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坦然面對生死,文天祥參透了什么

    2025-09-24 09:23

    作者 文博時空

    文博時空 作者 唐浩瑩 1279年,廣東江門崖山海戰,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左丞相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后,十萬軍民跳海殉國。南宋殘余勢力徹底滅亡,元朝最終統一整個中國。?

    ?

    在五坡嶺被俘的文天祥,此時被元軍囚禁于北上的戰船中。他寫道:“長平一坑四十萬,秦人歡欣趙人怨……一朝天昏風雨惡,炮火雷飛箭星落?!保ā抖铝蘸I洗髴饑虏粷鲁继煜樽敝壑小罚┻@不是詩意的想象,而是血淋淋的戰場實錄。被俘之前,他的母親曾氏同他唯一的兒子文道生也都病死了。

    ?

    這個曾經高中狀元的文官,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用生命詮釋了一個“忠”字,他為何能做到這一點?

    ?

    愛國之心,躍然紙上

    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文天祥出生于吉州廬陵縣(今江西吉安縣)淳化鄉富田村。相傳,文天祥出生前夕,其祖父文時用夢見他“騰紫云而上”,因此命名“云孫”,后來又起字“天祥”。

    ?

    元代錢選繪《信國公遺像圖》(信國公為文天祥封號)


    從幼年開始,父親文儀就聘請名師為文天祥傳授知識,胡鑒、曾鳳、王國望等人都曾經教導過文天祥,但后來因家庭經濟匱乏,教育孩子的任務就落在文儀肩上。文儀教子尤為嚴苛,文天祥白天聽課,晚上還要溫習,經常是直到完全理解了課文的內容才能休息。

    ?

    南宋理宗寶祐元年(1253),文天祥參加鄉試,憑借優異成績進入邑校(廬陵縣學校)讀書。一次在廬陵學宮中,他看到所祭祀的鄉賢歐陽修、楊邦乂、胡銓的謚號里都有一個“忠”字,便在心中暗暗發誓:“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strong>意思是,如果不成為其中的一員,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

    寶祐四年(1256),21歲的文天祥在父親的陪同下前往臨安(今浙江杭州)參加殿試。此次殿試的考場設在皇宮的集英殿,由宋理宗親自命題,要求考生闡述以道治國、天變與民生的關系。當時宋理宗在位日久,朝政逐漸懈怠,文天祥痛感時弊,于是現場作《御試策》,大膽提出關于民生、國防、財政等多方面的改革建議。他文思泉涌,未打草稿,便揮灑萬言。

    ?

    本場殿試的主考官王應麟是一位博學多聞的大儒,也是一位正直敢言的清官,他評價文天祥的考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

    ?

    宋理宗閱畢,大為驚喜,隨即脫口而出:“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于是欽點文天祥為狀元,并御筆寫下一首詩《賜狀元文天祥以下》。與此同時,文天祥也有了新的字——宋瑞。

    ?

    終守臣節,死不失義

    南宋理宗開慶初年(1259),蒙古軍攻打南宋,宋廷驚慌失措。當時還是小京官的文天祥上書,奏請將提議遷都的宦官們斬首以統一人心,卻不料受到排擠。后來,他又因得罪了權相賈似道而被彈劾。

    ?

    宋恭宗德祐元年(1275),南宋遭到元軍猛攻,情勢緊急,宋廷“詔天下勤王”。正月十三日,太皇太后下旨“文天祥江西提刑,照已降旨,疾速起發勤王義士,前赴行在?!笔艿剿瓮⒅匾暫驼髡俚奈奶煜榕踉t痛哭,他不顧好友勸止,在短時間內募集了三萬兵力,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帶兵支援宋廷。

    ?

    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歷盡艱險,收復了江西、福建和廣東等地,但在轉戰到廣東海豐縣五坡嶺時卻不幸被俘。當時他正在吃飯,元軍突然出現,將他團團圍住。

    ?

    廣東海豐縣城北郊的五坡嶺上設有一座“方飯亭”,為紀念文天祥而建。上刻文天祥像,碑像上面題刻文天祥的《衣帶銘》。小亭兩旁的石柱刻有一副對聯:“熱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嶺外更何人!”此聯為明代潮州籍狀元林大欽所書寫。


    被俘后,元將張弘范逼迫他寫信招降另一抗元領袖張世杰,文天祥嚴詞拒絕。因多次強迫索要書信,文天祥最后創作了《過零丁洋》,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

    ?

