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11 10:09

經濟觀察報記者 王雅潔
江西鷹潭一家銅桿企業的生產車間里,機械轟鳴聲貫穿了整個國慶假期。
這家企業的主要業務是將電解銅(陰極銅)加工成銅桿。其連鑄連軋生產線以每分鐘1250米的速度將電解銅轉化為直徑8毫米的光亮銅桿,工人們三班輪流值守,確保設備24小時不間斷運轉。
該企業負責生產的主管張漢中說:“我們必須滿負荷生產才能跟上訂單需求?!彼穆曇粼跈C器的轟鳴中時斷時續,“假期前我們備了1000多噸再生銅原料,但部分規格的銅桿還是供不應求?!?/p>
這種忙碌并非個例。
據Mysteel調研,在國內61家銅桿企業中,有19家選擇國慶期間不停工,其中包括16家再生銅桿企業和3家精銅桿(將電解銅加工成精銅桿)企業,這些企業合計產能達279.5萬噸。
另一家江西再生銅桿企業(原材料是廢銅,通過回收、預處理和冶煉加工將廢銅轉化為再生銅,再加工成再生銅桿)的人士透露:“手中待交訂單排到了10月中旬,原料充足的生產線基本在連軸轉?!?/p>
然而,與這些忙碌車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海有色網(SMM)的調研顯示,2025年國慶期間,國內精銅桿企業平均放假4.05天,較2023年的3.95天進一步延長。
記者了解到,部分企業因庫存積壓、提貨緩慢,因而安排了5天以上的檢修。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銅價高企抑制了下游備貨情緒,節前精銅桿訂單同比減少。
產業鏈的“冷熱分化”背后,是銅價波動與政策擾動的雙重博弈。
國慶前夕,受印尼Grasberg銅礦事故停產及供應中斷影響,全球銅價大幅上漲。不僅如此,以9月25日為例,A股市場上,整個有色板塊也呈現強勢狀態,多個銅企股價觸及漲停。
往更早回溯,2025年以來,銅價平均值已高于2024年水平,但終端訂單仍未恢復至旺季水平。
與此同時,區域性的行業政策(如江西等地的退稅、反向開票等政策尚在商討)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生產的謹慎心態。
上述再生銅桿企業人士打了個比方,2025年國慶假期生產更像一場精準的成本核算,精廢差難以拉開,利潤空間被壓縮,該企業必須在訂單交付和資金壓力間找平衡。
這種博弈之下,轟鳴的機器聲與沉寂的車間,共同構成了2025年國慶期間銅產業鏈的圖景。
采購員的節前72小時
江西豐城一家再生銅桿企業的原料倉庫里,堆疊整齊的銅料幾乎觸及頂棚,工人們正操作叉車進行節前最后的庫存清點。
這家企業負責采購的劉經理說:“國慶節前我們備了1000多噸再生銅原料,才能保證假期持續開工?!痹谒纳砗?,白色記錄板上密密麻麻地標注著每日到貨數量。
國慶假期前夕,像他這樣為原料奔走的采購商遍布全國各大銅產業聚集區。
2025年9月底,Mysteel對全國34家再生銅加工企業展開調研,統計獲悉40%的企業在節前主動儲備原料,確保國慶期間連續生產。這些企業普遍擔心節后原料供應緊張,因此不惜成本加大采購量。
浙江臺州一家企業的再生銅采購員彭進,對經濟觀察報這樣描述他在節前最后三個工作日的狀態:“每天不停地接打電話,一半是催貨的,一半是討價的?!?/p>
彭進舉例,9月25日清晨,他已經在公司原料場清點前一夜到貨的30噸廢銅線,這些從周邊縣市回收商那里“搶”來的原料,將支撐他們企業假期頭三天的生產。
在國慶假期前的最后一周,這樣的場景在全國各地的再生銅企業不斷上演。
Mysteel調研顯示,湖北、四川、河南等地的龍頭企業原料備庫量較多,普遍庫存在1000噸以上。
上述江西鷹潭銅桿企業負責生產的主管張漢中認為,這就像一場庫存計算游戲,得算得準才行,尤其要在假期長度、訂單情況、原料價格和資金成本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張漢中表示,銅產業鏈條上的不同企業,節前備貨策略也不同。Mysteel調研數據顯示,國慶節前,有30%的企業按需采購為主,維持現有庫存;另外30%的企業因停產、政策不明或需求疲軟,選擇不備庫或延遲復產。
