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餐飲界的“冰與火之歌”正在上演:一邊是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清空社交媒體黯然“退網”,一邊是江西景德鎮“雞排哥”憑借6元雞排和滿分情緒價值火爆出圈。
兩位都是產品主理人,只不過一個是主理350多家餐廳的餐飲大佬,一個是主理面積不到兩平米雞排小攤的草根,結局卻天壤之別。大佬祛魅,草根封神!在主理人這個身份上,雞排哥完勝賈國龍!
在賈國龍退網前的一段時間,這位餐飲大佬的言論越來越像一場單方面的自言自語。??碌臋嗔碚撛谶@里得到了完美驗證——當權威不再被認可,其話語就如同掉進虛空。
圖源:圖蟲創意
賈老板或許會感到疑惑,不久之前還沉浸在他“成功”創業故事中的消費者,下一刻,為什么會因為“一些小事”淪為千夫所指?他或許從來沒有意識到,“預制菜”、“天價饅頭”、“715工作制”等爭議背后,是商業大佬與大眾認知的嚴重錯位——他們仍沿用二十年前的權威話語體系,而Z世代的年輕人早已在彈幕文化、玩梗社交中構建起解構權威的溝通范式。
反觀雞排哥,他的走紅堪稱一場完美的“去權威化”實踐。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只有“雞排免費,塑料袋6塊”的幽默自黑;沒有精心策劃的品牌故事,只有“學生比散客便宜1元”的江湖義氣。他用最質樸的方式驗證了商業的本質:誠信為本,信譽至上。誠信和謙遜本該是生意的基礎,如今卻成了稀缺品。
“一口鐵鍋,一輛三輪,幾句俏皮話”,不足于就讓全網為之瘋狂。雞排哥還深諳現代商業的密碼——在這個物質過剩的時代,情緒價值才是真正的硬通貨。當賈國龍還在“辯解自證”時,雞排哥已經讓顧客用6元錢買到了“600元的情緒價值”。他那些信手拈來的網絡梗語,對學生優先的堅持,甚至“如果你的袋子被風吹走,我將不會承認收了你的錢”的幽默警示,都在構建一種全新的商業倫理。這印證了體驗經濟理論的核心觀點:消費者購買的已不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所帶來的情感體驗。雞排哥的小攤就像一個現實版的社交游戲,每個顧客都是參與者,而不僅是消費者。
而賈國龍們的困境在于,他們仍試圖維持一種自上而下的權威敘事,雞排哥的成功恰恰在于徹底解構了這種權威。他用“主理人”自稱,實則是對這個頭銜最巧妙的消解——你我都知道這只是個游戲或者玩笑,但在這個語境里,我們都是平等的玩家。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曾指出,現代性正在經歷“去傳統化”過程。在商業領域,這意味著父權式領袖神話的瓦解。95后、00后作為互聯網原住民,天生具備懷疑精神與平權意識。他們用“資本家”、“牛馬打工人”等話語解構商業敘事,用“用腳投票”重塑消費權力格局。雞排哥的松弛感正好契合了這種時代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在雞排哥的攤位上,一切都在陽光下進行:食材、制作過程、定價邏輯,甚至經營理念都攤在臺面上任人審視,這種極致的透明化運營,恰好構建了品牌最難建立的消費者信任。
至此,新一代成功主理人的素質模型已經清晰:首先是謙卑的姿態,能夠打破與消費者的心理距離;其次是透明的運營,構建信任經濟的基礎;再次是提供情緒價值的能力,讓交易升華為互動;最重要的是平等的溝通,真正融入消費者的語境。
雞排哥的勝利不是偶然,而是商業文明進化的必然。當大佬們還在糾結于如何“教育”消費者時,草根出身的雞排哥已經領悟到:這個時代的主理人,不該是站在神壇上的布道者,而應是融入人群的共情者。
商業的本質從來不是崇拜權威,而是創造共同價值。在這個意義上,賈國龍的“退網”象征意義大于實際影響,它折射出中國商業社會權力結構的變遷:從個人權威到組織能力,從神秘化到透明化,從單向宣貫到雙向對話。那些仍沉溺于大佬敘事的企業家或許該意識到,真正的危機不在于業績波動,而在于與時代精神的斷裂。這是一個舊時代的謝幕!
而雞排哥的“出圈”則預示著一個更平等、更透明、更有溫度的商業新時代的開啟。畢竟,在今天的商業世界里,能夠坦然說出“你可以拒絕我,但是請你不要拒絕美味”的主理人,遠比那些執著于說教的大佬更懂得商業的真諦。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