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搶首發、卷價格,國產手機上演“十月圍城”

    2025-11-03 09:34

    界面新聞記者 |李家琦
    界面新聞編輯 |劉方遠

    9月26日一早,一則“小米17的預售崩了”消息飛速傳播。

    部分友商直接拿到了預售數據,從電商渠道看,小米17系列只有上代的90%,標準版則在80%以下。不及預期的消息很快就化作悲觀情緒蔓延至資本市場,當日小米集團(1810.HK)股價一度下跌超過8%。

    外界的恐慌并沒有影響小米的節奏,在內部看來電商預售訂單下滑完全在意料之內:一是此次線下并未提前展示樣機;二是線下預約小米開始收取定金;三是小米有意引導用戶前往門店取貨。

    也是在當天,小米西南地區某經銷商告訴界面新聞,從不同門店的預約情況看,預約量是明顯高于去年的,對小米而言,真正決定決定成敗的是第一個首銷開始的周末。

    9月26日10點首銷開始,小米迅速用戰報回應了質疑,小米17全系開售5分鐘,刷新2025年國產手機全價位段新機系列,首銷全天銷量、銷額紀錄。開售5天后,小米17系列銷量正式突破100萬臺,其中Pro/Pro Max版本占銷量的80%。

    一場令多方“意外”的首銷,小米憑借小米17系列以22.08%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周度冠軍,短暫超越了蘋果,也拉開了10月新機潮的序幕。

    小米、OPPO、vivo上演“十月圍城”

    九月底到十月,小米、OPPO、vivo各自發布了今年的旗艦產品,紅魔、iQOO、紅米、真我、一加等子品牌也緊跟其后。其中一加更是將其數字系列和ACE系列一同發布。

    這些新機的共同點是,較上代產品發布時間皆有提前,直接原因是高通和聯發科芯片在9月各自發布了旗艦芯片,與上一代相比其發布時間提前近一個月。

    聯發科天璣9500雖早于驍龍8至尊版(Snapdragon 8 Elite Gen5)兩天發布,其搭載機型vivo X300系列和OPPO Find X9系列發布節點皆晚于小米17系列。

    一位上游供應鏈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芯片廠商的發布節點往往是根據手機廠家的需求來推進,高通如果把節奏提前,其競爭對手聯發科自然也會同步提前,這一點芯片廠商的邏輯是一樣的,搶到節奏才能搶到客戶。OPPO、vivo沒有早于小米發布機器是因為天璣9500雖然早于高通驍龍8至尊版發布,但芯片驗證和批量生產沒有跟上。

    盡管如此,OPPO并沒有放棄與高通進一步深入合作,2025高通驍龍峰會上,高通首次推出“雙8系旗艦”策略。其中,驍龍8 Elite Gen5由小米17首發搭載,另一款驍龍8 Gen5作為正代旗艦芯片,由一加官宣全球首發。該芯片采用3nm制程工藝,性能與驍龍8至尊版相近,但更注重能效平衡。

    一加中國區總裁李杰稱,這顆芯片是一加跟高通雙方聯合定義,雙方一起做了近兩年,接下來會在一加非常重磅的機型上面發布,將于年內上市。界面新聞了解到是這款芯片比原本的計劃發布時間是2026年的二季度,現在提前了近兩個季度。

    Omdia手機行業研究負責人劉藝璇對界面新聞表示,高通把高端芯片的時間節點提前,是希望跟iPhone17在時間線上拉齊,方便中國的手機安卓廠商直面與蘋果在高端上競爭。而高端之外過去兩年間也能夠看到廠商在做產品規劃和海外市場的發布都不再是遵循之前的時間節點,廠商在產品發布時間節點上表現的更加靈活和彈性。

    目前小米仍是高通最大的客戶,一直享有高通每代旗艦芯片的首發權。今年小米從改名小米17選擇直面蘋果顯然是有意之舉,高通的驍龍8至尊版提前使得搭載天璣9500芯片OPPO、vivo加緊節奏,從這個角度看是小米帶了整個市場的“節奏”。

    每年的10月是雙十一大促前的關鍵備貨窗口,手機廠商需提前1個月發布新機,預留產能爬坡、渠道鋪貨和預售預熱時間。新機首發價與雙十一折扣形成價格組合拳,刺激消費者“早買早享受”或“等促銷降價”的決策。

