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十一長假臨近,國內旅游市場即將迎來年度消費高峰。馬蜂窩最新大數據顯示,今年十一出行需求呈現多元分化態勢,賞秋游由北向南逐步升溫、小眾目的地備受青睞、自駕與戶外熱潮不減,同時出境長線游市場顯著復蘇,AI工具則成為游客行程規劃的重要助力,多重趨勢共同勾勒出假期旅游消費的新圖景。
國內游:小眾目的地崛起,自駕與戶外成主流
傳統熱門城市依舊是多數游客的選擇,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杭州、重慶、廣州、南京、青島等城市位列十一國內熱門城市前十,預計假期將迎來大規??土?。但與以往不同的是,越來越多年輕旅行者開始拒絕“人山人?!?,將目光投向縣一級的寶藏小城,追求更高舒適度與性價比的旅行體驗。

從數據來看,阿爾山、騰沖、敦煌、婺源、延吉、香格里拉、平潭、額濟納旗、安吉、桐廬躋身國內熱門小城榜單前列。其中,率先迎來秋色的阿爾山熱度漲幅高達340%,成為“反向出行”的首選目的地。這一趨勢背后,是消費者旅游觀念的轉變——相較于打卡熱門景點,如今的游客更注重深度體驗當地文化與自然風光,小眾小城憑借獨特的地域特色和較低的游客密度,正持續吸引著旅游消費群體的關注。
交通方式選擇上,節假日機票價格居高不下、高鐵票“一票難搶”的現狀,讓自駕再度成為家庭出游的主要形式。近一周,各地“自駕”相關搜索熱度平均上漲超過100%,草原天路、鄉村風景、沿海公路等類型的自駕線路關注度顯著提升。具體來看,烏蘭布統自駕、甘南自駕、川西自駕、獨庫公路自駕、膠東半島自駕等線路熱度名列前茅,“邊走邊玩”的靈活旅行模式,滿足了家庭游客對行程自由度的需求。
戶外賞秋同樣成為今年十一的熱門選擇。當前,全國大部分地區仍處于夏末,但東北、內蒙古等北方地區已率先進入秋季,成為賞秋游客的首選目的地。馬蜂窩數據顯示,近一周大興安嶺熱度上漲120%,盤錦憑借紅海灘景觀熱度上升113%,二者躋身近期熱度上漲最快的城市前二;以楓葉聞名的遼寧本溪熱度漲幅也達101%,其標志性的“中華楓葉之路”熱度更是暴漲371%,成為攝影愛好者和戶外游客的重點關注對象。
與此同時,秋季適宜的氣候推動徒步、登山等戶外活動重回旅游市場C位。西雙版納基諾山徒步熱度上升150%,雨崩徒步、長穿畢徒步、五臺山徒步、南太行徒步等經典戶外線路緊隨其后。這類活動不僅滿足了年輕人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需求,更契合了當下消費者對“挑戰自我”的精神追求,成為假期旅游消費的重要增長點。
出境游:長線市場復蘇,“在地體驗”成新趨勢
今年十一假期前后,“請3休12”的靈活拼假方案為出境長線游提供了充足的時間條件,有效帶動了出境游市場的復蘇。從目的地選擇來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韓國、越南、印度尼西亞、新西蘭、土耳其、澳大利亞登上熱門出境國家榜單。

盡管周邊亞洲國家憑借航線密集、行程靈活以及免簽政策等優勢,仍占據出境游市場的主流地位,但澳洲、歐洲長線游的訂單量在十一期間顯著攀升。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因即將實施的免簽政策,近期關注度大漲157%,有望成為今年十一出境游的“黑馬”目的地。
在旅行方式上,游客對出境游的需求已從傳統大團的“走馬觀花”向深度體驗轉變。落地后選擇深度體驗精品小團,或靈活預訂當地一日游產品,成為當前出境游的新趨勢。數據顯示,馬來西亞熱浪島一日游、沖繩潛水體驗、墨爾本普芬比利蒸汽火車加菲利普島企鵝島一日游等“碎片化產品”,已成為出境游客咨詢與預訂的主要對象。這一變化表明,消費者愈發注重旅行的個性化與體驗感,愿意為高品質的“在地服務”支付溢價,推動出境游市場向精細化、高品質方向發展。
綜合來看,今年十一出行市場呈現出“小眾化、深度化、智能化”的鮮明特征,國內游與出境游市場同步發力,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對于旅游行業從業者而言,需精準把握市場趨勢,聚焦小眾目的地開發、戶外產品創新、深度體驗服務升級以及智能化工具應用,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而對于游客來說,豐富的目的地選擇、靈活的出行方式以及優惠的消費政策,也為打造高質量的十一假期旅行提供了更多可能。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