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款化妝品疑檢出致癌物質蘇丹紅,美妝界突掀安全風暴,800余款產品、400多個品牌集體“中招”。
10月22日,第三方測評機構“老爸評測”稱,實驗室在對一款肉色護膚品進行檢測時,篩查出了蘇丹紅成分,隨即對市面上多款使用同款原料的護膚品進行公證買樣檢測,結果均檢出蘇丹紅成分。
“被禁用20多年的蘇丹紅,竟然在多款護膚品中檢出?!毕⒁怀?,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蘇丹紅從“餐桌”跑到“臉上”的背后,利益驅動下,一條隱蔽的供應鏈漏洞正浮出水面。
多款化妝品被檢出含有蘇丹紅
近日,多家知名美妝護膚品牌的產品被第三方測評機構“老爸評測”檢出含有禁用成分蘇丹紅Ⅳ號。涉及的品牌包括科顏氏、FARMACY、且初、聽研等。檢測結果顯示,這些產品的違禁成分疑似來源于一款復合紅色原料,該原料包含鱧腸提取物、印度楝葉提取物和辣木籽油,其蘇丹紅含量高達1170ppm。
“老爸評測”在視頻中指出,實驗室在對一款肉色護膚品進行檢測時,篩查出了蘇丹紅成分。其進一步調查發現,該違禁成分疑似來源于一款紅色原料。該原料同時含有鱧腸(ECLIPTA PROSTRATA)提取物、印度楝(MELIA AZADIRACHTA)葉提取物和辣木(MORINGA OLEIFERA)籽油,與涉事產品的成分表高度一致。
同時,“老爸評測”進一步對市面上多款使用同款原料的護膚品進行公證買樣檢測,結果均檢出蘇丹紅成分?!袄习衷u測”稱,多款化妝品均含有蘇丹紅Ⅳ,含量在435-1982ug/kg,“天然色素不穩定,很容易褪色,所以原料商可能會偷偷添加人工色素,不知道有多少品牌方被蒙在鼓里?!?/p>
“老爸評測”稱,蘇丹紅的檢測方法有三種:GB/T29663-2013、GB/T34806-2017和《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檢出限分別為50ug/kg【0.05ppm】、1ug/kg【1ppm】、3.0ug/kg【3ppm】。
“考慮到蘇丹紅在化妝品中一點都不能加的,使用的檢測方法為GB/T29663-2013高效液相色譜法?!薄袄习衷u測”表示。據悉,上述標準規定了化妝品中蘇丹紅色素Ⅰ、Ⅱ、Ⅲ、Ⅳ的液相色譜測定方法。該標準適用于唇膏、唇彩、粉、粉塊、指甲油彩妝類化妝品中蘇丹紅Ⅰ、Ⅱ、Ⅲ、Ⅳ的測定,檢出限均為 50μg/kg,定量限均為150μg/kg。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累計有800余款產品被爆添加了涉事的原料組,覆蓋護膚、彩妝、卸妝各個品類,牽涉品牌數量多達400余個。涉事的知名品牌有國際品牌歐萊雅旗下“科顏氏”、花西子、farmacy、且初、聽研、chillmore且悠等。
涉事產品包括“科顏氏”姜葉秋葵緊致修護睡眠面膜、近年走紅的國產品牌“且初”旗下的無花果煥顏卸妝膏、“聽研”琉光恒采膠原次拋精華液、“Chillmore”且悠角鯊烷香氛精華油、“花西子”桃嬌鮮顏精華底霜等。
老爸評測由魏文鋒于2015年創立,提供消費品安全評測、電商優選及檢測服務,全網粉絲超5200萬。2020年,聯合清華大學發布《國民家居環保報告》并推出“老爸抽檢”項目,其曝光“毒跑道”事件推動GB36246-2018國家標準修訂,檢測結果促成兒童手表表帶團體標準新增多環芳烴限值。
仍有部分涉事產品在售
事件曝光后,多個品牌迅速作出回應。
科顏氏官方旗艦店客服表示,姜葉秋葵緊致修護睡眠面膜已不在國內官方渠道銷售。目前科顏氏官方旗艦店出售產品以及贈品均為官方正品,可能會有來自美國、法國、日本、中國等不同產地的產品,具體以收到的產品外包裝中文標簽為準。
花西子旗艦店客服回應稱,產品均通過國家認定的權威機構檢測,并在國家藥監局完成備案,最新回應卻表示,已對相關原料供應商啟動嚴格審查,在此期間為保障消費者權益,相關產品已暫停銷售?;ㄎ髯犹覌甚r顏精華底霜被指含有蘇丹紅,該產品已在花西子天貓、抖音、京東、拼多多官方旗艦店下架。
