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維立志博康小強:不卷PD-1,領跑腫瘤免疫治療2.0 | 進擊的創新藥企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10 16:56

    編者按:2025年,創新藥已成為最具活力與突破性的產業領域之一,也掀起了股市投資熱潮。在這股浪潮之中,一批中國藥企正悄然轉身——它們不再滿足于快速跟進,而是勇敢挺進前沿領域,探索原創研發的深水區。我們試圖探尋,這些企業如何在全球競合、資本起伏與政策引導的復雜生態中淬煉核心競爭力,走出一條屬于中國的創新突圍之路。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曉諾

    10月6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他們發現了免疫系統中的調節性T細胞,揭示了免疫系統如何避免攻擊自身組織,為治療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癥提供了新方向。

    “又是免疫治療得獎?!笨吹较⒑?,維立志博-B(09887.HK)創始人、董事長、CEO康小強并不感到意外,因為腫瘤等很多疾病,都與免疫息息相關。維立志博是一家專注于腫瘤免疫治療的創新藥企,目前處在臨床階段。

    腫瘤免疫療法自1980年代興起,其原理是利用并增強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識別并摧毀癌細胞。2014年,兩款有劃時代意義的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獲批,即百時美施貴寶的“O藥”與默沙東的“K藥”。

    PD-1藥物證明了免疫治療是在化療、放療和手術之外的可行治療思路,展現出更好的療效和安全性,也帶來巨大的經濟回報。2024年“K藥”的全球銷售額約為320.56億美元,在2023年—2024年,“K藥”均蟬聯全球“藥王”。

    PD-(L)1靶點也成為近年腫瘤治療領域中最“卷”的賽道之一。在國內,獲批的PD-(L)1單抗已經有20款。然而,在PD-(L)1獲批之后,還沒有下一款類似的重磅藥物獲批。同時,PD-(L)1抑制劑單藥的治療應答率僅約20%,即對約80%的腫瘤患者來說無效。

    后PD-(L)1時代的下一代腫瘤免疫治療,依然有著廣闊的可能。

    2025年8月,康方生物(09926.HK)、信達生物(01801.HK)等國內頭部藥企也都強調了自己的免疫療法2.0戰略,通過更為復雜精細的調控,發揮免疫系統作用。

    維立志博是國內最早一批做腫瘤免疫療法2.0的公司,其英文名即Leads Biolabs,意即“立志”成為下一代腫瘤免疫療法的領跑者。

    不同于上述幾家企業,維立志博最初便決定重點解決PD-(L)1等現有療法不能治療的疾病。目前維立志博共有14款候選創新藥,其中4款在全球臨床進度前三,有望成為全球first-in-class(同類首創)藥物。

    10月8日,康小強在接受經濟觀察報專訪時表示,“把腫瘤病人完全治愈,目前看來是太難了。所以我們的目標是把它變成慢性病,就像糖尿病、高血壓,讓人們生了病之后不太恐懼。免疫治療是目前來看最有效的方式?!?/p>

    治療PD-1無效的癌癥

    康小強1990年在國內讀完醫學碩士后,赴美讀博。1994年,他在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進行博士后階段研究,加入了“免疫治療之父”Steven Rosenberg的實驗室。在此期間,康小強產生了對腫瘤免疫治療的強烈興趣,他也在這間實驗室結識了賴壽鵬,兩人在2012年共同創立了專注于腫瘤免疫治療的維立志博。

    康小強對維立志博的理想,則來自他1998年加入的ImClone(英克?。┕?。這家紐約的創新藥企專注于單克隆抗體的開發——尤其是2003年上市的西妥昔單抗,這是全球首個靶向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IgG1單克隆抗體,至今仍是年售額超10億美元的重磅炸彈藥物,康小強也參與了它的開發和商業化。

    2008年,英克隆公司被禮來收購,康小強也加入了禮來。

    2014年,康小強辭任禮來資深免疫學科學官,回到中國創業,他希望能在中國“克隆”一家做免疫治療的英克隆公司。

    2014年時國內的創新藥生態還相當貧瘠。但康小強相信,回國創業就像買股票時要在估值低時入手,隨著經濟發展,中國人的健康需求必將釋放,中國創新藥行業也一定會發展起來。果然,2015年藥審改革之后,一切都改變了。

