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讓孩子的視力“贏”在起跑線上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9-25 14:26

    言詠/文 9月是第11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好消息是,在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誕生了兩所“零近視”小學——臘福小學、戈的小學,兩校323名學生視力都在5.0及以上。2022年,云南紅河州屏邊縣灣塘小學“零近視”,一度也是新聞。 

    硬幣的另一面是:小學“零近視”本不該是奇跡。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零近視”的學校鳳毛麟角是不爭的事實?,F在小學生近視率太高了。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其中,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 

    這也符合人們的觀感:鼻梁上架著小眼鏡的孩子太多了。一個五年級孩子去眼科看診,醫生說:近一年眼軸漲得有點快,但十歲還沒有近視,已經跑贏近一半同學了。媽媽笑稱:這也算贏在起跑線上了吧。 

    兒童青少年近視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兒童健康的突出問題,近視防控也上升為“國家任務”。其實,近視防控的原理沒那么復雜,讓孩子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根基就打好了一大半。然后無非就是注意用眼衛生,控制屏幕時間等。兒童青少年高近視率是時代的產物,是一個進步時代背后灰暗的一面。當下為人父母者,小學時就戴眼鏡的是少數,為什么?因為那時的孩子有充足的時間自由玩耍,而現在的孩子連課間都難以走出教室。當然,電子產品的滲入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不管是線上課還是電子化娛樂,都在消耗孩子的視力。 

    更少的戶外時間,更多的屏幕時間,孩子的視力當然容易失守?,F在的家長比以前的更關注視力:預測變化趨勢的遠視儲備、眼軸增長速度;減緩近視的低濃度阿托品、離焦鏡;營造更好光源環境的大路燈、價值不菲的護眼學習屏……這一代家長對這些概念都十分熟悉。但是,如果所有眼科醫生談近視防控時放在第一位的“大戶外”不能保障,其他這些努力便會大打折扣甚至無效。其實,近視防控沒有那么“高大上”,免費的日光就足夠。 

    這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把戶外時間還給孩子,讓天地間的自由玩耍不再是奢侈品。說實話,要做到并不容易。 

    現在孩子的物質生活比以前好,但松弛感卻少了很多,他們的學業任務更重。20世紀80年代的小學生,大多是脖子上掛片鑰匙,放學排路隊回家,半小時完成作業,有大把的時間和小伙伴瘋玩。后來,小學生上下學需要家長接送,“三點半放學”這一本意為減負的政策,卻成為困擾家長的難題:自己沒下班,孩子放學了,怎么辦?于是近幾年,在“義務教育課后服務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的糾偏下,各校都普及了三點半以后的課后服務。然而,或許是為了呈現出課后服務的豐富多彩,學校在這段時間安排了各種拓展課程,內容固然豐富,但卻擠占了孩子寫作業的時間。不少孩子晚飯后才開始寫作業,效率稍微低一點的,8小時睡眠都保障不了。每天2小時戶外的最低要求,只能靠學校的體育課和大課間了。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還是他們的學業負擔過重,其次才是電子產品的滲透。后者從某些角度看與前者也有關聯,線上課就是一個例子。 

    如果沒有清晰的共識和堅定的決心,減負就容易淪為空談。只有家校都把充足的戶外時間作為剛性要求,才有可能落實到位。學校的課后服務階段,不妨多一些戶外活動,少一些室內拓展課?;蛘吒纱喟褧r間交給孩子自習,讓他們在校內就完成作業,回家后趁天色早還可以多玩一會兒。家長也不要“既要”“又要”,價值不菲的大路燈和護眼學習屏正是這種心態催生的產物,最終犧牲的還是孩子的視力。 

    時代的確在變化,往日的生活節奏和競爭壓力與當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守護不能變,不能物質生活好了,身心健康卻不如從前。知易行難,難在共識和決心。家長奮力托舉,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何不換種思路:??讓他們的視力,先“贏”在起跑線上??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評論版主編 武漢大學法文系畢業。08年入職機動記者部。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