    今年,隨著這一輪線下國補的退坡,廠家被迫要用更快的速度來迭代搶占存量用戶,即發的越早就越優勢。

    這也造就了手機廠商“十月圍城”的現象。當然,這背后的本質是中國供應鏈成熟度、消費節點紅利和廠商博弈策略三重共振的結果,也是國產手機廠家不得不做的選擇。

    首銷超預期

    “今年很不好做,整體節奏很快,原本預測蘋果會給所有人都帶來壓力,現在看過來小米、OPPO、vivo首銷都在上漲?!蹦硣a手機廠商員工告訴界面新聞,“這個跟我們一開始預判的趨勢不一樣?!?/p>

    面對蘋果的壓力,國產手機廠商善于用差異化來爭奪用戶。比如小米17 Pro系列增加了背屏設計。同期發布的OPPO Find X9與vivo X300則通過影像來打差異化,雙方都上了200MP長焦、8K視頻錄制成頭部品牌差異化焦點,直接比拼長焦與視頻能力。

    次旗艦品牌真我、一加受益于7000mAh+硅碳負極電池成本下探,在新機型上紛紛采用該方案,并搭載120W快充,在細分市場iQOO 15和一加15均強化高幀率和散熱配置,爭奪電競用戶。

    界面新聞了解到,vivo X300系列首銷總量約在9萬多臺,相比上一代產品X200首銷日增長50%。OPPO Find X9線下首銷量約在7萬至8萬臺,和小米一樣,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配置更高的Pro版,有超30%的增幅,標準版則表現一般。

    此前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內部完全沒有預料到小米17 Pro Max賣得這么好,發售當天晚上就在想產能要怎么提升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各家旗艦機型首銷期間,其關注度同步以往也變得更多,當然也不乏質疑的聲音。在小米17系列發售的第三天,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日發文稱,小米手機17系列因為開售不及預期下調訂單的20%,若后續無更積極的價格策略或營銷活動,17系列總出貨量可能會低于15系列的約800萬部。

    盧偉冰當日下午發文回應表示,“小米17系列有信心銷量會比上代小米15系列更多?!?/p>

    另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小米已經對小米17系上游訂單做了調整,Pro max訂單由原來的190萬臺備貨增加至220萬臺,整體出貨規模會維持在1000萬臺以上。

    標準版遇冷

    今年手機市場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變化是,各家主打產品的標準版銷量都不及預期。

    渠道人士殷憲永認為,此次各大國產手機的標準版普遍遇冷的很大原因是因為iPhone 17標準版更具性價比,對各家標準版都造成了影響。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中國智能手機周銷量追蹤報告》,2025年第四季度開局強勁,蘋果是此次銷售的主要增長動力?!霸谏鲜械那皟芍?,我們看到中國市場iPhone 17基礎款的銷量幾乎是同期iPhone 16基礎款的兩倍?!盋ounterpoint分析師Mengmeng Zhang表示。

    今年,iPhone 17標準版售價保持5999元起(256GB存儲),與前代iPhone 16(128GB)相比,存儲容量翻倍但價格未調整,疊加國補后價格下探到5499元。

    另外,雙十一期間,蘋果的上一代產品iPhone 16系列降幅超過20%,256GB版本價格可能降至5000元以內,疊加平臺券、國家補貼和以舊換新后,最高優惠可達2500元。

    iPhone 16 128GB版本降至4500元時,則直接侵入了國產廠商腹地。

    蘋果的降價早在去年三季度已經顯現出威力,導致國產廠商3000-5000元主力機型出貨量環比下降7%,國產廠商一度被迫降價應對。

    上述手機廠商員工告訴界面新聞,“OPPO、vivo今年在制定操盤策略時沿用了往年的慣例,在Pro版本的定價更加激進,然后標準版跑長期,留出一部分利潤來后續調價做準備?!?/p>

    據其透露,vivo X300和OPPO Find X9的標準版實際上是漲過價的?!爸虚g一直在糾結,看到小米17系列標準版表現一般后就主動提了200元,算是保利潤的考量?!?/p>

    近幾年,包括小米、OPPO、vivo在內的多家廠商在旗艦產品定義上采用與蘋果相似的直屏設計,尺寸接近iPhone,兼容AirDrop協議,適配蘋果生態場景(如文件格式兼容、通話錄音處理等)。

    這種策略成功吸引了一波愿意買單的客戶,但副作用也開始顯現。當蘋果主動做出改變之后,其他手機廠商就會陷入一個非常被動的局面,哪個版本賣得好,完全取決于對手怎么做。

    今年標準版遇冷也暴露出廠家在完全對標蘋果以后產生的問題,即喪失了更多產品的主動權。

    “從格局上講,目前引領高端的廠商仍然是華為和蘋果,在中國市場,他們的位置還是比較難以撼動?!眲⑺囪硎?/p>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