑鴨坐不住了,2019年首次放開加盟模式,但沒徹底放下身位,要求加盟商得具備500萬元以上初始資金,遠高于同期絕味設定的10萬元以內即可開店的門檻,所以當年僅新增13家門店。

    也是在這一年,絕味實現“萬家門店”壯舉,達10954家。這進一步刺激了周黑鴨,2020年6月,周黑鴨終于下定決心轉戰下沉市場,將加盟費降至20-30萬元,當年下半年便新增388家門店,2021年又開了超1000家門店,接近此前18年積累總和。

    隨著加盟店助推周黑鴨營收回暖,2021年6月,其宣布萬店目標。加盟費降下來了,產品定價仍不夠接地氣。哪怕經過幾輪降級,周黑鴨還是消費者眼里的“周大?!?。

    公開資料顯示,2012-2023年三家鴨脖累計上漲60-80%左右,周黑鴨絕對價最高;2024年起周黑鴨通過用“第二盒5折”活動,把折后價打至33元/斤,首次出現周黑鴨比絕味便宜的促銷倒掛。

    而到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周黑鴨總銷量為14.38萬噸,同比下降1.6%。每個采購訂單的平均消費為53.56元,上年同期為55.57元,產品定價并未大幅下調。

    周黑鴨舍不得降價,某種程度源自加盟模式的壓力。加盟體系對供應鏈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絕味、煌上煌十余年的經驗,非周黑鴨短時間內能補足,成本優勢自然遜色不少。

    價格以外,品類單一、場景有限也是三巨頭的共同短板,讓其在新興玩家面前缺乏競爭力。

    傳統鹵味企業長期依賴鴨脖、鴨掌等鴨副單品,缺乏真正意義上的爆款創新。相比之下,盛香亭、研鹵堂等新式熱鹵品牌以“現鹵現賣”滿足消費者的新鮮需求,切入正餐場景,王小鹵靠虎皮鳳爪等大單品出圈。

    連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百草味等休閑零食品牌,也紛紛推出真空鹵制品,通過便攜零食品類定位,搶占傳統鹵味品牌的存量與增量市場。

    價格是表象,實質折射出傳統模式在成本結構、產品迭代與場景更新等系統性滯后。

    浙江鴨子逆襲啟示

    據紅餐產業研究院最新報告,2024年鹵味行業市場規模為1573億元,同比增速驟降至3.7%,與2021年前年均15%以上的增速形成鮮明對比。

    盡管鹵味三巨頭面臨著增長放緩與門店收縮的壓力,但鹵味市場整體仍緩慢擴大。在這一結構性轉變中,以“衢州鴨頭”為代表的區域性品類成為一股重要的驅動力量。

    衢州鴨頭并非一個獨立品牌,而是特指自浙江衢州的地方風味鴨貨品類。近年來,衢州鴨頭從衢州出發,逐步進入蘇州、亳州、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目前已在全國拓展至約2.9萬家門店。

    該品類能在三巨頭收縮時逆勢擴張,關鍵在于擊中消費者對“性價比”的核心需求,走出了一條與連鎖品牌不同的路徑。

    同樣是鴨脖,絕味官方小程序260克賣25元、周黑鴨280克賣28元、煌上煌250克賣24.9元,衢州鴨頭直接賣8塊錢一整根,減輕消費者的心理負擔。

    類似的定價策略被復制在其他品類,如雞爪、鵪鶉蛋、土豆片、丸子、海帶等都以串串形式售賣,明碼標價,有效規避了傳統鹵味“隨手一拿就過百元”的價格焦慮。

    連鎖巨頭靠加盟擴張,需要加盟商承擔品牌費、裝修費、設備費等,且對門店選址、產品結構有要求,這種重資產運營在行業波動時易陷入“開店即虧損”的困境。

    按照現有門店數量和營收規模推算,絕味食品的單店月均銷售額已從2023年的約3.7萬元,下降到目前約2.1萬元。

    圖片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老鼠街尚品

    而衢州鴨頭多數以夫妻店、個體攤販形式存在,更像蘭州拉面、隆江豬腳飯等地域美食,依托地方名稱形成品類認知,但不依賴強品牌連鎖體系。其崛起也從側面反映出,消費者對高溢價連鎖品牌已產生疲勞。

    從萬店競賽到集體瘦身,標志著鹵味行業告別規模至上的時代。對巨頭而言,現在的核心目標不再是開多少店,而是“留下的店能賺多少錢”。

    單純的鹵味產品已難以突破增長瓶頸,三巨頭開始嘗試跨界融合,通過拓展品類、場景,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絕味的轉型嘗試尤為迫切。其在投資領域早有諸多布局,投資過盛香亭、和府撈面、阿滿百香雞等餐飲,但收益不穩定。2024年,它在長沙門店上線奶茶業務,2025年推出融合炸鹵、甜品、啤酒的“絕味Plus”餐吧店,均未實現規?;?。

    煌上煌則求快,近期以4.95億元戰略收購福建立興食品51%股權,進軍凍干食品賽道,利用現有渠道拓展健康零食市場。

    周黑鴨向消費者“妥協”,今年5月起部分周黑鴨門店開始實行“鎖鮮&散鹵/熱鹵二合一”的調整策略,新增現撈熱鹵和散裝稱重產品。此外,其還成立合資公司推出“嘎嘎香”系列復合調味料,延伸至家庭廚房場景,產品線覆蓋方便快餐、調味醬料等品類。

    鹵味行業的底層需求從未改變,消費者始終追求“好吃、便宜、方便”,但滿足需求的方式正在不斷迭代。

    從早期的夫妻店散裝,到后來的連鎖品牌標準化,再到如今的場景細分化創新,每個階段的贏家,都是精準匹配了當時的需求痛點。

    無論“浙江鴨子”還是“其他鴨子”,最終能活下去的,無疑是那些守得住口味,又能跟上需求變化的品牌。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