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甌江流域藝術家群展

    2025-10-31 10:59

    藝術動態

    這次展覽特意匯聚了一批與甌江有著深厚淵源的當代藝術家 —— 他們要么出生在甌江岸邊,要么在這條河邊長大,骨子里都帶著江水的印記。參展的創作者年齡跨度很大,從 70 后到 Z 世代都有,如今散落在不同的地方:有人在北京的工作室里專注創作,有人在上海的藝術圈里探索邊界,有人扎根杭州深耕本土藝術,還有人遠在歐洲卻始終牽掛著故鄉的河。但無論現在身處何方,他們的成長軌跡里,都藏著甌江的影子 —— 或許是童年在江邊玩耍的記憶,或許是少年時望著江水萌發的藝術念頭,這條母親河早已融入他們的創作基因。?

    我們沒有把 “甌江流域” 僅僅當作一個地理概念,而是將它看作一種鮮活的視覺意象、一段厚重的文化景觀,悄悄藏在每位藝術家的作品里。透過這些畫作、雕塑或是裝置,我們想探尋的,是藝術創作與地域文化之間那種剪不斷的聯系 —— 甌江的水土如何滋養了他們的審美?江邊的民俗風情又怎樣影響了他們的表達?更想挖掘藝術與血脈基因、個人經歷,乃至社會歷史大敘事之間盤根錯節的關聯:或許某件作品里,藏著他們對故鄉變遷的思考;或許某個細節中,能看到時代發展在個人身上留下的印記。?

    很少有人知道,這場展覽的緣起,是昊美術館創始人鄭好先生多年前埋在心里的一個想法。那不是一時興起的念頭,而是縈繞在他心頭多年的鄉情 —— 對甌江的眷戀,對故鄉藝術力量的認可,讓他一直想做這樣一場展覽,把散落在各地的 “甌江藝術家” 聚到一起,讓這份鄉土情懷有一個釋放的出口。?

    而 2025 年,恰好是上海昊美術館成立八周年的日子,更特別的是,這場展覽還是昊美迎來的第 100 個展覽。在這樣一個充滿紀念意義的節點推出它,既有對美術館發展歷程的回望,更有對初心的堅守。我們希望以甌江流域為起點,借著這些帶著故鄉溫度的藝術作品,把那份藏在筆觸里、線條間的故鄉溫情,傳遞給每一個人 —— 尤其是那些在上海打拼、把這座海納百川的城市當作第二故鄉的人?;蛟S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在這些作品里,都能讀懂那份對 “故鄉” 的共同眷戀,感受到藝術帶來的治愈與共鳴。

    展期:11月11日 - 2026年3月10日

    策展團隊包括:王凱梅、景蕾、馬浩然、姜小滿

    藝術家:陳維、陳軸、馮至炫、傅百林、高其蓁、高珊、金瀚、金陽平、林科、麻劍鋒、尚一心、沙爽、孫一鈿、唐藝窈、王之博、項愷陽、謝墨凜、謝玄玄、姚清妹、葉凌瀚、尤勇、朱田

    地點:昊美術館

    上海市浦東新區祖沖之路2277弄1號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