    元軍攻破崖山后,張弘范又對文天祥說:“現在宋朝已亡,你的忠孝也盡了,你若能改變主意為元廷效勞,仍然可做宰相?!蔽奶煜楸瘧嵍鼗貜偷溃骸皣霾荒芫?,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睆埡敕稛o奈,只得遣兵將把他送往大都發落。

    ?

    南宋祥興二年(1279)10月,文天祥被押解到元朝的京城大都。在押送途中,他曾絕食八天之久。

    ?

    清人繪文天祥


    元朝統治者忽必烈愛才、惜才、求才,他認為文天祥一旦歸服元朝,十分有利于穩定元朝在南方的統治。于是在大都監獄中,他費盡心機,企圖收買文天祥。忽必烈先后多次派人前往勸降,其中有三次非常典型。

    ?

    第一次是留夢炎勸降。留夢炎也是南宋的狀元宰相,但品性操守與文天祥截然相反。在聽到元軍攻破獨松關后,他私自逃跑并投降了元軍。文天祥對這個叛徒無比鄙夷,提筆賦詩“龍首黃扉真一夢,夢回何面見江東”,嚴厲痛斥了他的行徑。在大義凜然的文天祥面前,留夢炎面紅耳赤說不出半句話來,灰溜溜地走了。

    ?

    第二次是宋恭宗趙?勸降。趙?被忽必烈降封為瀛國公,他來到牢房還沒有開口說話,文天祥已經口稱陛下并哭拜于地,請求趙?回到南方去,重新豎起抗元復宋的大旗。趙?見狀,無話可說,只好怏怏而去。

    ?

    第三次是元朝重臣阿合馬勸降。阿合馬深得忽必烈寵信,他進來后傲慢地命令文天祥下跪,文天祥毫不示弱:“南朝宰相見北朝宰相,為什么要下跪?”阿合馬故意問道:“那你為什么會到大都來?”文天祥回答:“南朝要是早讓我擔任丞相,北人到不了南方,南人也到不了北方?!币环樹h相對后,阿合馬找不出理由來反駁文天祥,原本趾高氣揚的他最后也默然離去。

    ?

    在獄中,文天祥還曾收到女兒柳娘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為奴,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他在回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里,于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憐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

    勸降不成,文天祥被上苦刑,他被囚禁在一間土牢里,像重囚犯一樣戴上腳鐐手銬,脖子上套上木枷,每天只給元鈔一錢五分作為伙食費,讓其在土牢中生火做飯。從南宋祥興二年(1279)10月到至元九年(1282)12月,文天祥在大都的土牢里整整度過了長達38個月的囚禁生活。

    ?

    至元九年(1282)12月8日,忽必烈親自召見文天祥,想要作最后的努力。他許以宰相高官的職位,但依然被文天祥拒絕。

    ?

    第二天,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城南的柴市刑場,老百姓們紛紛趕來為他送行。臨刑前,文天祥臨從容不迫地說:“我的任務完成了!”

    ?

    幾天后,文天祥的妻子歐陽氏收拾他的尸體,發現他的面色如同生者一般。這時,刑場上出現十位江南義士,他們冒死來為文天祥辦理后事。在遺體的衣帶間,他們發現了這樣一篇附有序言的贊:“吾位居將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軍敗國辱,為囚虜,其當死久矣。頃被執以來,欲引決而無間,今天與之機,謹南向百拜以死?!?/p>

    ?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文天祥歸葬于故鄉富田村東南二十里的鶩湖之原,鄉人鄧光薦為之作墓志銘。 元至治三年(1323年),吉安郡學奉文天祥像于先賢堂,和歐陽修、楊邦乂、胡銓、周必大、楊萬里并列,實現了文天祥少年時的志愿。

    ?

    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廷在北平教忠坊建文丞相祠,歲時遣官致祭。后廬陵也建文丞相忠烈祠。終明一代,宣城、溫州、汀州、潮陽、五坡嶺、崖山、大興均興建了文天祥的紀念祠堂。明代宗景泰七年(1456年),經巡撫江西的右僉都御史韓雍、華蓋殿大學士陳循等奏請,按照《謚法》中“臨患不忘國曰‘忠’,秉德遵業曰‘烈’”的含義,代宗賜文天祥謚號為“忠烈”。清道光年間,文天祥從祀于孔廟,可見地位之高。

    ?

    筆端藏山河,正氣照千古

    文天祥身處歷史旋渦的中心,既是矢志革新的治世能臣,亦是揮戈抗元的鐵血統帥,他一生獨特的經歷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縮影。

    ?

