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連平:告別增量依賴,中國城市如何應對房地產深度調整?

    2025-09-15 09:58

    作者 胡群

    當房地產市場持續四年下行,銷售、投資、房價全面走低,中國城市的增長引擎是否需要重新定義?

    9月12日,瞭望智庫與普華永道在北京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25》報告,并舉辦“從機遇之城看中國機遇”研討會。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中國金融學會理事連平在會上指出,“十四五”時期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改革開放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程度最深的一次調整,市場已從“供不應求”轉向“供大于求”,區域分化日益顯著,傳統增長模式面臨根本性轉變。

    連平在演講中強調,“十五五”時期,我國將面臨人口下降問題。盡管國內在“十四五”時期后半段已經全面放開生育政策,但無法根本解決人口迭代的趨勢性發展。他認為,房地產市場將受人口下降、城鎮化放緩、居民杠桿高企、房企債務壓力等多重因素制約,未來市場將從收縮逐步走向平穩,政策應以“適度微調、分類施策”為主,推動供需再平衡,化解系統性風險。

    從“供不應求”到“供大于求”

    連平指出,“十四五”時期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深刻調整。自2021年下半年起,市場趨勢掉頭向下,銷售、房價、投資、工程建設等關鍵指標持續走低,至今已持續四年,且尚未見明顯企穩跡象。

    “本輪調整是房地產行業和市場在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000年行業快速成長以來最大、最深、持續時間最長的一輪調整,”連平表示,“是市場供求關系發生深刻轉變情況下的一次調整,無論是總量還是結構均發生了鮮明和快速的調整?!?/p>

    這一輪調整不僅是周期性波動,更是結構性轉變。從總量看,市場已由過去的“供不應求”轉變為“供大于求”;從結構看,區域分化日益明顯,一線城市與部分重點二線城市庫存可控,而三、四線城市則面臨高庫存壓力。

    他提到,當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不僅體現在交易量和價格上,也體現在市場主體的行為變化上?!霸谛枨髠?,近年來住房銷售持續大幅放緩,現房銷售占比明顯上升,房價水平持續下跌。在供給側,房企金融資源收緊,土地市場擴張勢頭由盛轉衰,房地產開發投資步伐持續大幅下降?!?/p>

    人口、杠桿與庫存三重制約

    展望“十五五”時期,連平認為房地產市場仍將面臨多重結構性約束。首先,人口總量下降將成為住宅購置需求減弱的重要因素?!胺康禺a需求長期看人口。未來中國總人口規模持續減少,將會拖累全國新建住宅購置需求?!?/p>

    其次,城鎮化仍有空間,但增速明顯放緩?!拔覈擎偦拭吭鲩L1個百分點,新增人均住宅面積約0.63平方米?!边B平引用數據說明,“到2030年,我國城鎮人口將達到9.83億人,城鎮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將升至44.6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持續上升?!?/p>

    此外,居民部門杠桿率已處于高位?!啊奈濉瘯r期末,居民部門的杠桿率為61%左右,處在歷史高位;在達到峰值后開始逐步下降?!边B平指出,“由于居民部門存量債務處于相對偏高的水平,居民部門為了減輕償債壓力,減少房產購置和進行存量債務提前償還是主要的選擇方式?!?/p>

    與此同時,房企資產負債率仍維持在75%—80%的高位?!氨M管住房金融政策對維持部分房企流動性給予了必要的支持,但當前主要上市房企資產負債率仍然在高負債壓力水平之上,每年仍有15—20%的資金用于還本付息?!边B平警告說,“這種情形可能在‘十五五’時期進一步擴散蔓延,進而加劇商業銀行房企不良貸款規模和不良率?!?/p>

    差異化調控與結構性平衡

    面對這一形勢,連平提出,“十五五”時期房地產政策應以“促進供需基本平衡、化解系統性風險”為核心目標,采取“適度微調、分類施策”的策略。

    在供給側,應加快推進商品房去庫存?!凹铀偻七M商品房去庫是推動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的重要工作之一,”連平建議,預計中央將逐年撥款支持商品房和閑置用地收儲工作,總計專項債投放規模大約在1-1.5萬億元。

    在需求側,需進一步降低居民購房成本?!邦A計‘十五五’時期,個人購房利率將適度下調房貸利率,總體將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保持在低位運行?!边B平表示,北京上海深圳所在商業銀行可能會適度降低購房首付比例。

    連平特別強調區域差異化政策的重要性?!拔磥砣丝谙虼蟪鞘辛魅肴允侵饕l展趨勢,大城市人口集聚性有不小的增長空間?!彼治稣f,由于一線和高能級城市是全國居民購買力和產業資源最集中的地區,地方財政實力相對較強,因此過往土地供給相較于低能級城市更為保守,長期存在供給小于需求的狀況。

    他建議,繼續推進“白名單”項目融資落地,在“十五五”初期階段,達成商業銀行對房企“白名單”專項貸款的全覆蓋,維持房企正常經營的流動性支持;各地應推動并落實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逐步落實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貸款實際放款工作。

    中國房地產市場正經歷一場靜默而深刻的轉型。這不僅是一個行業的周期調整,更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反映,意味著過去依賴土地財政和房地產投資的發展模式亟待轉變。

    當前,房地產已不再扮演拉動增長的主要動力,而是逐步回歸其居住和城市功能服務的本質。政策的角色也正從“強刺激”轉向“微調與護航”,從“一刀切”轉向“因城施策”。

    在這場調整中,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平衡短期風險與中長期結構改革,如何在去庫存、防風險與穩增長之間取得均衡。但值得指出的是,房地產市場“黃金時代”的終結,也正孕育著新一輪城市發展邏輯的重構。那些率先擺脫房地產依賴、瞄準新質生產力、融入區域協同網絡的城市,將在下一輪競爭中贏得主動權。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金融市場研究院院長 主要關注銀行、消費金融領域市場動態。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