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宋朝百姓聚會:市井里的煙火氣

    2025-09-12 12:13

    作者 文博時空

    文博時空 作者 董嚴 千年前,趙匡胤黃袍加身,開創了一個自由而迷人的新時代,“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于天街,寶馬爭馳于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細致的描述記錄了無數生命曾經存在的痕跡,讓我們跟隨一個普通百姓李貴的腳步,一起回到煙火市井的故夢。

    ?

    這里是北宋都城東京開封,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繁榮的都市。

    ?

    俯視這座城池,皇城、內城、外城三重宮墻嵌套而立,最外圍周長約43公里,陸路城門共十二座,東面設有兩門,西、南分別設有三門,北面設立四門供人通行,另有水門數座,供河流穿行。城內道路呈十字相交,街市屋宇鱗次櫛比,茶坊酒肆、肉鋪廟觀擠擠挨挨,養活了五行八市、三教九流。

    ?

    每日五更之時,當寺院的晨鐘和打板聲響徹內外,整座都城便漸漸蘇醒,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清明上河圖 宋·張擇端 故宮博物院藏


    留下《東京夢華錄》的宋代散文家孟元老曾用“吟叫百端”來形容開封市場的熱鬧繁華。三更夜市剛罷,五更早市又起。在城外趕著太平車或挑著貨擔的小商販、坐轎騎馬的行人們正絡繹不絕地趕往城內,城內的小廝們打著哈欠又開始了新的忙碌。適逢元旦期間,諸家店鋪都早早備好了茶酒吃食,重新結絡門前的花頭,搭建彩棚,擺放帽子、梳子、珠翠、首飾、衣著、花朵、領抹、靴鞋、玩具之類的商品,營造節日氣氛。虹橋左側,“十千腳店”的彩樓歡門前早早懸掛上了“新酒”的幌子,為歡慶節日準備了新谷釀成的酒?!皩O羊正店”旁賣肉的攤販,正在肉案上分切鮮肉,同時燒餅、包子、面條、糕點等各種葷素早餐也涌現街頭。


    《貨郎圖》 宋·蘇漢臣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明上河圖中的孫羊店 宋·張擇端 故宮博物院藏


    和這座都城一同蘇醒的,還有我們的主人公李貴。在東京開封,士庶之家過年節,在元旦前一日便開始了。適逢寒冬臘月,天寒地凍,正是農閑季節,因此人們有較多的時間開展各種活動,自元旦頭一日到元旦當天,普通士庶人家會有多次聚會,來慶祝這次年節。

    ?

    清晨洗漱過后,李貴和妻子會把準備好的門神貼在門上,并以桃木制成長二三尺、寬四五寸的桃符掛于門頭,用來替換去年的舊符,同時燃燒黃術,以達到驅鬼辟邪、除禍降福的效果。午飯通常會準備一些常見的節日吃食,如屠蘇酒、術湯,五辛盤,索餅等。五辛盤,就是將五種具有辛辣味的蔬菜裝在一個盤中,類似今天火鍋中的蔬菜拼盤。宋人認為,元旦吃這幾種辛辣蔬菜有益于身體健康。至除夕夜,所有家人齊聚一堂,為來年“守歲”,這一傳統盛行于城鄉各地。燭光映照下,餐桌上依次擺放有屠蘇酒、蜜餞果子、湯餅等小零食,還有妻子特別準備的“百事吉”:將掰斷的柏枝、掰開的橘子和柿子置于同一盤中,寓意“百事吉”。但是長夜漫漫,年幼的孩子經常不堪忍耐,哭鬧不止,李貴會組織些猜謎語、講故事、說笑話等活動,來驅趕孩子們的瞌睡,門外爆竹聲此起彼伏,門內一家人其樂融融。


    牙刷 宋 河南大信博物館藏
    《貨郎圖》南宋·李嵩 故宮博物院藏


    在元旦當天,普通人家也會認真梳洗,換上潔凈嶄新的衣服,雖然不像富貴人家有羅、緞、織錦等名貴布料,但也要素雅干凈,迎接親友的來訪。在宋代,元旦拜年的方式有很多,有同族長者帶領若干后生挨家祝賀,有親朋好友之間相互祝賀,也有大家聚在一起“團拜”。李貴每年都會置酒待客,約三五好友小聚。早上五更剛過,便有鄰人熟識前來拜年,除了提前約好的三個好友,也有鄰居貪酒留下相聚。一邊喝著屠蘇酒,一邊閑話家常,因酒的度數不高,因此家中老幼婦孺也常常小酌一番。

    ?