    籌建公司時,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選擇管線。當時腫瘤免疫治療中,最熱門的賽道莫過于PD-(L)1靶點。

    “我們一開始也想做PD-(L)1,但2014年回國調研時,我們發現已經有二三十家公司在做這個靶點了。我覺得市場不需要我們?!笨敌娬f,PD-(L)1的總體應答率在20%左右,還有約80%的病人不能獲益,所以他們決定去做PD-(L)1不能解決的問題。

    選擇管線的戰略,主要是科學問題。腫瘤免疫治療的關鍵在于利用存在于免疫系統等處的T細胞,它可以識別并清除腫瘤等異常細胞。T細胞上面有CTLA-4、PD-1、LAG-3等20多個免疫檢查點,通過抑制免疫檢查點,可以恢復T細胞對腫瘤的殺傷功能——這便是PD-(L)1抑制劑的作用機制。

    基于此,維立志博在籌備時便選擇了LAG-3靶點,開發與PD-1同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并可通過聯用協同起效。

    為了更好調動免疫系統,維立志博還選擇了4-1BB、CD3等靶點作為重要管線。PDL1/4-1BB雙抗則不僅要發揮T細胞的殺傷作用,還可大幅增加其數量。CD3雙抗則屬于T細胞銜接器(即TCE),它可以將原本不殺傷腫瘤的T細胞拉到腫瘤旁邊,使其殺傷腫瘤。

    維立志博籌備之初的戰略延續至今。2025年,維立志博有了三大核心技術平臺,即以4-1BB為代表的IO2.0(免疫治療2.0)平臺、以CD3雙抗為代表的TCE平臺及ADC(抗體偶聯藥物)平臺,他們認為這將定義腫瘤學的未來。

    然而最初有些投資人并不認可維立志博的管線,部分原因是百時美施貴寶和輝瑞的第一代4-1BB激動劑開發進展不佳。投資人更看好PD-1。有些公司在CXO(醫藥外包組織)買PD-1細胞株,一年多時間就可以進入臨床I期試驗。因此有投資人對康小強說,你們速度比較慢。

    康小強則認為不能這樣比較?!叭绻幬镒霾怀霆毺匦?,是跑不過信達生物、恒瑞醫藥這樣的公司的”。這也讓維立志博沒有陷入PD-1的內卷??敌娞寡裕骸叭绻覀儺敃r做PD-1,現在會非常被動。我不知道公司會怎樣?!?/p>

    如今,PD-L1/4-1BB是維立志博進展最快的核心產品(代號LBL-024),正在國內進行III期臨床試驗。據康小強介紹,該藥物是在所有4-1BB單抗或雙抗中,首個完成關鍵性臨床入組的藥物,有著first-in-class潛質。

    LBL-024聯合化療一線治療肺外神經內分泌癌的Ib/II期臨床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5日,在52名療效可評估患者中,客觀緩解率為75%,疾病控制率為92.3%。2024年,中國藥監局認定該藥為后線肺外神經內分泌癌的突破性療法,FDA也授予其治療神經內分泌癌的孤兒藥認定。

    IPO融資額趁熱翻倍

    康小強很重視戰略。在管線選擇上,他認為選擇大于努力,如果方向不對,越努力越錯誤。

    同樣重要的,還有融資戰略。

    上市之前,維立志博總計完成了8輪融資,累計募資10.84億元,一路吸引來恩然創投、正心谷資本、漢康資本等著名機構。2015年7月天使輪時,公司投后估值4000萬元,2024年11月C+輪已漲到31億元。

    康小強認為,在2021年的C輪融資中,他們正確地把握到了節奏。當時生物醫藥一級市場仍然活躍,熱錢充裕,維立志博本計劃募資3億元,但康小強注意到,港股創新藥公司的股價正在下降。他覺得市場有正在破裂的大泡沫,果斷決定將融資額翻倍。