    在文天祥之前,詠懷詩和詠史詩雖多,但將國家與個人命運緊密交織,以詩歌為載體記錄時代風云和個人抗爭歷程的,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

    明中期詩人韓雍在《文山先生文集序》中評價文天祥:“其詩、辭、序、記等作或論理敘事,或寫懷詠物,或吊古而傷今,大篇短章,宏衍巨麗,嚴峻剴切,皆惓惓焉?!?/p>

    ?

    從理宗開慶元年(1259)到恭帝德祐元年(1275),是文天祥起兵以前進退行藏的時期,也是他詩歌創作的初期。

    ?

    這一時期,文天祥受到“四靈”和“江湖派”詩風的影響,走的是江湖詩人學習晚唐的路子,形成了詩歌融情于景、簡淡自然的風格。

    ?

    《贈鑒湖相士》中“瘦竹凌風弄碧漪,山光云影共熹微。月黃昏里疏枝外,認取半天孤鶴飛?!蔽奶煜橥ㄟ^描繪瘦竹、山光、云影等意象,營造出清幽雅致的意境?!洞溆駱呛秃艘蓓崱分小翱陀棒~千里,年華柳十圍。白云棲石密,黃鵠出煙?!币约毮伖P觸勾勒出山水景致,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大好河山的贊賞之情。

    ?

    但文天祥的山水詩并非單純描繪自然,有相當多的作品是借景來抒發憂時之情與懷才不遇之憤。當時局危急,國家和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時,他感嘆:“何日洗兵馬,車書四海同?”(《題黃岡寺次吳履齋韻》)他立志要“重尋范老憂時著,旁豎文公衛道戈”(《送朱制干象祖》),擔負起支撐東南、力挽頹波的重任。

    ?

    從德祐元年(1275)起兵贛州,到祥興元年(1278)海豐五坡嶺被俘,文天祥經歷了人生中最復雜多變的一段時期,其詩歌創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這一時期的作品主要收錄于《指南錄》和《指南后錄》,多為紀行詩,真實記錄了他抗元斗爭的艱辛歷程。

    ?

    德祐二年(1276)正月,文天祥臨危受命出使元營,卻不幸被俘。不久后,南宋朝廷向元軍投降,賈余慶等人以祈請使的身份前往北方,文天祥被迫同行。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停留時,他趁機逃脫,一路輾轉南下,最終抵達三山(今福建福州)。

    ?

    這次先北后南的出征,歷時四個多月,長途跋涉數千里,文天祥寫下了紀行詩35題95首,均收錄在《指南錄》中。這些詩歌以行蹤為線索,采用詩文結合、聯篇吟詠的方式,生動描繪了戰爭頻繁、山河破碎、百姓顛沛流離的景象,控訴了元兵濫殺無辜的暴行,還揭露、鞭撻了賈余慶、劉岊、張全等賣國賤的丑惡行徑。

    ?

    南宋祥興元年(1278),文天祥兵敗被俘,次年被押送大都。在五個月的北征途中,他途經六省,寫下了69題77首紀行詩,均收錄在《指南后錄》的第一、二卷中。

    ?

    與南下紀行詩相比,北上紀行詩作為楚囚行吟之作,其內容更加豐富,主題從愛國救國轉向了亡國殉國。其中,有思念故鄉和親人的,如《蒼然亭》:“故園水月應無恙,江上新松幾許長?!庇谢貞浥f地往事的,如《隆興府》:“半生幾度此登臨,流落而今雪滿簪?!庇械豕旁伿返?,如《滹沱河二首·其二》:“風沙睢水終亡楚,草木公山竟蹙秦。始信滹沱水合事,世間興廢不由人?!庇忻枥L沿途景物風俗的,如《崔鎮驛》:“黃沙漫道路,蒼耳滿衣裳。野闊人聲小,日斜駒影長?!边€有鞭撻叛臣奸佞的,如《發吉州》:“三百余年火為德,須臾風雨天地黑?;示V解紐地維折,妾婦偷生自為賊?!?/p>

    ?

    南宋祥興二年(1279),在經過珠江口外零丁洋時,文天祥想起國家山河破碎,自身抗戰失利,百感交集,于是揮筆寫下了千古絕唱《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

    ?

    在被押送去大都的途中,文天祥還曾遇到過兩個怪人,他們的出現極大地影響了文天祥的精神世界。

    ?

