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助力新興產業發展,完善科技金融體系,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大

    2025-09-19 11:52

    9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發展成就。

    科技部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科技強國根基不斷夯實;科技創新成果惠及廣大群眾,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科技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創新創造活力充分釋放;國際科技合作廣泛深入,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加速構建。

    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

    科技部部長陰和俊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投入持續增加。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4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基礎研究水平進一步提升,2024年,基礎研究經費達2497億元,較2020年增長超過70%。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和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5年世界第一。

    區域科技創新呈現良好態勢,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支撐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深圳—香港—廣州躍居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榜首。成渝、武漢、西安區域科創中心建設加快推進。

    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助力新興產業發展

    筑牢未來產業根基

    陰和俊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高端裝備、先進制造等領域關鍵技術攻關,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實現提質增效。

    新興產業方面,我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領域取得了重大技術突破,引領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目前,我國已建成約460萬個5G基站;光伏、風電新增裝機連續4年超過1億千瓦;全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突破4000萬輛,產銷量連續10年保持全球第一,為全球減碳目標作出中國貢獻。

    為筑牢未來產業成長根基,我國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優勢。

    在人工智能領域,國內涌現出多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通用大模型,部分模型準確率突破95%;人形機器人整機技術實現突破,多模態感知、大腦—小腦模型等關鍵技術取得進展,正在推動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制造、物流搬運、電力巡檢等場景加速落地應用;腦機接口技術已幫助截癱患者開始站立行走,盲人恢復光感;國產腦起搏器實現全面商用,臨床已幫助3萬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運動功能。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2024年,524家中國大陸企業進入全球工業研發投入2000強,占上榜企業比重為26.2%,較2020年增加4.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0萬家,較2020年增加83%。

    科技部副部長邱勇表示,“十四五”以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4年達6.8萬億元。

    推動完善企業主導的產學研融通創新,從制度上落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面向產業需求共同凝練科技問題,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協同培養科技人才。

    協同推進技術轉移體系建設,中國技術交易所、上海技術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3家國家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機構,12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以及高校院所自建的1084家技術轉移機構,高校和企業共建的19000多家研發與轉化平臺,1.6萬家各類科技型企業孵化載體,共同形成多層次技術交易網絡。

    科技金融體系進一步健全

    2021年以來,我國科創板首發上市376家企業,首發募資超6000億元。2025年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達8000億元。

    邱勇表示,科技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形成了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的一套政策“組合拳”。

    引導創業投資“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加快組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預計將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布局了一批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基金,簽約金額突破3800億元。聯合社?;饡?、大型銀行和地方政府,推動設立科技產業融合基金、科創協同母基金、創投二級市場基金等,規模將超3500億元,為創業投資“引流”“疏堵”。

    在銀行信貸支持科技創新方面,截至6月底,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達到3.46萬億元,同比增長22.9%,增速比各項貸款高16.1個百分點。

    此外,健全資本市場“綠色通道”機制,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領軍企業上市融資、并購重組、債券發行等提供便利;推出了科創板改革“1+6”措施,進一步增強對科技創新的包容性和適應性。正式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更長期、更低利率的融資渠道,目前已經有288家主體發行了超6000億元的科技創新債券。

    未來五年是關鍵攻堅期

    陰和俊表示,目前距離實現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10年時間,未來五年是十分關鍵的攻堅期。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支撐高質量發展,對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部將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圍繞國家戰略亟需超前謀劃布局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加強有組織的基礎研究,持續增加高質量的科技供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帶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強化科教協同育人和產學研融合用人,培養造就一流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協同聯動,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來源:中國證券報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