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EX黃金價格于10月17日一度觸及4392美元/盎司的歷史峰值,市場正靜候其突破4400美元關口的決定性時刻。截至發稿時,COMEX黃金為4375美元/盎司。
黃金年內累計漲幅已超過60%,金價已進入前所未有的區間。在這場歷史性行情背后,市場共識正出現深刻裂痕:一方視其為全球貨幣信用重構下的戰略性配置良機,另一方則警示其交易擁擠與短期超買所蘊含的劇烈回調風險。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黃金究竟是短期過熱的追高陷阱,還是長期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壓艙石”?4400美元可能是短期投資者“最后一棒”的風險點,但對于長期資產配置者,當前價位或許正孕育著未來5—10年的戰略機會。??
臨門一腳 多重推力下的價格狂飆
黃金市場的攻勢在近期顯得尤為凌厲。10月16日,金價首次突破4300美元大關,次日便迅速上探至4392美元。這輪看似勢不可擋的漲勢,由短期風險與長期結構性因素共同鑄就。

直接的催化劑來自對美國金融體系穩定性的擔憂。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監瞿瑞指出,一方面昨日美國區域銀行也風險事件再起波瀾,Zions Bancorp與Western Alliance Bancorp兩大區域銀行相繼披露的貸款欺詐問題,直接引發市場對信貸體系穩定性的擔憂,避險情緒快速升溫;同時,該事件進一步強化市場對美聯儲后續進入降息周期的預期,實際利率下行預期與避險需求共振,成為助推金價上漲的核心動力。另一方面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持續發酵,美國政府停擺狀態延續,疊加中美貿易摩擦尚未出現緩和跡象,雙重擾動下市場避險需求維持高位,為金價提供了強勁支撐。
然而,更深層次的驅動力,源于對以美元為核心的法定貨幣信用基礎的重新評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的研究文章認為,美國聯邦政府持續的“停擺”危機、債務規模超過GDP的120%以及國內政治極化,正在侵蝕美元資產的信用根基。與此同時,歐元區與日本等主要經濟體也面臨各自的政治與經濟困境。文章指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正從“美元單極制”向“多錨貨幣體系”過渡,而黃金,憑借其超越主權的實體屬性和歷史信用,正演變為這一新體系中的“非主權錨”。
長期結構性支撐與短期風險警示
在金價歷史性行情的背后,關于它是“配置良機”還是“追高風險”的爭論也趨于白熱化。
作為“配置良機”的邏輯立足于宏觀趨勢的不可逆性。支持觀點認為,驅動黃金的長期核心因素包括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常態化、主要發達國家高債務壓力下的實際利率長期下行趨勢,以及全球儲備資產多元化對“非主權錨”的內在需求,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在此背景下,每一次因短期情緒引發的回調,都可能被視為長期戰略配置的窗口。
然而,作為“追高風險”的論據同樣清晰。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提示,當前市場的風險維度不容忽視。其一,是極度的交易擁擠。金價屢創新高吸引了大量趨勢性資金涌入,導致多頭頭寸高度集中,市場結構變得脆弱。其二,是豐厚的獲利盤。前期積累的大量投機性資金并非堅定的長期持有者,其逐利屬性意味著一旦市場預期出現細微變化,就可能引發集中的獲利了結,從而導致金價出現快速且深度的回調。當前價位入場,短期將直接面對這些潛在拋壓。
投資者的十字路口 在臨界點上做時間的朋友
對于站在關口的投資者而言,簡單地判斷“多”或“空”可能已非關鍵,如何制定與之匹配的策略更為重要。
白雪建議,投資者首先需要進行清晰的自我定位。如果投資目標是長期的資產保值和風險對沖,那么黃金在投資組合中具備戰略配置價值。但此時應避免一次性重倉追高,轉而采取逢低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的方式,以平滑成本、管理波動風險。
反之,如果動機是博取短期價差收益,則必須清醒認識到,當前價位入場屬于高風險行為。市場情緒已高度一致,任何邊際利空都可能導致價格快速反轉。因此,對于短期交易者而言,嚴格的止損紀律和倉位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法則。
瞿瑞認為,由于驅動市場的關鍵變量,如美國政府停擺的解決、區域銀行業風險的演化、中美貿易摩擦動態等均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它們都可能成為推動金價突破當前區間、尋找新平衡的催化劑。在趨勢的右側,精準預測頂部是困難的,識別風險并管理風險則更為實際。
在高度不確定的世界中,黃金或許無法帶來暴利,但能提供一份稀缺的確定性。因此,在4400美元關口前夜,與其糾結于追高與否,不如回歸資產配置的本質:在合適的倉位、合適的時機,持有合適的資產。記住,在投資市場中,活得久遠比跑得快重要。??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