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馬斯克星艦成功完成第11次試飛,“中國星艦”正奔向星辰大海

    2025-10-15 18:38

    經觀新科技

    北京時間10月14日,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Starship)發射升空,圓滿完成星艦第11次綜合飛行測試。

    據Space X公司公開信息,此次試飛的主要目標包括部署8顆模擬星鏈衛星、對星艦隔熱系統進行極限壓力測試,以及超重型助推器的海上懸停和受控濺落等。據央視新聞,這是Space X公司第二次實現“星艦”2型(Version 2)原型機完整著陸,今年早些時候,該系列機型曾三度在試飛中失利,直到8月才首次成功落地。

    星艦是Space X開發的新一代完全可重用火箭系統,其設計目標不僅僅是探索太空,還包括通過降低太空訪問成本來實現商業化盈利,星艦本身并非直接盈利產品,而是作為一種基礎設施工具,幫助SpaceX擴展現有業務并開拓新市場。如果說Space X是美國商業航天公司的一個范本,那么隨著中國商業航天的快速發展,“中國星艦”已經在奔向星辰大海的路上,商業航天正成為國內投資者關注的一個重要賽道。

    商業航天公司靠什么盈利

    商業航天通過低成本發射、衛星服務和新興太空經濟盈利。核心是降低發射成本,擴大市場規模。SpaceX的星艦通過完全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將發射成本降至每公斤數美元,吸引商業衛星發射客戶,如Starlink(衛星互聯網星鏈)2024年收入超發射業務,已擁有700萬用戶。SpaceX還通過NASA合同(如Artemis月球任務)獲得高額收入,2023年就獲得數十億美元的資助。此外,SpaceX正在探索點對點亞軌道運輸(如紐約到東京30分鐘)和太空旅游,未來可開拓太空制造、采礦等萬億市場。

    在中國,領先的商業航天公司包括藍箭航天、中科宇航、國星宇航、星際榮耀、東方空間、天兵科技等,它們的商業模式和SpaceX在有些方面是類似的,如通過低成本火箭發射、衛星星座運營和政府合同盈利。

    如藍箭航天,主攻的中大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其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液體火箭為國內首款采用液氧甲烷推進劑的低成本液體火箭,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空白,在全球商業運載火箭低成本化和可重復使用浪潮來臨之際,提升中國在低成本商業火箭領域的國際競爭力。藍箭航天控股的鴻擎科技規劃了10000顆衛星的星座。這一星座是我國繼GW星座和千帆星座之后的第三個大型星座計劃,也是首個由民營公司投建的大型星座。

    再如正在港交所申請IPO的國星宇航,公司業務主要為“造衛星、管衛星和用衛星”。2024年,公司星基解決方案營收超過總營收的70%,一家國內大型數字創意產業為了應用元宇宙技術,購買了國新宇航一體化的衛星數字孿生系統,該系統將幫助該客戶快速構建元宇宙三維場景。

    盡管商業模式清晰,但上述兩家中國商業航天公司到目前尚未盈利。據公開信息,藍箭航天2023年、2024年凈虧損分別為11.77億元和10.15億元。國星宇航2022—2024年虧損凈額分別為9090.7萬元、1.39億元、1.77億元及1.92億元。

    如何投資“中國星艦”

    Space X估值已超2000億美元,2024年融資260億美元,尚未在美股上市。目前,國內新興商業航天公司也尚無在A股、港股上市的企業,這也意味著普通投資者無法購買其股票。

    截至2025年10月初,藍箭航天的IPO進程處于上市輔導階段,尚未進入正式申報或路演環節。該公司擬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這一進展標志著藍箭航天成為中國商業航天領域首批啟動IPO輔導的頭部民營企業之一,有望成為“科創板商業航天第一股”。

    另一家已進入上市輔導階段的商業航天企業是中科宇航,該公司是國內首家混合所有制商業航天火箭企業,也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培育孵化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系列化中大型火箭研制、定制化宇航發射、亞軌道科學試驗等業務。

    盡管“中國星艦”尚未上市,但這些商業航天供應商中有大量上市公司,涵蓋液體燃料、3D打印、軸承以及傳感器等領域。

    據中泰證券近期研報,在液體燃料方面,九豐能源(605090.SH)作為清潔能源服務商,積極拓展特種氣體業務并深度參與商業航天燃料供應, 公司已實現商業航天發射場特燃特氣配套,成為國內航天領域重要氣體供應商。在3D打印領域,鉑力特(688333.SH)是3D打印領軍企業,當前公司已助力藍箭航天、東方空間、九州云箭、星際榮耀、星眾空間等多個商業航天客戶完成發射、飛行任務,參與的多個商業航天項目已進入批量生產階段。此外,如國機精工(002046.SZ)被譽為中國商業航天軸承霸主,高華科技(688539.SH)通過宇航級傳感器等技術切入商業航天市場。

    2025年被視為中國商業航天元年,標志著行業從初創階段邁向規?;?、商業化運營的關鍵節點,“中國星艦”也正在奔向星辰大海。(綜編)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