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11 10:02

經濟觀察報記者 鄭晨燁
2025年10月10日深夜,神州數碼(000034.SZ)發布公告,披露了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郭為離婚案的一審判決結果:“2025 年 9 月 30 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判決郭為與郭鄭俐離婚?!?/p>
但一審判決并未明確財產分割方案,只表示將“繼續審理,再行裁判”。
神州數碼在公告中同時披露,郭為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已被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司法凍結,而根據神州數碼2025年半年度報告,截至6月30日,郭為名下被司法凍結的股份數量,為77,388,902股。
這個數字,占到郭為個人總持股的一半,以及神州數碼公司總股本的約10.75%。
“由于上述訴訟判決為一審先行判決,目前無法預計最終訴訟結果,公司實際控制權是否發生變動存在不確定性?!标P于公司控制權的變動情況,神州數碼在公告中如是強調。
而這件關于創始人“家事”的公告,恰好出現在一個公司經營的特殊節點上。
就在一個多月前,神州數碼交出了自己的半年度成績單:營業收入715.9億元,同比增長14.4%,看起來不錯。但另一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稱“歸母凈利潤”)只有4.26億元,同比下降了16.3%。
對于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公司在財報和業績說明會上的解釋很一致:為了抓住人工智能的機會,正在加大研發等方面的投入。
但在這個節骨眼上,一個關于公司實際控制權的重大問題,就這樣懸在了頭頂,它會如何作用于神州數碼這場需要持續投入且已讓利潤承壓的轉型?
幾十億的“離婚賬”
郭為的這筆“離婚賬”,比較復雜。
首先要算的,是這筆待分割股權的規模,根據神州數碼10月10日的收盤價43.86元/股計算,郭為名下那筆被司法凍結的77,388,902股股份,對應的市場價值約為34億元。
這34億元的股權,占到神州數碼總股本的約10.75%。
翻看神州數碼2025年半年度報告的股東名冊,截至6月30日,公司新進的第二大股東中國新紀元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也僅為4.65%。
這意味著,如果郭為被凍結的股份最終被全數分割給其前妻郭鄭俐,那么郭鄭俐將可能以超過10%的持股比例,一躍成為神州數碼的單一第二大股東,其持股量將是目前第二大股東的兩倍還多。
這就為公司未來的決策機制,增加了一個巨大的變量。
2025年上半年,神州數碼的營業收入達到715.9億元,同比增長14.4%,創下公司同期的歷史新高,但撐起這個龐大收入的,依然是公司的傳統業務。
神州數碼的業務主要分為三塊:IT分銷及增值服務、自有品牌產品、數云服務及軟件。其中,IT分銷及增值服務這塊,上半年貢獻了683.9億元的收入,占到總收入的95.5%。
分銷業務,說白了就是作為中間商,向上游的科技品牌采購產品,再銷售給下游的客戶。
這是一門依靠規模和渠道賺錢的生意,特點是流水巨大,但利潤很薄,半年報顯示,神州數碼IT分銷業務的毛利率只有2.7%,并且相比去年同期還在下滑。
715.9億元的營業收入,最終沉淀下來的歸母凈利潤只有4.26億元,同比還下降了16.3%。
對此,公司在財報中給出的解釋是——為了推動“AI驅動的數云融合”戰略,公司在上半年加大了研發投入。
“我們不會過多計較短期的回報,對AI所產生的變革有清醒的認識,會持續加大在神州問學上的投入,持續加大在AI算力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和合作?!鄙裰輸荡a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冰峰在業績說明會上強調。
但根據其半年報,2025年上半年,神州數碼的研發支出同比增長了10.6%,但具體金額只有2.1億元。
也就是說,除了公司主動進行的戰略性投入,利潤的下滑還有其他原因。
半年報顯示,神州數碼的“信用減值損失”一項,從去年同期的約1761萬元,增加到了今年的1.08億元,增加了513.7%,主要是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增加;同時,因政府補助減少等原因,神州數碼的“其他收益”也從去年同期的約6248萬元,大幅下滑至約1137萬元。
一方面是傳統業務利潤微薄,另一方面是新業務需要大量前期投入,這種壓力,也直接反映在了公司的現金流上。
截至6月30日,神州數碼賬上的貨幣資金是53.46億元。而一年內需要償還的短期借款,則為102.19億元。
當然,對于分銷業務這種需要大量資金周轉的行業來說,高負債和高額擔保是普遍現象。根據公司后續公告,截至9月25日,神州數碼及控股子公司的對外擔??偨痤~達到683.26億元。
核心業務利潤微薄,新業務的高投入正消耗著大量資源,現金流本就緊張——郭為這筆價值約34億元、可能會改變公司權力格局的股權分割,就發生在這樣一個節點上。
“交接”時刻?
