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絲綢之路 光明之行”(以下簡稱“光明行”)白內障復明公益行動第26站新疆墨玉站圓滿落幕?;顒庸矚v時四天、義診眼疾患者1035人、為100名白內障患者實施了免費復明手術。

此次公益行動由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慈善光明行專項基金管委會和墨玉縣人民醫院發起。在和田地區和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的統籌指導下,和田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墨玉縣人民政府及縣衛健委聯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大學國發院”)、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大學新結構院”)等高校力量,聚焦群眾關注的眼健康,精準開展醫療幫扶,是一次“有為政府+有效援助”的成功實踐。
“光明行”組委會總領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趙培泉教授表示,本次公益行動構建起“篩查-手術-培訓”全鏈條服務體系,讓邊疆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眼健康義診工作成效顯著,術后患者視力均得到顯著改善。??

“光明行”組委會政委兼執行領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校友王守良表示,此次墨玉站光明行匯聚了趙培泉、金海鷹、范志剛、黃厚斌、陳軼卉等北京、上海三甲醫院眼科優秀的專業技術力量,還有北京大學國發院、北京大學新結構院的老師和校友,大家共同為墨玉縣光明行獻上一份力。

北京大學新結構院林毅夫院長、北京大學國發院黃益平院長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和慰問 “光明行”志愿者,并表達了對患者早日康復的祝福。艾散尼亞孜老人在術后復查時說到:“太謝謝你們了!專門過來給我免費做手術,真是幫了大忙,現在終于能看清了”。四年級的小學生阿依古麗手術后開心地說:“現在,我能看到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字了”。


在北京、上海眼科專家的指導下,墨玉縣人民醫院首次推行了眼科“日間手術”,實現了開展眼科“日間手術”的突破,患者術前1天完成檢查,制定治療方案,完成手術當日即可出院。
活動期間,同步舉辦啟明e站·“絲綢之路 光明之行”眼科知識培訓,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實操,全方位提升和田地區40余位基層醫護人員的專業能力。在公益活動義診手術中,醫療隊專家通過“一對一”帶教、病例研討、手術示范等方式,與當地醫護人員深度交流,培養本土眼科骨干。

為響應“軍民同心護健康”的號召,“光明行”組委會聯合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退役軍人社會工作委員會組織了“健康義診人民醫生進軍營”專項活動,來自眼科、口腔科、骨科的專家,走進當地軍營,為堅守在邊疆的官兵們提供全方位健康檢查。
?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退役軍人社會工作委員會代表、“絲綢之路 光明之行”組委會聯席領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校友孟恭明博士表示,關注現役及退役軍人的身心健康是社會工作的重要領域,未來將繼續鏈接資源,提供更多精準化、專業化的服務。
?
經過20年的發展,“光明行”已經由單純的醫療救助、逐步發展成為匯聚人心、播撒愛心的公益平臺。從白內障免費診療到青少年近視預防控制,從眼科到神經外科、心內科、中醫科等跨學科診療;成立光明眼科研究院,實行“一對一”帶教,踐行變“輸血”為“造血”公益理念;進行“光明行”品牌建設創新,助力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愛國擁軍,開展人民醫生走進軍營健康義診活動;光明行承載的不僅僅是單純的醫者仁心,更多的是反哺社會的時代責任與歷史使命。
?
活動期間,北大師生與和田地區召開交流座談會,考察當地特色產業,凝聚校友智慧,共筑智庫合作平臺,聯動北大校友企業與社會資源,為和田經濟社會發展搭建資源對接平臺。

這場跨越山海的公益,以日間手術提效、北京大學智力賦能、多民族攜手暖心,讓優質醫療扎根邊疆,踐行著健康中國、民族團結的初心,并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富裕貢獻 “光明行”力量。
?
?
文:王曉峰
配圖:范飛雄 武艷萍
審核:王守良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