對于再生銅企業來說,原料采購就像賭博。湖南一家再生銅企業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說:“我們每天都在判斷價格走勢,決定采購時機。銅價突破83,000元/噸后,采購資金壓力巨大,但為保證生產又不得不備貨?!?/p>
在與下游客戶的溝通中,下游汽車制造企業向該湖南再生銅企業發問:“你們還敢不敢接單了?”不止于資金壓力,還有更多的市場不確定性,讓銅產業鏈上的企業生出擔憂。
市場的分化在再生銅桿和精銅桿企業之間尤為明顯。
再生銅桿企業節前普遍需要準備600噸至750噸再生銅原料,才能保證假期期間持續開工。相比之下,精銅桿企業由于下游訂單表現不佳,放假時間較去年延長,原料需求減少。
彭進回憶,臨近9月末,銅價突然暴漲至82,000元/噸上方,進一步壓制下游采購需求,導致今年備庫情緒顯著不及去年。
在華北市場,這種分化更為突出。
Mysteel調研顯示,當前華北地區精銅桿企業面臨庫存高企、下游消費疲軟的壓力。由于經銷商持續壓價及行業競爭加劇,下游需求未見起色,企業未出現明顯備庫行為,導致精銅桿庫存持續積累。
鋰電銅箔“爆單”
10月2日,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一家銅箔企業生產車間里,6微米厚的銅箔以每分鐘15米的速度緩緩卷起,工人們透過玻璃窗觀察著銅箔表面的均勻度。這個國慶假期,他們與轟鳴的機器為伴。
彼時的清晨,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上述銅箔企業的生產車間早已燈火通明。
技術員小張仔細檢查著銅箔表面,任何細微的瑕疵都逃不過他的眼睛:“6微米的厚度,比頭發絲還要細十分之一,任何雜質都會影響電池性能?!?/p>
這個國慶假期,他們車間全員在崗,鋰電銅箔的生產線機器24小時不停運轉。由于鋰電銅箔需求持續旺盛,9月和10月成為鋰電池廠家的交付旺季,小張所在的銅箔企業臨時決定國慶期間“不停工、不停產”。
和小張同處一家企業的生產部人士王經理介紹,其所在的企業每天要生產35噸鋰電銅箔,主要供應給國內一些頭部電池企業。為確保訂單按時交付,公司采取了“三班倒”工作制,并給假期加班的員工發放了三倍工資。
王經理說:“這個國慶假期,我們接到的緊急訂單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光是一家國內龍頭電池企業客戶,就要求我們在假期期間保證200噸的供貨量?!?/p>
10月3日晚上8點,王經理還接到一個國內龍頭新能源汽車民企的緊急電話,要求將原定于節后交付的一批4.5微米銅箔提前到10月5日前發貨。
為此,王經理所在的團隊連夜調整了生產計劃,把一條原本生產8微米銅箔的生產線臨時改產4.5微米產品。王偉表示,這種臨時調整雖然會增加成本,但為了維護大客戶關系,他們必須這么做。
王經理表示,現在不僅是動力電池,儲能市場的爆發也給其帶來了大量訂單。
他翻開調度安排表,查詢下一班裝貨的卡車,明確定下產品交付客戶的時間周期不得超過48小時,據此,假期的運輸調度都需要提前安排。
在甘肅一家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生產部門負責人任重恒這個假期幾乎住在了車間。
任重恒說:“我們從9月28日開始就進入‘戰時狀態’,所有管理人員下沉到生產一線,協調解決各種突發問題?!彼嬖V記者,10月1日當天,他們的一條生產線因為原料問題險些停產,幸好通過緊急調配才避免了損失。
現在,任重恒的客戶每天都要確認生產進度,有的甚至要求其每隔4小時在微信群里更新一次產量數據。
這個國慶期間,他的手機幾乎沒離過身,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客戶的電話。
2025年以來,新能源行業對鋰電銅箔的需求持續攀升。SMM調研數據顯示,2025年1至8月,中國鋰電銅箔產量達38.5萬噸,同比增長23.7%。這種增長勢頭在國慶期間表現得尤為明顯。
