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上海中秋的鮮肉月餅 | 十月行記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07 15:04

    一轉眼,我來上海工作已有十年了。每到中秋,上海風里的香味就和浙江老家不一樣了。

    我的老家是浙江的一座小城——金華。金華城中央,一條婺江穿流而過,將整座城市分為江南與江北兩部分。在江的兩岸,道旁種著許多的桂花樹。一臨近中秋,整個金華城的空氣中就灑滿了桂花的香甜。

    在上海,提醒人們中秋來到的風物另有不同。

    倘若在臨近中秋的時節,人們路過淮海路、南京東路時,街頭乍吹起濕潤的熱風里,時常裹著股葷香,油酥氣混著鮮肉的鮮,爽利地鉆鼻子。一嗅就知道,是鮮肉月餅開爐了。

    其他地方的人總納悶,月餅該是甜的,豆沙、蓮蓉、五仁,哪樣不是甜絲絲的?偏上海人要在月餅里塞一團鮮豬肉,烘得油汪汪的,咬一口,酥皮簌簌地落,肉汁燙舌頭。

    你要問上海人為什么獨愛這一口,他們多半笑笑:“鮮肉月餅么是買給自己家人吃的呀?!?/p>

    鮮肉月餅,符合極了上海人的消費觀,它不是為了面子,而是為了里子。那些包裝漂亮的月餅只是流通貨,而鮮肉月餅才是實打實自己家要吃的。不需要華麗的包裝,只需要趁熱。新鮮的、剛出爐的鮮肉月餅一定是最好吃的。

    說起“鮮肉月餅”的來歷,倒是一樁趣事。

    有人說,鮮肉月餅的前身是高橋松餅。位于老上?;春V新啡鸾鹇仿房诘摹案邩蚴称窂S門市部”是上海最早做鮮肉月餅的地方,所以“上海鮮肉月餅”也叫“高橋鮮肉月餅”。

    另一說,過去老大房這些蘇式茶食店中,有種鮮肉餃很受歡迎,后來師傅將其形狀大小改變,就成了鮮肉月餅。

    還有說法稱鮮肉月餅最早由普陀區悅來芳賣出名氣,這家1926年成立的老字號,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銷售鮮肉月餅,每到中秋,人們提著臉盆、水桶在長壽路上排隊。

    不過,上海人并不太計較這些淵源,他們只認準一條:皮要酥,肉要鮮。

    上海的鮮肉月餅,講究一個“酥”字。

    酥皮得用油酥和水油面皮反復疊壓,行話叫“疊被子”。皮子若是疊得不錯,月餅烤出來一層層的,輕輕一碰就散開,但又不會散得太過分。

    對于做月餅的方法,老吃客分為了兩派:一派是覺得鍋爐烘的第一,說炭火平底鍋烘出來的皮子更松脆;另一邊覺得烤箱烘得圓潤整齊,也不錯。但無論哪一派,都受不了月餅皮厚肉少,好像這種“饅頭”似的鮮肉月餅違背了上?!皠諏崱钡木?。

    好的鮮肉月餅烘烤后咬開,肉餡是一層層有層次的,咬上去有彈性和切斷層層疊疊肉餡的快感。一枚好的鮮肉月餅必定是balance的,是多重味道對于味蕾夾擊而又不失主角的佳作。

    對于月餅品牌,上海的“老法師”喜歡光明邨的鮮肉月餅。中秋前的淮海路,總能看到一溜長隊從光明邨門口蜿蜒到街角,拐彎排到成都南路上是常事。在隊伍的尾部,有時能看到“最后一位”的牌子。

    排隊的多是“老上?!?,穿得清清爽爽,手里拎著布袋子,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鞍⒗磕甓紒碣I,但是今朝人特別多,平常沒噶許多的。平??倸w排在前面,頂多排一兩個鐘頭?!庇形恍斟X的阿姨,每年都要買幾盒給兄弟姐妹送一盒?!鞍⒗I了自家人送送,排隊四五個小時,哪能辦呢?”

    這長長的隊伍里,有嘗鮮的,有懷舊的,也有湊熱鬧的游客。但無論為了什么,總歸是為了那一口上海獨特的中秋味道。

    朋友來上海的時候,有時我們會送他們一盒上海廣蓮申的點心,讓他們帶走。若是臨近中秋,或許會在外賣平臺上點幾枚老大房的鮮肉月餅給他們嘗嘗??偮牭盟麄冋f:“好吃的,從來沒吃過。下次回金華,帶你們去吃那家店,味道也很不錯?!?/p>

    彼時彼刻,驀地意識到,自己已是一個落地在上海很久的人了,離開家鄉業已很長時間。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華東新聞中心記者 關注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和資本市場中所發生的好玩的事,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對已知事物挖掘未知面。 關注領域:上市公司、券商、新三板。擅長深度報道。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