    于是,在2021年9月,維立志博完成了6.07億元的C輪融資。資本寒冬隨后降臨,維立志博已提前備好了充足的糧草。

    “要在有錢的時候融資,不要在沒錢的時候融資,”康小強總結道。

    類似的,2025年7月,維立志博適用《主板上市規則》第18A章的規則在港交所上市??敌娬f,IPO的原計劃募資額是1億美元,但因為2025年創新藥二級市場從寒冬復蘇,熱情高漲,維立志博決定上調預計募資額至1.89億美元(含綠鞋)。

    在這個盛夏,二級市場的熱情毫不含蓄。維立志博的基石投資者包括騰訊、易方達、正心谷資本、高毅資產等。7月25日,維立志博以35港元/股正式發行,成為2025年第8家上市的18A公司,首個交易日盤中一度上漲127%,收盤價67港元。首個交易日,散戶認購倍數達3494.8倍,創造了港股18A醫療創新板塊的歷史最高紀錄。

    上市是件皆大歡喜的事,而康小強用“平靜”形容他上市那天的心情:“我們比較冷靜,知道生物制藥的周期有高有低,高的時候也不狂喜,低的時候也有信心?!?/p>

    有望迭代CAR-T的雙抗

    2025年9月下旬,中國的中關村FIC創新藥戰略發展聯盟(ZFIC)正式啟動,該聯盟旨在推動中國具有first-in-class潛力的創新藥物的研發與國際化??敌姵鋈胃崩硎麻L。

    康小強喜歡做first-in-class藥物,他認為這代表了中國創新藥產業的發展方向。

    除了全球進度第一的PD-L1/4-1BB雙抗以外,維立志博的兩款CD3 TCE藥物也均全球領先。維立志博的MUC16/CD3雙抗(代號LBL-033)已開展I/II期臨床試驗,將同靶點藥物推進臨床階段的公司僅有再生元。

    維立志博的GPRC5D/CD3雙抗(代號LBL-034)已完成II期試驗首例患者用藥,并已經獲得FDA的孤兒藥認證,用于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跑在前面的,僅有強生的已上市藥物塔奎妥雙抗,還有齊魯制藥同靶點藥物,已在今年8月進入國內III期臨床。

    臨床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底,GPRC5D/CD3雙抗在高劑量中表現出類似于CAR-T的療效,且未帶來額外安全性風險。CAR-T藥物在血液瘤治療中療效優越,但更知名的是其動輒百萬元一針的天價??敌娬f,GPRC5D/CD3雙抗的價格至少會低于CAR-T的五分之一,且靈活性更強,病人的經濟負擔會更輕。

    此外,維立志博還在驗證全新的TCE-ADC平臺,該平臺嘗試聯合兩種完全不同的機制,屬于全球獨創的新概念。

    “做獨一無二的東西,是最困難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笨敌娬J為,做first-in-class也是一種戰略,如果沒有這類藥物,許多公司的估值不會很高。同時他也認為,first-in-class也意味著高風險,不能一味去追求,需要仔細的科學轉化。

    維立志博距離上市最近的PD-1/4-1BB,首發適應證將是肺外神經內分泌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2024年中國約有17200人患該癌癥,預計在2030年增至23100人。維立志博預計于2026年第三季度向中國藥監局提交生物制品許可申請,預計于2027年第二季度獲得有條件批準。

    康小強解釋道,選擇這樣一個罕見瘤種作為首發適應證,首先是因為發現療效好,有利于盡快獲批,公司計劃以肺外神經內分泌癌為突破口,逐步擴展到其他中型、大型癌種,今年要擴展到8個適應證,明年擴展到10個。

    在商業化方面,康小強認為,短期來說還是海外的BD(商務拓展)更重要。但他認為,雖然現在中國市場還比較小,隨著經濟發展,人們消費能力的提高,以及國家政策也重視創新藥的定價,中國市場的前景廣闊。

    目前,維立志博的商業化打算采取輕資產策略,與CDMO(藥物生產外包公司)合作開展生產??敌姳硎?,這不意味著以后維立志博也不打算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而是要根據商業化進展去綜合考量。

    “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康小強說,“我非常喜歡《毛澤東選集》中隱藏的一種思維:積小勝為大勝?!?/p>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大健康新聞部記者
    一個想成為觀察家的傾聽者。
    關注醫藥、健康領域的公司、人和事。請聯系liuxiaonuo@eeo.com.cn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