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9-26 20:19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老盈盈
9月25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在2025年《財富》世界500強峰會上表示,中國企業出海應該思考一些戰略性問題,不能亂出海,不能為了出海而出海。此外,要學會借力,重視和當地企業合作,實現聯合開發,減少企業出海的阻力。
宋志平表示,出海的企業要研究戰略性的問題,包括去哪里、做什么、怎么做。對于前兩個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要去政策友好和當地市場空間大的地方,同時要做企業最拿手的核心技術。他認為,如果企業能把國內的技術做到爐火純青,出海應該也會比較順利。
此外,宋志平在會上重點介紹了“怎么做”的問題。他認為,內地企業出海會遇到不少阻力,企業在出海的過程中要學會借力,例如與當地企業甚至和跨國公司合作,以減少阻力和壁壘。
宋志平介紹稱,前一段時間,他去阿曼參觀考察了一個國內光伏企業做的組件項目,規模不小。該項目是這家國內企業和當地投資局合作的,當地投資局投資30%,美國從事蓋板玻璃業務的跨國公司投資20%,國內這家公司投資50%。再比如,有一家叫德信鋼鐵的印尼企業,是國內一家叫德龍鋼鐵的企業出海后,與印尼當地的資本合作開發的項目。該項目中,德龍鋼鐵占股權大頭,印尼當地的資本也投資了一部分。
宋志平稱,這兩個出海的項目對于出海企業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國內的企業出去建工廠、開發項目的時候,如果能和當地的政府公司合作,例如中東、東南亞都有政府開發公司,引入這些公司的資金,對于企業出海具有戰略意義,對防范風險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宋志平以自己過去的親身經歷表示:“當年我們去非洲見企業就遇到問題了。我們和法國人溝通,法國人不愿意和我們合作,說我們進不了非洲市場。后來我們和他們簽了個協議,給了他們一點‘甜頭’,大家聯合開發,這樣一下子就進入非洲市場了?!?/p>
除了需要重視和當地企業或者跨國公司合作外,宋志平認為,海外聯合開發項目,國內企業必須實現控股,就好像當年外資汽車企業想進入中國市場,條件就是必須成立合資企業,對國產化實現率也有規定。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