    時值冬日,空閑時間較多,這種好友小聚并不會立時結束,真正的歡聚節目往往在最熱鬧的街市處。酒罷,李貴和好友數人,閑步進入城內游玩,遠處依稀傳來宮廷大朝會的嘈雜之聲,熱鬧異常。一流動攤販頭頂炊餅和包子等面食,四處尋覓主顧。近旁乳酪張家的伙計,正手拿餐單,往廚房傳遞,小茶館內的碼頭勞工們則三五成群的在茶肆中歇腳小憩。李貴和好友幾人一時興起,決定前往斗茶處湊趣。


    《清明上河圖》局部,(茶肆歇腳的勞工) 宋·張擇端 故宮博物院藏


    在宋代,朝廷設立了貢茶制度,茶農們需要用一種方法來評定茶葉品質的高低,因此民間便漸漸興起了斗茶的風氣。斗茶又稱茗戰,斗茶時茶農們會各自拿出所藏好茶,輪流烹煮,以點茶法互相比試茶葉及茶藝高低,是色、香、味、形、藝的全方位考察。


    《茗園賭市圖》宋·劉松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不多時李貴一行人便到了一斗茶處,一位兜售“上等江茶”的攤主停了攤位,正注目旁觀,左側五人聚堆站立,各自帶著茶碗、茶壺、茶盞等器件兒饒有興致地參與其中,一個茶客剛剛飲完一盞茶,正用衣角擦拭嘴角不舍離去,另一位手持細吻極長的茶壺,注湯入盞,茶擔旁站著一個提茶籃的母親,拉著孩子駐足觀看。


    建陽窯黑釉兔毫盞 宋 故宮博物院藏


    元旦期間,開封府照例還會開放關撲三日,任由百姓娛樂。關撲是一種帶有賭博性質的游戲,一般以食物、日常器具、果實、柴炭之類來賭,賭資大小不限,有時甚至會有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等參與。參與雙方在地上或瓦罐內投擲銅錢,以錢的正反面的多少判定輸贏,贏者可按錢數取走所撲的物品,輸的人則要付錢。這一游戲吸引了從貴族到平民的喜愛,許多婦女也喜愛在節日期間觀賞關撲。

    ?

    李貴和好友行至關撲處,天色已晚,城中彩燈亮起,一派祥和景象,許多女眷在這一天也會紛紛攜伴出游,參加這難得的集會,貴族女子還會佩帶棗粒大小的燈球和燈籠,并用華貴珠翠裝飾自己,平民女子也會效仿富貴人家,購買簪花和珠寶裝飾頭發和衣服,以示重視。


    金球銀簪 南宋 常州博物館藏


    此時游戲正在進行,看熱鬧的人群已經把場地重重圍住,李貴和朋友費力扒開一條縫隙進去,根據約定拿出10文錢作為賭資,擲了5次銅錢,字3次面2次,只贏得一把細畫絹扇,人群中喝彩聲此起彼伏,御街東朱雀門外的新門瓦子、舊曹門的朱家橋瓦子、梁門外的州西瓦子等處均設樂棚露臺,作樂燃燈,尤其是東角樓一帶最為熱鬧,傀儡戲、講史、般雜居、散樂、影戲、啞雜劇等輪番上演,為了提升演出效果,表演者還會燃放“爆仗”、“煙火”,間或有叫賣吆喝聲,一派煙火繁盛景象,雅俗共賞。宋代豐富的市民生活為李貴這樣的普通百姓提供了和皇室貴族一樣歡聚游賞的機會。

    《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張擇端 故宮博物院藏
    《清明上河圖》局部 宋·張擇端 故宮博物院藏
    (傳)宋·蘇漢臣《雜技戲孩》(局部) 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煙云集繪第三冊”


    像李貴這樣的普通人家,因不像文人墨客、富貴人家那樣“有錢有閑”,因此只能在元旦、寒食、冬至等重大節日或是農閑時節,才能盡邀好友親朋,歡聚暢飲。在歷史上,有無數李貴這樣的普通百姓,日復一日地勞作,為生計奔波,他們一生似乎都沒什么特別的大事發生,因而在史書中也顯得無可記錄,但正是每個普通人的生活細節,豐滿了我們的歷史,喚回了記錄的溫度。

    ?

    參考文獻:

    [1]朱軍獻.古代城門與城市空間結構關系研究——以北宋至晚清的開封城市為案例[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7,9(05):111-116.

    [2]王吳軍.北宋“元旦”放假七天[J].政府法制,2011,(08):51.

    [3]王丹菲.從《清明上河圖》看北宋食風[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2,(15):107-111.

    [4]劉春迎.北宋東京三大節日及其習俗[J].史學月刊,1997,(01):110-116.

    [5]陳榮冰.宋代斗茶及其茶藝評鑒[J].茶道,2023,(05):89-91.

    [6]黨貝貝,常雷.日常生活的歷史寫照——從《茗園賭市圖》管窺宋朝民間茶事[J].藝術與設計(理論),2022,2(02):128-130.

    [7]范沛濰.略論北宋東京的百戲[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1,(03):4-7.


    圖片 |董嚴

    排版 | 劉慧伶

    設計 | 尹莉莎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