浙江一家銅箔民企人士表示,往年的國慶假期,他們通常會安排一半的生產線停機檢修,但今年只停了不到20%。即便是停產的設備,他們也要求檢修人員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恢復生產。
國慶假期,上述浙江銅箔民企還上演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物流戰”。
10月4日凌晨2點多,上述銅箔民企人士還在協調運輸車輛。他們的一個主要客戶要求盡快將一批銅箔運到800公里外的電池工廠,但國慶期間找車特別困難。
最后,他們不得不以高出平時15% 的價格才找到足夠的運輸車輛。
這種緊張的生產節奏正在整個鋰電銅箔行業蔓延。
國慶假期期間,經濟觀察報記者聯系廣東深圳、江西九江、青海西寧等地的銅箔生產企業獲悉,不止一家企業在假期保持著80%以上的開工率,遠高于往年同期的50%左右的開工率。
精銅桿企業“沉默”檢修
與鋰電銅箔生產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精銅桿企業的冷清。
江蘇一家精銅桿企業的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對連鑄連軋設備進行檢修,這是三年來他們首次在國慶假期進行如此大規模停產。
Mysteel調研數據顯示,在61家受訪銅桿企業中,42家有明確檢修計劃,其中精銅桿企業25家,再生銅桿企業17家。這些企業共涉及銅桿產能1072.5萬噸。
經濟觀察報從上述江蘇精銅桿企業綜合辦公室獲悉,該企業正面臨下游電線電纜行業需求疲軟的壓力,庫存周轉天數從正常的7天延長至15天以上。
該企業的辦公室人員介紹,精銅桿企業檢修天數多在5天以上,部分因庫存多、提貨慢而無奈進行檢修。
該企業在9月28日就開始逐步減產,10月1日正式停產檢修。目前廠區庫存超過2000噸,是正常水平的兩倍。下游提貨速度明顯放緩,該企業不得不通過假期檢修來調節生產節奏。
據SMM調研,2025年國慶假期期間,精銅桿企業平均放假天數較往年有所延長。上述企業的辦公室人員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高銅價對下游消費的抑制作用。
該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當前銅價高位運行,每噸產品占用資金超過8萬元,2000噸庫存就意味著1.6億元的資金沉淀。光是財務成本每天就要損失近萬元,這還不包括倉儲和管理費用。
下游電線電纜行業的需求疲軟是精銅桿企業被迫檢修的主要原因。
一家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精銅桿企業副總經理表示,現在他們的主要客戶——電線電纜廠都在減產,他們的訂單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0%以上。以往國慶前都會有一波備貨潮,但今年很多客戶持觀望態度。
廣東深圳的一家電線電纜民企采購部門負責人佐證了這一說法:“我們在國慶假期期間只保留了40%的生產線,對精銅桿的需求自然減少?,F在大家都在擔心銅價會回調,不愿意囤積太多原料?!?/p>
來自Mysteel的調研情況也顯示,臨近國慶假期,銅板帶市場整體交易情緒較為冷清。高銅價使得下游與終端畏高情緒較重,采購較為謹慎,這影響了一部分備貨訂單。
其實,選擇在國慶假期進行檢修,是企業經過精心計算后的決策。
上述精銅桿企業副總經理表示,他們早就計劃要進行年度檢修,但選擇在國慶期間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根據他們自己財務部門的測算,在國慶假期檢修比在生產旺季檢修至少可以減少50萬元的損失。
而且,他們的檢修計劃是“動態”的。該企業原計劃只檢修3天,但看到庫存持續攀升后,在9月30日臨時決定將檢修期延長到7天。
還有資金壓力的陡增。
精銅桿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高銅價讓企業的資金壓力倍增。