    一個是道家的靈陽子。靈陽子深知文天祥身為忠臣,早已抱定為國犧牲的決心,于是傳授給他生命的真諦、了生脫死的大義以及坦然赴死的方法,希望文天祥能始終堅貞守節,不改其志。兩人分別之際,文天祥有感而發,作《遇靈陽子談道贈以詩》贈予靈陽子:“昔我愛泉石,長揖離公卿。結屋青山下,咫尺蓬與瀛。至人不可見,世塵忽相纓。業風吹浩劫,蝸角爭浮名。偶逢大呂翁,如有宿世盟。相從語寥廓,俯仰萬念輕。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人一陰陽性,本來自長生。指點虛無間,引我歸員明。一針透頂門,道骨由天成。我如一逆旅,久欲躡屩行。聞師此妙廖,蘧廬復何情?!痹诮洑v諸多世事和與靈陽子的交談后,文天祥對精神修行和超越世俗有了更加堅定的追求。

    ?

    另一個則是沒有明確記載姓名的異人。在《遇異人指示以大光明正法》中,文天祥寫道:“誰知真患難,忽悟大光明。日出云俱靜,風消水自平。功名幾滅性,忠孝大勞生。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碑惾酥甘敬蠊饷鞣?,使得文天祥得以悟道。他說:“于是死生脫然若遺矣”,到了這個時候,對于生也好,死也好,好像終于解脫了。

    ?

    晚年的文天祥在元大都監獄中度過了三年的監禁時光。盡管身處惡劣的環境,他卻依然堅持創作,留下了許多作品,單《指南后錄》中就存有詩歌一百多首,《集杜詩》達二百首。古來監獄中仁人志士的作品,數量未有如文天祥之多者,作品內容的涉及面也未有如文天祥之廣者。

    ?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1281)夏,即被囚禁兩年后,他面對獄中水氣、土氣、日氣、火氣、米氣、人氣、穢氣“七氣”的侵襲,以“浩然正氣”對抗。他援引太史簡、董狐筆、張良椎等十二位歷史人物的典故,將個人氣節和家國大義相融合,寫下了氣壯山河的《正氣歌》,他在序中說:“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藲庥衅?,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

    《文信國公真像》


    從早期的山水寄情,到中期的紀行述史,再到晚期的獄中吟志,文天祥用詩歌記錄了時代的滄桑巨變,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書卷氣中見英雄氣

    文天祥文采出眾,與陸游、范成大并列。而鮮為人知的是,其書法更是堪稱一絕。

    ?

    宋末元初詞人周密在《癸辛雜識·續集》中,記載了一則流離在北方的宋代遺民是怎么重視文天樣人品和書法的故事。平江趙升卿之侄總管號中山者云:“近有親朋……斯人樸直可敬如此,所謂公論在野?!泵魅送跤⒄f:“今觀公手書并詩,尚覺忠義之氣凜凜然如生也,為之肅然起敬?!?/p>

    ?

    關于文天祥遺留的書法作品,歷史上記載較少。主要有《上宏齋帖》、《木雞集序》以及《謝昌元座自警辭卷》,這三帖可以算得上是文天祥傳世墨跡的代表作。

    ?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宋度宗即位后,文天祥的同鄉好友包恢(號宏齋)被招為刑部尚書、簽書樞密院事,并封南城縣侯。為祝賀包恢晉升,文天祥特作行書《上宏齋帖》,又名《瑞陽帖》、《文信國劄字》等。

    ?

    從書風上來看,此帖腕力頗深厚、點畫工備、結構扁平疏闊、行氣舒朗,很明顯受到北宋蘇軾、米芾書法的影響。

    ?

    在帖中,文天祥不僅表達了對包恢的祝賀,還闡述了對時局的看法,并記錄了他任江西提刑任時“用兵丁萬人,聲罪致討”等歷史事件,為后人了解當時的政治局勢與軍事行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

    文天祥行書《上宏齋帖》 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咸淳九年(1273),文天祥三十八歲,正值政治抱負受挫、憂國之情深重之際,《木雞集序》是他應同鄉好友張宗甫的要求,為其詩集《木雞集》所寫的一篇序言。

    ?

    木雞,出自道家“呆若木雞”的典故。意思是說,最優秀的斗雞在不打斗時往往像木頭一樣呆傻,其實是在養精蓄銳,一旦投入“戰斗”就能全力以赴、克敵制勝。

    ?

    《木雞集序》以行草書體寫成,流暢勁秀,收放自如,頗有大家風范。從書法細節上來看,點畫精妙入微,輕若游絲,字體清秀神逸,但筆鋒又老辣蒼勁,氣勢暢達淋漓,盡顯民族英雄的豪邁氣概。值得一提的是,此書卷筆勢雖連綿不絕,卻并不刻意追求筆畫間的連帶,每個字重心較低,整體給人沉穩雍容之感。

    ?

