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ww04w"><rt id="ww04w"></rt></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tt id="ww04w"></tt>
  • <tt id="ww04w"><table id="ww04w"></table></tt>
  • <li id="ww04w"></li>
  • 化妝品企業為何再攻植物成分|科技賦能新消費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10-11 15:02

    再過一個多月,生長在海拔1800-3200米高原地區的青刺果將漸次進入開花期,這種植物受積雪融水灌溉,盛開時滿樹白花,被當地人稱為“百花之王”。

    青刺果寒冬開花,春季結果,全株均可入藥,云南少數民族將其嫩尖搗爛,外敷可消炎止痛、促進傷口愈合。2015年,云南本土美妝企業貝泰妮發現了青刺果在人體皮膚上的效用:青刺果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具有皮膚屏障修復作用;青刺果仁經萃取后得到的青刺果油含有黃酮提取物,具有抗衰老作用。

    2018年,貝泰妮旗下品牌薇諾娜將青刺果應用于護膚品中,推出青刺果修護保濕噴霧,宣稱起到屏障修護與舒緩功效,該產品在2019年“雙11”期間通過直播間售出1.7萬套。2024年3月,薇諾娜通過提取青刺果多糖(PROMAX),將其明星產品舒敏保濕特護霜升級為2.0版本。當年財報顯示,該產品在天貓“雙11”大促活動期間的敏感肌面霜賽道中蟬聯銷售榜首。

    像貝泰妮一樣,用“植物成分”打造爆品的邏輯,如今成為國內化妝品企業的共同選擇。

    在9月25日到9月27日舉行的2025年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行業年會上,多家化妝品企業展示最新研發成果,其中,中國本土植物成分成為各化妝品企業展示產品功效與差異化競爭的“抓手”。

    例如,谷雨從新疆沙漠地區的光果甘草根部中提取出光甘草定,相宜本草從生長于海拔1600-4000米的紅景天中提取到紅景天苷,上海家化則將青蒿提取物應用于旗下品牌玉澤、啟初。

    主打植物成分的化妝品企業也因其在科研技術上展示出的前沿能力,構建起包括品牌認知在內的“護城河”。2025年至今,以植物提取物為主要核心原料成分的化妝品企業申請上市的企業就有5家。

    中國香妝協會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姚永斌認為,中國化妝品行業正迎來原料創新與國產替代的關鍵轉折期,其中,本土植物資源和植物原料是未來化妝品企業的重要需求之一。

    植物成分再火熱

    在此次展會現場,杉海創新的銷售人員倪麗(化名)告訴經濟觀察報,近兩年來,除了透明質酸(玻尿酸)、重組膠原蛋白等化學成分外,其接觸到的客戶中,不少人在尋找具有創新性的植物成分,“大家想找一些具有稀缺性質、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成分”。倪麗所供職的杉海創新專注于新成分開發,該公司產品銷往歐萊雅、華熙生物、貝泰妮等多家國內頭部化妝品企業。

    事實上,倪麗提到的植物成分并不是新概念。如積雪草提取物、人參提取物已有成熟的應用范圍,早年間也涌現了佰草集、相宜本草、本草堂等以“草本”為主打概念的護膚品牌。

    國貨美妝品牌的明星大單品中以單一植物提取物作為主要成分的產品也不在少數:自然堂小紫瓶精華以來自喜馬拉雅海拔3355米地區的喜默因為核心成分;谷雨的光感美白修護精華霜以光甘草定為核心成分;相宜本草紅景天煥白精華液以紅景天苷為核心成分;佰草集金盞花系列以金盞花提取物為核心成分等。

    但是化妝品企業盼望獲得更獨特的植物成分。從化妝品新原料備案中,也可窺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植物成分的熱情。

    姚永斌引用的一組數據顯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自2021年5月開啟化妝品新原料備案以來,植物原料數量由2022年的3款增至2024年的42款。2024年植物新原料備案數量超越化學原料,占據主導地位,植物新原料備案量也成為原料備案中增長最快的類型。

    一方面這與政策推動相關。2025年2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支持化妝品原料創新若干規定》,并明確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結合我國傳統優勢項目和特色植物資源研發新原料”,并設立優先審評通道。

    據國家藥監局數據,截至今年7月的化妝品新原料備案總數量為86款,幾乎與去年全年的備案總量持平,其中植物原料備案數量為27款,占比33.3%,同比增長超47%。

    另一方面,在倪麗看來,植物成分的再興起也與美妝企業的科研技術突破脫不開關系,“中國植物成分中還存在眾多功效良好的活性物,這對化妝品企業來說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從化妝品企業建立差異化品牌認知來看,美妝品牌更傾向于以專屬原料作為系列產品中的關鍵成分,并且從該原料的專利、科研論文等多個維度建立品牌認知,這有利于品牌向市場證明自身對成分的功效保證,也代表了其自研原料在市場中的領先作用。

