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1-02 11:34

10月28日,滬指突破4000點,創十年以來新高。市場的情緒為之一振。那些預測點位的分析師,此前頂多想到4000點,現在都敢“看五望六”了。一直觀望的投資者也敢“殺”進來了。有人甚至把歷史上僅有的兩次股指站上4000點的情形拿出來詳細分析,認為一旦突破,就是“輕舟已過萬重山”,前面將是一馬平川。
正應了那句話——“4000點以前,4000點是頂;4000點以上,4000點是底”。
在一片樂觀情緒中,我們仍需保持清醒的認識?;赝麣v史,前兩次股指站上4000點之后均伴隨巨大泡沫。彼時資金通過杠桿蜂擁入市,輿論推波助瀾,資本市場投機色彩濃厚,股指一路高歌,最終卻走不出“牛短熊長”的困局。在泡沫迅速吹大并最終破裂的過程中,大量財富灰飛煙滅。
毫無疑問,今時不同往日。當下的4000點根基更為扎實,市場估值也基本處于適中水平。在此輪上漲中,科技股的貢獻突出,股市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得到了更好的發揮。支持科技產業崛起是國家重大戰略,資本市場則能有效助力科技企業融資,其日趨完善的退出機制也激勵了科技創新投資??v觀全球,科技股亦是資本市場的引擎。從這些方面看,A股市場正逐漸回歸其應有的角色。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在樂觀情緒助推下,市場中不乏將科技企業簡單視為融資“寵兒”,或不分優劣地追捧其股價,進行非理性炒作的情況。這種傾向值得警惕。支持科技企業融資、引導資本流向固然重要,但遵循市場規律、讓 “市場的歸市場”是前提。
越是在這種時刻,越應回歸資本市場的投資理性。許多人將4000點視為心理關口,認為突破后便可高歌猛進。然而,任何市場都無法脫離經濟發展水平而獨立存在,股市的根基終究在于實體經濟的基本面以及清晰、穩定的政策預期。
應該看到,股市當前的局面來之不易。2024年9月24日,A股市場迎來重要轉折點。當時,在市場交投清淡,信心低迷之際,“一行一局一會”的掌門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證監會主席吳清集體出席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亮出“924政策組合拳”。
此后一年多,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舉措系統落地:從優化上市機制到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從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到強化投資者保護等等。這些有利于市場長期健康發展的政策組合拳,展現了監管部門銳意改革的決心,修復了A股生態,為市場形成穩定預期提供了堅實支撐。
同時,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也為滬指重返4000點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但我們也要認識到,一方面,中國經濟仍面臨貿易摩擦的長期影響,產業升級尚在進行中,消費的拉動作用仍待加強;另一方面,當前市場結構性行情特征顯著,芯片半導體、AI算力、機器人和新能源等科技板塊是此輪上漲的主線,而被寄予厚望的消費與醫藥板塊表現則相對平淡。
當下而論,既要繼續保持對股市的結構性看多,又要理性防范“慢?!弊兂伞隘偱!?。無論監管機構還是投資者,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對市場的敬畏之心。股指跨越4000點之后,我們更要理性地看待市場,防止重蹈過去泡沫化的覆轍。從這個意義上說,4000點并不意味著什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