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從“養老”到“享老” 一張信用卡的溫度革新

    2025-10-29 17:28

    作者 胡群

    養老金融的下一站是什么?中信銀行給出的答案是:有溫度的“享老”。在10月29日舉辦的發布會上,中信銀行“幸福年華信用卡”正式亮相。它緊扣長者生活的核心場景,以一系列“可感、可及、可享”的權益,試圖解答時代的“養老焦慮”,開啟從基礎保障到品質生活的金融新篇章。

    中信銀行副行長謝志斌在發布會上表示,適逢重陽節之際,中信銀行面向中老年用戶溫暖發布幸福年華信用卡,通過養老金融體系產品和服務的整合賦能,助力用戶擁抱“品質養老”的美好生活。未來,中信銀行將持續推動中國養老金融服務從“有保障”走向“有品質”,樹立金融機構深耕養老金融的行業典范,以產品為媒、服務為介,讓中信銀行養老金融體系的溫度貫穿在幸福年華的每時每刻。

    十五年布局 從單一產品到“幸福+”生態體系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養老金融的商業銀行之一,中信銀行于2009年推出國內首張老年客戶專屬借記卡——幸福年華卡,開啟發展養老金融的路徑探索。此后,中信銀行立足全生命周期的財富管理理念,不斷迭代,持續升級“幸福+”養老金融服務體系,構建起“一個賬戶、一套產品、一個賬本、一套服務、一支隊伍、一個平臺”六大養老金融體系支撐,為客戶搭建養老金融綜合服務閉環,讓客戶獲享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養老金融已成為我國積極應對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重要舉措之一,承載著千家萬戶對美好生活的期待。2024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中國式養老事業 服務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為不同階段、不同特征老齡群體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以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助推金融強國建設。

    近年來,中國中老年群體的生活娛樂消費場景愈發豐富和多元,中信銀行精準洞悉客戶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特點,完善中信銀行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全新推出幸福年華信用卡,以系列特色權益為客戶提供“可感、可及、可享的品質養老”體驗。

    一張信用卡如何嵌入“享老”生活?

    中信銀行幸福年華信用卡提供銀聯卡、萬事達卡兩大卡組織版本選擇,緊扣金融、健康、出行等生活場景推出系列權益。在保險禮遇方面,則涵蓋了航空延誤險、航空意外險和盜刷保障險三大保險保障,為客戶日常和出行消費提供了豐富的優惠禮遇和充足保障。

    此外,幸福年華銀聯i白金信用卡圍繞樂齡群體從旅游出行到健康養生等需求,配備了滴滴長者打車優惠、小米智能設備優惠、養老社區優惠入住、國大藥房線上折扣購藥、就醫協助服務和康養護理服務等權益,全面滿足樂齡群體更多元場景下的品質生活需求。針對旅游出行場景,幸福年華萬事達i白金信用卡還提供了全球旅游線路高達300元滿減優惠、攜程門票/國際機票最高15%立減、港澳周大福、六福珠寶單筆消費至高返現2000港幣等專屬權益。

    超越金融 服務升維與養老金融的未來圖景

    中信銀行信用卡持續通過多樣化的“適老”服務,為用戶提供有溫度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體驗。中信銀行動卡空間APP長輩版圍繞界面設計、功能流程和安全性能對中老年客群核心用卡服務進行優化升級,通過簡化菜單設計、整合常用功能,助力客戶暢享“數字科技”帶來的便捷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推出的信用卡為樂齡群體打造更貼心的服務,為持卡人提供固定賬單日,配備24小時全天候小信管家、在線響應服務,并設立“一鍵轉人工”客服熱線綠色通道,讓廣大中老年用戶獲得更暖心、便捷、友好的金融服務體驗。此外,中信銀行幸福年華信用卡還將豐富“一套產品”的養老業務支撐,進一步完善“幸福+”養老金融體系,助力拓展更多養老服務消費場景和業態,激活養老金融消費潛力,為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添加“金融注腳”。

    中信銀行幸福年華信用卡的發布,是觀察中國養老金融發展的一個樣本。它揭示了金融機構在養老金融領域演進的兩個關鍵維度。

    第一個維度是服務半徑的擴展。養老金融正在從聚焦于“錢”的管理,轉向關注“人”的需求。這個過程要求金融機構必須具備強大的生態整合能力。銀行不再僅僅是資金的融通場所,而是需要成為資源與服務的連接器和調度中心。它需要與出行平臺、醫療機構、科技公司、養老社區等外部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將金融產品無縫嵌入到各種生活場景中。這場競爭,本質上是生態與生態的競爭。

    第二個維度是金融功能的重新定位。在養老這個議題上,金融的工具屬性正在減弱,而其社會屬性正在增強。它不僅要解決“老有所養”的物質基礎,更要參與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精神追求。信用卡的消費激勵、旅行優惠、智能設備折扣,其深層目的并非刺激消費,而是通過金融手段,鼓勵長者保持與社會連接的活躍度,維持一種有尊嚴、有品質、有參與感的生活方式。

    中信銀行以一張信用卡為支點,有望撬動社會對養老金融模式的重新思考。這背后,是中國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回應社會關切的必然路徑。當“養老”從個人命題成為社會命題,再從社會命題成為金融命題時,金融機構的角色已然改變。

    它不再僅是財富的托管人,更被期待成為社會福祉的共建者。從“養老”到“享老”,一字之變的背后,是金融服務從交易到關系、從功能到體驗、從工具到生態的全面升維。這條道路沒有終點,而這場以“溫度”為名的革新,才剛剛開始。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金融市場研究院院長 主要關注銀行、消費金融領域市場動態。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