    科技突破

    科技的力量讓植物成分有了更廣闊的開發和應用空間。

    福瑞達生物股份董事長高春明告訴經濟觀察報,長期以來,化妝品行業普遍缺乏對植物中單一活性成分進行分離和鑒定的技術手段,科研人員往往只能將植物提取物視作一個整體來研究其功效。這種方式雖然能夠驗證植物的護膚潛力,卻無法明確“哪一種分子在發揮關鍵作用”,導致功效研究與產品開發缺乏針對性。

    他解釋稱,植物提取并非“榨汁機式”的簡單過濾,而是一項需要多學科交叉的精密工程??蒲腥藛T必須先對植物中的活性分子進行識別與標記,再通過分離手段將其從復雜雜質中提取出來,并控制其純度與穩定性,使其在人體皮膚上真正產生功效。提純環節也一直是中國化妝品企業的短板。

    但2022年至今,國內化妝品行業逐步掌握“活性物標記、雜質分離、純度控制”的全流程技術。多家中國品牌相繼突破關鍵性技術,植物中核心功效成分的“分子畫像”愈發清晰。

    例如,植物醫生采用酶解—超濾耦合技術,從鐵皮石斛中高純度分離出石斛寡糖;相宜本草通過雙菌株協同發酵技術,使紅景天中紅景天苷的含量比原藥材提高86.29%;自然堂運用超臨界CO2萃取與超聲波輔助技術,從高山雪蓮花中提取出純度達98%的紫丁香苷;谷雨則以熔融結晶提純技術,將從光果甘草中提取的光甘草定純度提升至99%。

    谷雨相關研發負責人介紹,光果甘草是一種生長在沙漠和半荒漠地帶的珍稀植物,其中光甘草定含量僅占根部干重的0.1%-0.3%,提純難度大。由于稀缺和工藝限制,其國際市場價格一度達到每公斤10萬元以上,被稱為“美白黃金”。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后,谷雨將光甘草定的高純度提取得以規?;a,成本大幅降低。

    該負責人還稱,消費者普遍認為草本植物“天然安全”,但從科學角度看,植物中可能含有成千上萬種物質,甚至是雜質。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在保證活性成分有效的前提下,分離并剔除雜質,并通過靶向遞送技術讓有效成分精準作用于特定細胞。

    AI技術的進步更是推進了美妝企業對化妝品成分的篩選進度。AI的算法能力使得成分篩選不再依賴傳統的反復試驗,而是可以在龐大的數據中快速鎖定潛在有效分子。

    谷雨相關研發負責人介紹,利用AI科技,谷雨在另一個核心成分稀有人參皂苷CK實現了突破。通過“智酶仿生科技”,谷雨從近200萬種酶中篩選6大最優生物酶,最終得到超98%的高純度稀有人參皂苷CK并實現量產,該成分現已成為谷雨抗衰老體系的支柱原料。上海家化也利用AI篩選,找到青蒿植物提取物中的關鍵起效成分和對應功效靶點,從153種提取物成分中找到64種調控炎癥的關鍵蛋白。2025年2月,含有AI研發成果青蒿提取物的玉澤第二代屏障修護系列面霜面市。

    原料的國產替代

    中國化妝品企業對植物成分,尤其是對本土植物成分的技術突破和利用,也讓其在資本市場上獲得了更多的關注。

    今年3月,谷雨啟動A股IPO進程;4月,植物化妝品原料供應商伽凱生物申請北交所上市;5月,以山茶花為護膚品主要原料的林清軒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7月,以高山植物石斛蘭為核心成分的植物醫生啟動深交所主板IPO進程。

    還有不少資本將目光投向具有植物原料研發能力的企業。9月29日,自然堂獲歐萊雅集團、加華資本超7億元融資,隨后遞表港交所尋求上市;以植物愈傷組織技術開發珍稀植物提取物的未名拾光,在今年5月獲歐萊雅集團與納愛斯集團近億元的共同投資,聚焦聯合研發新型植物活性成分;從油茶枯中提取生物表面活性劑皂苷的菁萃生物,在今年4月完成千萬級A融資。

    中國化妝品企業集體尋找自研成分,也將改變化妝品原料國外依賴的格局。

    今年4月,自然堂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鄭春穎向行業發聲,倡導國貨品牌加快使用國產原料替代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原料,并保持產品不提價。姚永斌也提到,化妝品品牌方越來越傾向于使用本土植物原料,以迎合市場對“中國成分”的偏好,“據部分發達國家化妝品產業的發展經驗,未來國貨及國產原料將占國內市場份額的80%以上”。

    未名拾光聯合創始人陳家悅曾在原料競爭的國際競爭話題中提及,原料若要走出國門,必須在科學技術上有極大優勢,“低成本仿制永遠不可能有國際競爭力,國際大牌永遠只看原研材料”。

    根據中國香妝協會的統計,全國化妝品2024年的交易總額超過1萬億元,其中,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5.2%,超過了外資進口品牌。姚永斌說,國產原料在純度、穩定性和功效上已接近甚至超越國際水平,增強了品牌對本土原料的信心。未來,隨著中國化妝品產業鏈的進一步完善,國產原料將在本土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大消費新聞部記者 長期關注文娛行業、零售消費,專注探索產業和公司背后的人物和故事。新聞線索可聯系luowenli@eeo.com.cn
    日本人成18禁止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