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醫藥企業赴港上市熱潮持續涌動。據港交所官網信息顯示,自9月15日至今近一個月時間內,已有安徽華恒生物、貝達藥業、長春高新、誠益生物、濱會生物、先為達生物、麥科奧特醫藥等超12家藥企遞交IPO申請,業務范圍涵蓋創新藥物研發、疫苗等多個領域。
在赴港上市隊伍中,今年6月已完成遞表的軒竹生物率先迎來新進展。10月15日,該公司以29.46港元/股開盤,較11.6港元/股的發行價上漲153.97%,總市值超150億港元。而在前一日的港股暗盤交易中,軒竹生物一度漲超172%至31.6港元。
根據招股書,按此次發售價格計算,軒竹生物將獲得募資凈額7.01億港元,其中45%將用于核心產品(KBP-3571、XZP-3287及XZP-3621)的研究及開發;14%用于關鍵產品(KM602、KM501、 XZP-7797及XZP-6924)的研發;11%將用于為其他候選藥物的研發撥資;20%用于增強商業化及市場營銷能力。剩余10%將用于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對于當前生物醫藥企業赴港上市熱潮,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碼總監及內地業務首席執行官黎少斌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內地藥企進入香港市場的過程中,兩地有望在產品研發、市場戰略、資金運作等領域深化合作。除融資優勢外,香港在生命健康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的科研基礎設施與成熟監管環境,將為內地企業布局國際市場提供重要支撐?!?
另有一級市場投資人向記者指出,當前資本市場對生物醫藥資產的認知正回歸價值本質,具備創新能力的藥企持續獲得關注,行業技術創新將不斷深化。對初創藥企而言,需重點平衡現金流與研發管線布局,上市也并非最終目標,BD(商務拓展)亦是當前生物醫藥企業實現快速變現的重要路徑。
核心產品市場競爭激烈
軒竹生物成立于2002年,2012年四環全資收購100%股權后,軒竹成為國內大型醫藥集團四環醫藥的創新藥研究院。2018年,軒竹生物開始獨立運營,并在2020年獲國投招商等資金A輪9.63億元戰略投資。2021年初,并購整合大分子生物藥公司北京康明百奧。同年末完成B輪超6億元融資。
研發管線布局上,軒竹生物已有三款核心產品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新藥上市申請(NDA)批準,包括用于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創新質子泵抑制劑(PPI)KBP-3571、靶向乳腺癌的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6(CDK4/6)抑制劑XZP-3287、靶向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劑XZP-3621。
其中,KBP-3571作為軒竹生物首款獲批上市的產品,已成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該產品于2023年6月獲批用于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并正式商業化,在2023年、2024年及2025 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收2.9萬元、3010萬元及1790萬元。但營收規??焖僭鲩L的同時,也面臨著極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智研咨詢顯示,PPI又稱胃氫-鉀泵(氫-鉀腺苷三磷酸酶)抑制劑,是目前抑酸作用最強的藥物之一,被廣泛用于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和卓-艾綜合征(又稱“胃泌素瘤”)等酸相關性疾病及應激性潰瘍的臨床治療和預防。
2018年-2024年期間,中國口服PPI市場規模一直保持在100億元以上,市場需求強勁,但如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蘭索拉唑等多款常用口服PPI于2021年被納入帶量采購計劃,雷貝拉唑于2023年進入集采范圍,2022年與2024年中國口服質子泵抑制劑市場規模有所下滑。
僅從2024年產品市占率來看,雷貝拉唑(衛材)、艾普拉唑(麗珠醫藥)、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奧美拉唑(阿斯利康)為市場主流產品,市場占比超87%。其中雷貝拉唑占比27.6%,艾普拉唑占比23.7%。埃索美拉唑、奧美拉唑緊跟其后,占比均超15%。蘭索拉唑(武田制藥)、泮托拉唑(武田制藥)、安奈拉唑(軒竹生物)市場占比相對較小。
