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9日,由北京師范大學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北京師范大學“強師工程-百千萬計劃”縣域教育數字化轉型與創新實踐現場會在內蒙古鄂托克旗召開。本次活動以鄂托克旗教育數字化實踐為典型案例,聚焦數字化賦能教育的熱點與難點,共商縣域教育振興策略,共繪教育高質量發展藍圖。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及全國11個?。▍^)教育系統的領導干部、校長、教師代表參加現場會。
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成員楊玉春指出,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全面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積極響應教育部關于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號召,勇闖教育數字化改革“深水區”,以“數智變革”賦能教育生態優化,加速探索全區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與路徑。依托于北京師范大學“強師工程-百縣千校萬師計劃”,全區各地持續探索和完善符合地方實際的教育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培育優秀教師,形成工作經驗,正不斷提升應用水平、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院長亓俊國表示,北京師范大學聚焦縣域教育發展,在“強師工程”框架下,全面實施“百縣千校萬師計劃”,聚焦教師隊伍建設和職后發展問題,緊密圍繞人工智能時代縣域教育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提出助力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已覆蓋全國11個省份,累計90個區縣加入“百千萬計劃”。自鄂托克旗加入“百千萬計劃”以來,北京師范大學攜手鄂托克旗積極響應“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時代命題,通過教育生態的整體性重構,推動鄂托克教育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教師發展處副處長雷靜認為,本次活動的舉辦,讓與會者直觀感受鄂托克旗不斷迭代數字教育環境,縮小消除數字“鴻溝”,圍繞信息網絡、數字資源、智慧校園、應用創新、區域云服務等領域的建設成果,讓縣域師生享有更多“互聯網+”紅利,使最前沿的科技教育成果同樣惠及縣域師生。
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旗委常委、副旗長張國翻表示,近年來,在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的智力支持下,鄂托克旗緊緊圍繞“縣域治理—學校管理—五育融合—教師發展—學生評價”全鏈條改革,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初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鄂托克經驗”,努力推動設備“用起來”、教師“強起來”、課堂“活起來”、評價“準起來”,讓數字技術真正服務于育人本質,服務于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現場會期間,教育部全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長培訓專家工作組秘書處秘書長黃貴珍,北京師范大學原副校長、智慧學習研究院副院長陳光巨,鄂托克旗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石永峰,圍繞“成為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新時代好老師”“數智時代縣域教育的數字化轉型與創新”“縣域教育數字化治理的鄂托克路徑”等主題作了報告。
來自鄂托克旗棋盤井第三小學、棋盤井第一小學、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學、賽烏素小學、棋盤井中學、鄂托克旗第一中學等學校展示了近年來在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的經驗成果。
北京師范大學“強師工程-百千萬計劃”相關區縣和學校還圍繞教育集團數智化探索、數字賦能教師專業成長、科學思維與創新驅動、縣域教育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縣域教育質量提升經驗等話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研討。
據了解,本次現場會旨在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搭建縣域教育數字化學習交流平臺,共同為人工智能時代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推動更多縣域教師隊伍高水平建設與專業化發展實現數字化轉型。
(來源:光明網 作者 邱曉琴)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