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含量超成人款 兒童調味品的“高鈉陷阱”

    2025-10-20 16:22

    “兒童專用”標簽不僅未能保障健康,反而成為商家引導家長踏入“高鈉陷阱”的誘餌。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多款標榜“減鹽低鈉”的嬰幼兒調味品,其實際鈉含量遠超成人減鹽產品:部分兒童醬油鈉含量高于普通減鹽醬油,一些兒童食用鹽的鈉含量直逼成人食用鹽,而多款鱈魚腸已明確屬于高鈉食品。在兒童醬油、食用鹽等品類尚無嬰幼兒專用國標、缺乏統一鈉含量限定的現狀下,“低鈉”宣傳正淪為商家誤導家長的營銷話術,無形中讓嬰幼兒健康踏入“高鈉陷阱”。

    北京商報

    減鈉六成 含量仍超成人款

    作為產前診斷醫生,王萌學醫多年,早已養成查看食品配料表的職業習慣。在為一歲多的寶寶挑選調味料時,這個習慣讓她察覺出異常:“我查了幾個兒童醬油的成分表,感覺不太對勁,就拿家里大人的減鹽醬油對比,結果發現兒童醬油的鈉含量居然更高?!?/p>

    王萌家中使用的是千禾零添加減鹽生抽,她對比了市面上幾款知名兒童醬油后發現,這些號稱“寶寶專用”的產品,鈉含量竟高于成人減鹽醬油。她向記者提供了詳細數據:千禾零添加減鹽生抽每10毫升鈉含量為295毫克,而爺爺的農場有機松茸醬油(減鹽型)每10毫升鈉含量達409毫克。另一款宣稱“特別減鈉62%”的有機醬油,每10毫升鈉含量仍有330毫克;英氏以“寶寶輔食”為賣點的有機醬油(減鹽型)每10毫升含鈉320毫克。這些“兒童專用”產品的鈉含量均高于未標注兒童專用的千禾產品。

    王萌的遭遇并非個例。在“寶寶飲食要清淡”的育兒共識下,“減鹽”“低鈉”成為嬰幼兒食品包裝上的高頻詞匯,但實際鈉含量往往與宣傳相悖,甚至出現越“專用”鈉含量越高的異?,F象。

    兒童食用鹽領域同樣存在這一問題。趙雅的孩子15個月大,為給孩子適當添加鹽分并豐富口味,她在電商平臺購買了寶寶饞了“黑松露松茸鹽”。收到產品后,趙雅仔細查看了配料表:“這款標榜‘減鈉42%’的產品,每5克含鈉量高達1400毫克,而家里常用的太太樂雞精每5克含鈉僅1000毫克?!卑l現這一差異后,趙雅退掉了兒童食用鹽,決定改用普通精制鹽并通過控制用量來管理鈉攝入。她指出,兒童食用鹽中用于調味的果蔬成分微乎其微,實際鈉含量與普通精制鹽相差無幾。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寶寶饞了兩款適用于1歲以上兒童的食用鹽均以“減鈉”為宣傳點,其中“乳酸菌果蔬鹽”每5克含鈉量達1510毫克,“黑松露松茸鹽”雖標榜“減鈉42%”,但每5克含鈉量仍有1400毫克。

    更值得關注的是攝入量控制問題。寶寶饞了品牌客服建議,1—2歲寶寶每日食用該兒童食用鹽約1.6克,2—3歲約1.9克,3—4歲約2.3克。按每5克含鈉1510毫克計算,1—2歲寶寶僅從鹽中攝入的鈉就達483.2毫克,2—3歲寶寶達573.8毫克。對照《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年版標準,1—2歲寶寶每日鈉適宜攝入量(AI值)為500毫克,2—3歲為600毫克。這意味著,若按客服推薦量食用,寶寶僅從鹽中攝入的鈉就已接近或超過每日適宜量上限,再疊加輔食、零食中的天然鈉,每日鈉攝入超標幾成定局。

    除調味品外,兒童常食的鱈魚腸等零食也存在鈉含量過高的問題。盡管“控鹽”“減鹽”常被用作宣傳點,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寶寶饞了DHA高蛋白鱈魚腸每100克含鈉量為525毫克,英氏憶小口DHA鱈魚腸每100克含鈉量為538毫克,爺爺的農場DHA高蛋白鱈魚腸每100克含鈉量高達774毫克。根據《中國居民減鹽核心信息十條》,固體食物中鈉含量超過600毫克/100克(即高于30%鈉的NRV)即屬高鈉食品。

