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27 11:22

這是香港和臺灣媒體挖掘出來的新聞亮點。
10月25日,大陸召開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香港和臺灣媒體發現了這個大會的一個亮點內容“七好”。
具體而言,大陸方面表示,和平統一后,有強大祖國作后盾,臺灣經濟發展會更好,能源供應保障會更好,基礎設施建設會更好,安全保障會更好,對外交往會更好,臺灣同胞民生福祉會更好,精神文化生活會更好??偣财邆€“更好”。
站在大陸人的角度,筆者覺得,大陸方面的此番表態只是挑重點說。比如臺灣缺水、缺電,統一后大陸可以敞開供應。再比如臺灣東部山區交通設施落后,當地民眾在向臺灣有關部門陳情、請求建一條安全回家的道路時,曾當眾向官員下跪,統一后大陸強大的基建能力、造橋能力可以提供支援。事實上,如果兩岸真的實現了和平統一,臺灣方面獲得的豈止是“七好”,應該是無數個“七好”。
不出意料的是,面對大陸對統一前景的展望,賴清德當局、“臺獨”勢力完全不接受。
主張“臺獨”的臺灣基進黨通過其社交媒體陰陽怪氣地表示,謝謝大陸的關懷,“我們臺灣人還是覺得,沒有中國最好”。
賴清德當局的“陸委會”則發表聲明,一方面再度表示所謂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一方面表示大陸單方面宣布的統一后的好處是為了達到“誘統”的目的,同時表示這些好處對臺灣人民而言毫無吸引力。
筆者認為,以賴清德當局“陸委會”的上述聲明為標志,兩岸在兩個月內的兩次過招,畫上了句點。
第一次過招是大陸9月3日的大閱兵。賴清德顯然受到了大閱兵的刺激,所以先是于9月20日在所謂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上發誓假如大陸發起統一之戰,臺灣絕不投降;然后又在10月10日的講話中宣布將要打造一個名為“臺灣之盾”的防空系統,同時宣布臺灣的防衛預算占GDP的比例,在2026年度超過3%,在2030年前達到5%。
第二次過招就是這一次,大陸展望了和平統一的種種好處,賴清德當局一個也不認。
大陸展示武力,賴清德當局選擇“硬剛”;大陸呼吁和平統一,賴清德當局選擇拒絕。
不但如此,就在幾天前,賴清德當局重判主張統一的臺灣軍方退役將領高安國7年6個月的徒刑。國臺辦為此專門發表聲明表達強烈譴責,并正告島內有關機構和人員,充當“臺獨”分裂勢力的打手、爪牙,必遭歷史的清算和法律的嚴懲。
賴清德的這一番操作,連美國人都看不懂了。
美國有一家名為“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的智庫。10月23日,該智庫亞洲計劃主任高德斯坦(Goldstein)在《時代》雜志發表文章,題目是“美國必須小心臺灣那個魯莽的領導人(The U.S. Must Beware of Taiwan’s Reckless Leader)”。
《時代》雜志同時發表了一篇重磅報道,題目是“戰云籠罩臺灣島(Taiwan in the Shadow of War)”。
拋開上述《時代》雜志兩篇文章的具體內容不談,筆者贊同高德斯坦對賴清德的評價:魯莽(reckless)。
從捉拿柯文哲、發起大罷免,到一再宣揚“臺獨”主張、瘋狂挑釁一個中國原則,再到處理對美關系時無底線“跪舔”、出賣臺灣利益,從島內到兩岸再到海外,賴清德的所作所為、一言一行,確實是魯莽之極。
大閱兵和臺灣光復紀念之后,大陸與“臺獨”勢力的交手還會繼續。
很難想象,賴清德還會魯莽出什么花樣。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