且初客服表示,其產品均有安全檢測報告,并已安排產品送檢,待檢測結果出具后將予以公告。FARMACY植萃美肌蘋果卸妝膏依然在售,其官方旗艦店客服態度較消極,在媒體記者詢問時僅回復正在緊密調查中,但未回應在售產品中是否包含問題原料組。
聽研、玉容初、chillmore且悠等品牌也表示已安排產品送檢,并將公示檢測結果。chillmore且悠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批產品并不是天貓旗艦店目前在售產品,2024年便推出了新款產品,不含這個原料,同時內部非常重視這件事,目前正在自查以及聯系原料廠家,后續會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目前,仍有部分涉事產品在市場上正常銷售。例如,科顏氏姜葉秋葵睡眠面膜雖已不在國內官方渠道銷售,但其他品牌的產品仍在部分渠道有售。
對于廠家在進貨時未發現蘇丹紅成分的原因,“老爸評測”則表示,化妝品常規檢測項目有9項,分別是砷、鉛、汞、鎘、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計數、糞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疤K丹紅是色素且禁用,誰也沒有想到會加在里面,我們是用高分辨質譜儀HPLC做非靶向篩查的時候意外發現的?!?/p>
利益驅動下安全被忽視
對于蘇丹紅的來源,此次事件指向一條隱蔽的供應鏈漏洞,利益驅動下,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再次被忽視。業內人士分析,植物提取物本身并不含蘇丹紅,很可能是廠商在原料組中偷偷添加了違禁品,以偽造天然深色成分的視覺效果。
根據“老爸評測”曝光的截圖,一家位于新加坡的企業“康博Campo Research (S) Pte. Ltd”被視為此次涉事供應商。這家企業專注天然成分,致力于銷售“新型植物和生物技術植物的活性代謝物”。
該供應商在國內的代理商包括上海乾飛化工有限公司和廣州榮道化工有限公司。Campo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專注于純天然植物基功能性活性化妝品原料研發,經銷商遍及中國、印尼、韓國、美國、意大利、加拿大等國家。
由于化妝品行業對外觀要求的嚴苛性,一些廠商或原料商為追求視覺效果“鋌而走險”,導致有害物質流入市場。涉事原料原本宣稱是天然植物染色劑,但經實驗室檢測發現其中摻入工業染料蘇丹紅IV號,這種化工色素因其高色度和低成本常被用于非食用領域,在化妝品中屬于明令禁止的成分。
我國對蘇丹紅在化妝品中的使用實行嚴格管控。根據國家藥監局2021年更新的《化妝品禁用原料目錄》,蘇丹紅Ⅰ至Ⅳ號均被列入禁用組分清單。此外,洗滌類產品雖未單獨規定蘇丹紅限值,但需符合《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等標準,禁止添加有害染料。
此次蘇丹紅事件不僅引發了消費者對化妝品安全的關注,也暴露了化妝品原料供應鏈中的監管漏洞。業內人士指出,部分中小企業過度依賴海外供應商資質審查,缺乏自主檢測能力,容易成為安全隱患突破口,未來需推動建立更透明的供應鏈追溯系統,并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以重建消費者信任。
專家建議,消費者立即對家中護膚品進行自查,重點關注成分表中是否同時含有鱧腸提取物、印度楝葉提取物和辣木籽油這三種成分,如有則應暫停使用,待品牌方檢測報告后再作決定。各品牌和監管部門需進一步加強原料檢測和監管力度,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涉事企業除送檢外,要盡快公布下一步處理方案,以免引發消費者恐慌。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