    就產品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分別向英氏、爺爺的農場、寶寶饞了三個品牌所屬企業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家長談“鈉”色變不為過

    家長對嬰幼兒食品鈉含量的高度敏感并非過度焦慮,而是基于“安全飲食”剛性需求的理性選擇。

    《中國居民減鹽核心信息十條》明確指出,高鹽(鈉)飲食會增加高血壓、腦卒中、胃癌等多種疾病的發病風險,并特別強調“兒童用鹽量比成人更少”,建議家長在準備兒童飲食時精心設計食譜,通過多種味道搭配減少用鹽,并優先選擇低鹽零食。

    王萌的家族中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病史,這讓她從寶寶添加輔食開始就對調味品的鈉含量格外謹慎?!拔姨匾庾屌畠旱目谖侗3智宓?,避免她過早接觸過多調料和添加劑,每次選購醬油等產品時,都會仔細查看營養成分表中的鈉含量?!彼硎?,家族遺傳的健康風險本就存在,若再疊加高鈉飲食的影響,可能會增加寶寶未來的患病風險。

    隨著育兒知識的普及,除了王萌這類“專業型”家長外,越來越多家長的認知也在升級。蘇州寶媽隋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她對鈉含量的重視很大程度上源于科普內容的影響:“很多育兒書籍和博主都科普過,小孩子對微量元素的代謝能力較弱,鈉攝入過多會增加腎臟負擔,影響代謝功能。因此我特別關注食品中的鈉含量,生怕給孩子的身體增加負擔?!边@種基于科普的認知讓家長們對“高鈉食品”形成天然警惕?!安皇俏覀冊敢狻箲]’,而是知道了該警惕什么,寶寶的健康經不起試錯?!彼寰刚f。

    營養師王薇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營養學專業角度看,嬰幼兒階段腎臟等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對鈉的代謝能力遠不及成人。過量的鈉攝入不僅會加重腎臟代謝負擔,長期來看還可能影響孩子未來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她指出,目前市場上很多兒童調味品的鈉含量并未嚴格遵循嬰幼兒適宜標準,導致家長在選擇時必須格外小心。王薇進一步強調,很多家長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才會對食品中的鈉含量如此敏感,畢竟沒有人愿意因一時疏忽而給孩子健康埋下隱患。

    商家的溢價企圖

    為何“低鈉”宣傳與高鈉真相屢屢背離?為何嬰幼兒高鈉食品能持續在市場流通?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針對嬰幼兒輔助食品的“嬰標”國標共有三項,分別覆蓋不同品類和月齡:適用于6—36月齡的GB1076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涵蓋米粉、面條、米餅、泡芙等產品;同月齡適用的GB1077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涉及果蔬泥、肉泥等;適用于6—60月齡的GB2257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輔食營養補充品》,包含豬肝粉、輔食營養素撒劑等。

    符合“嬰標”的產品需在營養素強化、配料表、生產環境和生產資質等方面滿足嚴格要求,部分標準還會對鈉含量進行限定。但“兒童醬油”“兒童食用鹽”“鱈魚腸”等品類均不在這三類“嬰標”的覆蓋范圍內。

    無論是兒童醬油、兒童食用鹽還是鱈魚腸,目前均無統一的國家或行業標準對這些產品的“兒童適用性”做出明確規定。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上述產品中,爺爺的農場和英氏兒童醬油執行的標準均為GB/T18186《醬油質量通則》,寶寶饞了兒童食用鹽執行的標準為GB3164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復合調味料》,英氏鱈魚腸執行的是T/CFCA0046《兒童魚腸》團體標準,爺爺的農場鱈魚腸執行的為Q/FJCN0002S《魚肉香腸》的企業標準。除英氏鱈魚腸執行的團體標準尚未公開外,其余執行標準均未對鈉含量做出限定。

    在此背景下,商家精準抓住家長“花錢買安心”的心理,將“兒童專用”“低鈉”打造成溢價賣點。以兒童醬油為例,爺爺的農場“兒童有機醬油”售價35.22元/152毫升,英氏有機醬油(減鹽型)售價19.4元/110毫升,而千禾的零添加減鹽生抽,兩瓶500毫升規格售價28.42元,價格僅為英氏的16%、爺爺的農場的12%。高價并未換來真正的“低鈉”,兩款兒童醬油的鈉含量均高于成人減鹽醬油。

    當“減鹽”宣傳淪為吸引家長買單的噱頭,最終承擔健康風險的,卻是尚在發育的孩子。

    北京商報 王寅浩 宋雨盈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