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29 10:28

“兩岸共同市場建成后,臺灣商品進入大陸將全部實現零關稅?!?/p>
這是新華社10月27日發表的署名鐘臺文的評論文章中的一句話。這篇評論的題目是“兩岸關系發展和統一利好”。
大陸在紀念臺灣光復時,發布過統一后臺灣的七個“更好”?,F在看來,統一后臺灣商品進入大陸全部零關稅才是最大的利好。相比于臺灣,大陸的市場太大了,統一后,憑大陸市場之大和大陸民眾對臺灣同胞的感情之深,消化臺灣商品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鐘臺文在10月26日、27日、28日通過新華社連發三篇評論,系統闡述了大陸謀求和平統一的策略方針,并詳細介紹了統一對臺灣的種種利好。
臺灣媒體分析說,所謂的“鐘臺文”,應該就是“中共中央臺辦文章”的意思。對此分析,筆者表示認同。
這里面有一個知識點,大陸的臺辦,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分別是“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簡稱中臺辦)”“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簡稱國臺辦)”,臺辦的官員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以相應的身份出現。
筆者簡單梳理,鐘臺文的三篇評論,有三個重點。
第一,對即將就任的國民黨主席鄭麗文關于“九二共識”的表述進行了完善。
鄭麗文在當選國民黨主席后回復大陸的賀電中明確表示“海峽兩岸于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雖然這個表述與國民黨高層之前半遮半掩的“一中各表”,有本質的、原則性的區別,但仍然不完整。
鐘臺文的評論完整地表述了“九二共識”的內涵:“30多年前,海峽兩岸雙方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后被稱為‘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性質,即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謀求國家統一?!?/p>
第二,再一次向臺灣政壇所有人發出了坐下來對話溝通的呼吁。
鐘臺文的評論中是這樣表述的:“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雙方完全可以坐下來對話溝通,化解矛盾,累積互信,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翻開新的一頁,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凝聚共識!”
這樣的呼吁并不是第一次。之前大陸方面多次表態,臺灣政壇的所有人,不管以前說過什么、做過什么,只要回到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的立場上,大陸都可以和他們對話和溝通。
事實上,多年來,臺灣島內不斷有民進黨的高層人員、支持民進黨的社會名人轉變了立場,積極推動兩岸的交流,甚至認同一個中國、“九二共識”。
大陸方面當然希望這樣的人越多越好。
第三,對統一前景的展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政治層面,鐘臺文的評論指出:“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后,臺灣地區現行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實行‘愛國者治臺’、高度自治,廣大臺灣同胞可以真正當家做主,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愛臺愛鄉的感情將得到充分照顧?!?/p>
在經濟層面,正如上文所述,“零關稅”是最大的利好。
大陸為什么在這個時候連續向臺灣釋放如此多的利好信息呢?
筆者認為,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推進兩岸和平統一是大陸對臺部門一以貫之的工作,一直在持續進行中;第二,這是慶祝臺灣光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事關2028年臺灣大選。
如果2028年的臺灣大選,民進黨的候選人贏了,這就意味著主張“臺獨”的民進黨將在臺灣連續執政16年。
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規定的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的要件之一,就是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
所以,2028年是兩岸關系的一道大坎。
面對這道大坎,大陸亮出了和平的底牌。這張底牌內容豐富,其中有一個亮眼的數字:零(關稅)。
希望這張牌管用。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