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1-06 16:25

擁有《長恨歌》實景演出、華山西峰索道等超高人氣項目的陜西旅游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陜西旅游”),再次向A股市場發起沖刺。
根據安排,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將于2025年11月7日審議陜西旅游的首發上市申請。據了解,陜西旅游業務布局涵蓋旅游演藝、旅游索道及旅游餐飲等多個板塊,依托華清宮、華山等優質景區資源,該公司主板IPO申請于2025年5月30日獲受理,并于6月26日進入問詢環節。
招股書顯示,陜西旅游本次擬募集資金約15.5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主要投向泰山秀城(二期)項目、少華山南線索道項目、太華索道服務中心項目、太華索道游客中心項目,并用于收購太華索道股權、瑤光閣股權以及少華山旅游索道項目。截至目前,陜西集團為陜西旅游的控股股東,陜旅集團為陜西省國資委全資控股企業。因此,陜西省國資委為陜西旅游的實際控制人。
回溯過往,陜西旅游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這場“資本長跑”自2017年始,持續八年之久。如今,陜西旅游IPO迎來第三次叩門時刻。此番其能否圓夢A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2025年11月6日,記者多次撥打陜西旅游信披電話詢問IPO相關事項,截至發稿,尚未獲得接通。
三度闖關IPO
2017年1月,陜西旅游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邁出走向資本市場的第一步。同年7月,其向陜西證監局報送上市輔導備案材料,正式啟動A股上市進程。然而,此后陜西旅游上市計劃陷入停滯,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2020年12月,陜西旅游再度向中國證監會遞交IPO申請并獲受理,上市之路重現曙光。不料,在審核穩步推進之際,因其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與律師事務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陜西旅游IPO審查被迫中止,闖關之旅再度受阻。
2022年4月,陜西旅游IPO審查得以恢復。但在綜合考量后,其主動調整資本戰略,于同年7月撤回上市申請。
2025年,陜西旅游第三次向A股發起沖擊。此次闖關,該公司依托《長恨歌》實景演出所積累的超高人氣,以及旅游演藝、索道運輸、餐飲服務等多板塊的協同布局,再度叩響資本市場大門。
從業務結構來看,陜西旅游主營業務涵蓋旅游演藝與旅游索道兩大板塊,業務集中度較高。其中,《長恨歌》實景演出自2007年推出至今,已持續運營超過十八年,品牌影響力顯著,步入成熟發展期。2018年,該公司推出實景影畫劇《12·12西安事變》;2021年則完成《長恨歌》升級并推出冬季版,進一步拓展演出周期。
報告期內(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長恨歌》演藝收入占該公司總營收比例持續攀升,分別為33.50%、50.12%、54.28%和57.63%。
在索道業務方面,陜西旅游依托華山景區資源,運營有華山西峰索道與少華山奧吉溝索道。其中,西峰索道線路斜長4211米,相對高差894米,位居全國單線運營索道前列。
報告期內,西峰索道收入占比有所回落,分別為39.56%、32.95%、31.11%和29.51%。
旅游餐飲板塊方面,陜西旅游下屬的唐樂宮劇院餐廳以“仿唐歌舞+宮廷晚宴”為特色,成為陜西省文化旅游推廣的重要名片,亦有“東方紅磨坊”之譽。該業務收入規模相對較小,報告期內占比分別為13.70%、4.36%、3.36%和4.02%。
面臨業績變動風險
從業績表現來看,近三年陜西旅游整體業績表現較為亮眼,但受極端天氣影響,2025年業績同比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
報告期內,陜西旅游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均在98%以上,主營業務突出。具體來看,該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32億元、10.88億元、12.63億元和5.1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為-7207.28萬元、4.27億元、5.12億元和2.04億元。
對于業績的變化,陜西旅游在招股書中表示,2020年至2022年,受外部特定不利因素(如疫情等)影響,居民出游意愿及出游可行性出現暫時性、階段性下降,導致公司2022年的業績出現虧損。2023年以來,隨著外部特定不利因素的消除,公司主要業務數據保持穩定增長,2024年度陜西省旅游行業整體呈現高度景氣。
2025年,陜西旅游的業績出現了同比下滑的情況。陜西旅游在招股書中解釋稱,業績變化主要受寒潮、大風等異常天氣影響。2025年1—9月,陜西省旅游行業整體景氣度較2024年下降,回到正常水平,公司業務所在景區及業務毗鄰景區游客量均同比下滑,對公司業務的銷量及收入產生了負面影響。
具體來看,2025年1—9月,陜西省遭遇了寒潮、大風、沙塵和霜凍天氣,尤其是西安出現了近年來罕見的低溫,影響范圍廣泛。據數據統計,2025年1—9月,西安市發布各級極端天氣預警合計79次,而2023年及2024年同期分別為16次及37次。這些惡劣天氣條件對游客體驗公司戶外演藝和索道服務產生了一定影響,導致游客數量減少,運營受限。
陜西旅游預計,2025年其營業收入約為9.51億元至11.17億元,相較2024年同比增長幅度約為-24.69%至-11.54%,相較2023年同比增長幅度約為-12.61%至2.64%;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為-3.71億元至4.36億元,相較2024年同比增長幅度約為-27.50%至-14.80%,相較2023年同比增長幅度約為-13.21%至2.00%。該業績系公司初步預測數據,未經會計師審計或審閱。
除了受短期極端天氣影響外,陜西文旅亦面臨長期結構性挑戰。純山岳型景區天然受氣候制約,如西峰索道所在的華山景區冬季積雪會顯著減少客流量,旺季則受限于景區承載能力;惡劣天氣還可能直接導致索道停運或游客銳減。
此外,陜西文旅在招股書中稱,其存在產品盈利周期較長的劣勢。旅游演藝、索道等業務屬重資產運營,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加之消費者偏好快速變遷、行業競爭加劇,若未來在新項目投資中未能精準把握市場需求,可能面臨收益不及預期的風險。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