智研咨詢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7月末,境內生產的蘭索拉唑類藥品共有134款,包括陜西漢江藥業、常州四藥制藥、山東裕欣藥業等104家企業。泮托拉唑類藥物106款,生產企業超百家。奧美拉唑類藥物440款,生產企業超180家。雷貝拉唑類藥物39款,生產企業超20家。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軒竹生物正推動KBP-3571的適應癥拓展,將其覆蓋范圍擴大至反流性食管炎,該適應癥的臨床試驗已進入III期階段,若順利獲批,將進一步擴大產品適用人群,提升市場競爭力。
不過,軒竹生物也在招股書中直言,公司面臨著專利到期后的仿制藥競爭風險。據披露,待KBP-3571等已獲專利保護的藥物知識產權保護期屆滿后,競爭對手可能會開發并推出相應仿制藥;由于仿制藥通常具有更低的生產成本與銷售價格,一旦進入市場,將加劇市場價格競爭,可能導致公司品牌產品的市場份額被蠶食。
從財務表現來看,軒竹生物正處于“營收增長但虧損持續擴大”的發展階段。2023年至2024年間,分別實現收入2.9萬元、3009.4萬元;同期虧損總額3億元、5.56億元。2025年上半年,軒竹生物收入1789.3萬元,虧損總額1.11億元。更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5年上半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余855.8萬元。
針對當前的財務狀況,軒竹生物方面表示,綜合考量公司可獲取的財務資源(包括現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商業化產品銷售產生的持續收入、全球發售預計所得款項凈額,以及公司當前的現金消耗率),公司擁有足夠的營運資金,能夠覆蓋自招股章程日期起計未來至少12個月內、不低于125%的各類成本支出,其中涵蓋研發成本、業務開發與市場營銷開支,以及行政與經營成本,短期內資金鏈安全可得到保障。
不過,創新藥物研發“高投入、長周期、高風險”的行業屬性,決定了軒竹生物對資金的長期需求仍將持續處于高位。數據顯示,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產生的研發支出分別為3.84億元、2.85億元、1.06億元。持續的高研發投入是公司維持管線競爭力的核心支撐,但也對其長期融資能力提出考驗。
招股書顯示,軒竹生物有超過十種藥物資產在開發中,涵蓋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包括三項NDA批準資產,一個藥物項目處于NDA注冊階段,一個藥物項目處于III期臨床試驗階段,四個藥物項目處于I期臨床試驗階段,五個已獲IND批準。
豐富的管線布局背后,軒竹生物仍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軒竹生物另一款核心產品XZP-3287(CDK4/6抑制劑)為例,該產品在今年5月獲得作為單藥治療及與氟維司群聯合用于治療HR+/HER2-晚期乳腺癌的NDA批準。
乳腺癌是全球患病率第二高的癌癥,2024年約有240萬新病例,其中HR+/HER2-患者約 占75%。輝瑞旗下哌柏西利作為全球首個上市的CDK4/6抑制劑,占據了大部分CDK4/6抑制劑市場。
據中康開思系統顯示,2023年哌柏西利膠囊在全國等級醫院銷售總額約2.06億元,同比增長534.3%。也是在同年1月,哌柏西利的化合物專利到期,其也迎來了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國內已有多家企業在布局哌柏西利仿制藥,包括豪森藥業、齊魯制藥、山香藥業、正大天晴、科倫藥業、先聲藥業、吉林敖東洮南藥業等,給軒竹生物XZP-3287的商業化推廣帶來挑戰。
對于生物醫藥企業赴港上市與后續發展,上述投資人也強調,“在全球醫藥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藥企選擇通過港股上市,一方面能夠為國際投資者開辟投資渠道,吸引全球資本關注;另一方面,企業自身也可借助上市融資獲得充足資金,加快新藥研發進程與市場推廣步伐?!?/p>
“但需要注意的是,資本市場以盈利和業績為核心導向,無論是商務拓展(BD)交易還是產品銷售,都要求藥企拿出實實在在的成果,要么是具有臨床價值的研發管線進展,要么是持續增長的商業化收入。唯有憑借實際成果證明自身競爭力,藥企才能持續吸引資本、人才等資源注入,在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痹撏顿Y人補充。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