25年前,為了解決內部兩股核心業務的沖突,時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將代理分銷和系統集成業務從聯想體系中完整地剝離出來,成立了一個全新的、獨立的公司平臺。
他將這個平臺交給了當時三十多歲的郭為,可以說,神州數碼這家公司的誕生,本身就是一次“交接”的結果。
25年后,相似的一幕似乎正在上演,只是這一次,主角變成了郭為自己。
就在郭為離婚案一審判決出爐前的幾個月,他已在個人與公司的角色關系上,做了一次切割。
根據神州數碼6月28日的公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由郭為變更為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冰峰。
人事上的調整也在同步進行,8月28日,負責公司核心信創業務的副總裁呂敬也宣布辭任,轉任業務顧問。
一系列的變動,都將王冰峰和他的管理團隊推向了臺前,他們接手的,是一個正處在25年來最關鍵轉型節點上的神州數碼。
這個團隊的任務目標非常明確。
“我們認為未來的AI技術,很有可能讓企業把應用都重新做一遍,這對我們來講也是非常大的機會?!痹?月2日舉行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神州數碼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冰峰如此解釋公司眼中的AI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公司董事長的郭為并未出席這場重要的業績說明會,出席會議的管理層,是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冰峰、總裁陳振坤、財務總監陳平,以及AI產研中心總經理侯浩。
王冰峰的表述,也回應了外界對于神州數碼“增收不增利”的疑問:為了抓住這個“把應用都重新做一遍”的機會,犧牲當下的利潤是一種必然選擇。
而這個選擇的具體路徑,就是神州數碼的“AI驅動的數云融合”戰略。
為了執行這個戰略,神州數碼已經搭建起了自己的產品矩陣。
其一是名為“神州問學”的企業級Agent(智能體)中臺,按照公司AI產研中心總經理侯浩的說法,它的定位是“為企業員工提供AI助手,類似企業級Copilot(智能副駕)”。
半年報提供了一些“神州問學”落地的具體案例,它幫助一家大型制造企業,將設備保修的準確率從52%提升至94%,維修周期從平均35天縮短到半天;它幫助某政府部門處理群眾咨詢業務,上線首月接待超過3.6萬人次,節省了近1100小時的人工;它被一家國企用來編制招標文檔,將原本需要一到兩周的工作,壓縮到了兩到三天。
另一個核心產品,是名為“神州鯤泰”的自有品牌AI服務器,包括“問學一體機”和“智匯魔方”等,主要滿足企業在自己的數據中心進行AI模型私有化部署的需求。
這些產品和服務,在2025年上半年,為神州數碼帶來了133.32億元的AI相關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56%。其中,AI軟件及服務收入翻了一番,第三方AI算力服務收入增長了62%。
但王冰峰自己也清楚,這門生意并不好做。
他在業績說明會上,用了一個“拖拉機”的例子來說明AI商業化面臨的普遍挑戰。
他說,現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就像當年的拖拉機剛出現的時候,雖然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工具,但技術本身需要時間成熟,更重要的是,需要勞動力市場、生產組織形式都發生改變,才能真正用好這個新工具。
他坦言,目前市場還處在“積極擁抱,但是是在試用驗證的階段”,大部分AI的營收,都流向了提供基礎設施的企業,而做軟件和應用平臺的企業,還處在發展的初期。
神州數碼的應對方法,被王冰峰稱為“組合拳”——不只是賣一個軟件或硬件,而是提供硬件、軟件、咨詢服務和生態合作四個方面的整合能力,核心是“幫助客戶快速找到正向回報的場景”。
這套“AI驅動的數云融合”戰略,由郭為定下,如今,它正在王冰峰和管理團隊手中,被細化為更具體的行動路線。
根據公司管理層表述,神州數碼下一步將在自有AI服務器、金融與醫療等行業應用、供應鏈多元化合作以及海外并購等方面,繼續加大資源投入。
風波之中,創始人的角色似乎開始發生變化,而他定下的戰略,則要求神州數碼的資源投入,在未來繼續加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