上述精銅桿企業副總經理舉例,現在做一單生意,資金周轉速度比去年慢了一倍以上。比如下游客戶付款周期正在不斷延長,這給精銅桿企業帶來了較大壓力。
銅價高企還導致精銅桿企業的每噸產品原料成本增加超2萬元,同樣的資金現在只能做原來三分之二的生意。當銀行看到相關精銅桿企業庫存增加,也開始收緊信貸,這讓資金狀況雪上加霜。
上述精銅桿企業副總經理表示,有一些同行由于套期保值操作不慎,做空了銅價,甚至導致嚴重虧損。
新的博弈
2025年國慶假期結束,銅產業鏈企業重新投入生產。
節后首個交易日(10月9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一度觸及10989美元/噸,這也是LME銅價在10月1日至3日連續上漲后,于10月6日創出去年5月23日以來新高10800美元/噸之后,創下的逾16個月新高;上海期貨交易所銅主力合約(滬銅2512)開盤價為84940元/噸,最高價達到87000元/噸,創下年內新高。
在這場貫穿假期的生產博弈中,不同的選擇已帶來不同的結果。Mysteel調研數據顯示,國慶假期之后,堅持生產的19家銅桿企業,在節后第一周搶占了32%的緊急訂單份額;而選擇停產檢修的企業,則需花費3至5天恢復穩定品控。
上述廣東深圳的電線電纜民企采購部門負責人還認為,價越高,單越少——這是行業的悖論,也是企業面臨的現實。
因為,銅是電纜企業的主要原材料,銅價上漲會直接導致生產成本大幅增加。而且,電纜企業通常難以將成本完全轉嫁給下游客戶,因為下游客戶(如建筑、電力等行業)對價格敏感,且市場競爭激烈。如果電纜企業提高產品價格,可能會導致客戶轉向其他供應商,從而減少訂單。
方正證券分析師在10月8日的報告中指出,節后銅價能否延續漲勢,存在不確定性。盡管假期外盤銅價創下階段新高,但市場多空預期交織。該報告明確提到:“短期供給擾動成為核心催化劑”——指的是印尼Grasberg銅礦事故的持續影響。
高盛最新研報將2026年銅價預測從每噸10000美元上調至10500美元,認為銅價將在10000至11000美元區間徘徊。不過,高盛也指出,未來兩年銅價將以11000美元為上限,因銅市場目前處于“輕微過?!睜顟B。
市場的分歧在庫存數據中得到印證。
弘業期貨宏觀、有色研究員張天驁分析,Grasberg銅礦停工雖引發銅價短線拉升,但經過一周發酵后,市場情緒和現貨需求均趨于穩定。目前美國銅庫存持續上升,LME與國內庫存維持穩定,現貨市場未出現過度緊缺。
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10月7日發布的最新預測,揭示了銅市場的重要轉折:2025年全球精煉銅市場將過剩約17.8萬噸,但2026年將轉為短缺15萬噸。
這一轉變主要源于供應端的收緊。
ICSG將2025年全球銅礦產量增長率從4月預測的2.3%下調至1.4%,主要原因是印尼Grasberg和剛果民主共和國Kamoa礦山事故的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需求端的結構性增長仍在持續。而且,供需格局的變化在細分領域尤為明顯。
據SMM預計,2025年全球銅精礦供需平衡結果為-26.8萬噸,2026年將進一步擴大至-30.8萬噸,直到2028年才會轉化為過剩8.8萬噸。
政策支持已經在為銅產業鏈發展提供了明確指引。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稱《方案》)提出明確目標:2025—2026年再生金屬產量突破2000萬噸。
這一政策立即被納入企業的決策考量。
中原期貨研究所金屬組負責人劉培洋分析:“盡管當前下游需求‘旺季不旺’,但《方案》明確的增長目標與新能源、AI等新質生產力領域對銅的長期需求,讓部分企業敢于在悲觀情緒中逆勢布局?!?/p>
對于未來行業走勢,方正證券判斷,預計2025年四季度銅礦供給增速可能轉負,2026年行業供給緊張格局基本確定,短期供給擾動成為核心催化劑,中長期邏輯順暢,看好銅價上漲趨勢。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