    在《木雞集序》中,文天祥闡述了自己的治學見解。他強調學習應當遵循從難從嚴的道理,要先學詩經,后讀文選,才能收益更快。

    ?

    文天祥草書《木雞集序》 遼寧省博物館藏


    同年,文天祥有機會與當時已經60歲的謝昌元交往,他聽聞謝昌元在湖南筑城、興學、捐俸代償稅銀等善政之舉,對謝昌元產生了濃厚的景仰之情。

    ?

    謝昌元所撰寫的《座右自警辭》借周公、孔子之言,批判了漢代蘇章以“私恩公法”之名行沽名釣譽之實的偽善行為,強調士人應恪守人倫、踐行忠義。這與文天祥的價值觀高度契合,于是他抄錄了謝昌元《座右自警辭》全文,并增加了一段跋文,稱道謝昌元“先生真仁人哉”。

    ?

    這就是文天祥草書《謝昌元座自警辭卷》的來源,全卷點畫鮮活生動,筆勢豪邁而不失法度。

    ?

    文天祥草書《謝昌元座自警辭卷》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清人阮元評價文天祥的書法說,其“極摹懷素”,然而較之懷素的連綿恣肆,文氏更重單字結構的獨立性與筆畫的完整性。

    ?

    赤膽照千古,忠貞傳萬代

    文天祥雖死,但其偉大的愛國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氣節一直激勵著后代子孫。為了紀念文天祥,人們建造了許多寺廟、祠堂以及紀念館。

    ?

    在蘇州市桃花塢片區繁華的東中市大街,與之垂直的中街路西邊小巷內,佇立著蘇州現存的唯一與文天祥相關的廟宇——文山寺,由潮音庵、云林庵和原文山寺合并而成。

    ?

    相傳,文天祥抗元時曾將家屬安置于潮音庵,1949年后周邊出土的“韓瓶”為這一傳說提供了佐證。明正德六年(1511),庵旁建成了紀念文天祥的忠烈祠,咸豐年間卻毀于太平天國戰火,原址便改建為了文山寺。上世紀60年代,文山寺又在時代浪潮的沖擊下蕩然無存,1988年后獲準重建,并恢復為佛教場所。

    ?

    在文天祥的家鄉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文家村,有一座文丞相祠,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這是全國最早得到朝廷“敕令”而建的祭祠,歷史上歷經三建三毀。2014年1月,青原區以祠館結合的形式對其進行修復,文丞相祠才終于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

    據文氏族人介紹,村內還珍藏著文天祥的手書真跡、遺像、詔敕、手跡石碑和血衣戰袍等孤品,由5個輩分最高的長者共同保管,從不輕易示人。只有每年農歷大年初一,才會神秘而莊重地供于祠堂內讓族人瞻仰和憑吊。

    ?

    此外,在吉安市吉安縣還建有一座文天祥紀念館,于1992年1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

    ?

    北京東城區府學胡同也有一座文丞相祠,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于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其舊址為文天祥被囚于大都時的土牢。在院內,有文天祥親手種植的棗樹,枝斜向南,象征著他對南宋的一片忠心。

    ?

    文天祥與溫州的關系極為微弱,但在溫州卻突兀地出現了一座文天祥祠,這主要是因為由詩文建構而成的歷史記憶在明清易代之際深刻地影響了溫州地方士人的道德實踐。

    ?

    成化十八年(1482),文天祥祠在溫州市江心嶼江心寺東部落成。萬歷九年(1581),當地又修建了紀念文天祥的浩然樓,其名取自文天祥《正氣歌》中孟子“浩然”之旨。

    ?

    自南朝謝靈運來溫州至明成化十八年(1482)文天祥祠修建前,吟詠孤嶼的詩篇內容多為瑰麗奇幻的自然景色,或是表達對友人的懷想、對故鄉的思念。而文天祥祠出現后,孤嶼的文化內涵突變,自此成為了“為千古忠義宅靈之地”,并被后人不斷書寫。

    ?

    文天祥家族的許多后人分布在深圳多個村落,尤其以深圳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最為典型。鳳凰社區不僅有文氏宗祠,還有文天祥紀念館。


    圖片 | 唐浩瑩

    排版 | 劉慧伶

    設計 | 尹莉莎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小關北里217號越界錦薈園B座西側501
    • 郵編:100029 電話:010-50953088
    • 舉報郵箱:jubao@eeo.com.cn
    • Copyright @ 經濟觀察網 2001-2024
    • 京ICP備1801989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京)字第12950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B2-20214402
    • 京網文[2024]1990-097號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